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594664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有意注意的培养无意注意的缺点在于:这种注意一般是由外部因素引起 的,一旦可以引起兴趣的因素消失之后,注意也就不再保持 下去了。而且,无意注意常常不能保持在事物的本质方面, 而容易溜到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去。因此,大力培养儿童的有 意注意是必要的。谁都知道:有意的稳定的注意始终是儿童 学好课业的必要条件。有意注意,也就是随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同,它主要 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有一定自觉的目的方向、需要做出 特别努力的一种注意形态。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还不占有主要地 位,在教学影响下,有意注意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注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注意形态。从生理机制上说, 它是和高度发展的皮质抑制

2、机能相联系的,是和第二信号系 统的发展相联系的。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皮质抑制 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还不够发展,因而有意注意还不能成为 主要的注意形态。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有意注意是非常必要的。儿童只 有能够主动地控制和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必要的方面去,他才 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乌申斯基早就指出这一点,他说: “当然,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 会闷得发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 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 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那么,怎样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呢?首先,发展儿童对

3、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 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低年级儿童还没有建立起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这时, 儿童虽然也能暂时为一定目的任务而控制自己的注意,但往 往很难持久。儿童还不会自觉地“强迫”自己去为了完成一 种比较远大的目的而坚持不懈地注意必须注意的事物。低年 级儿童在学习中之所以能有意地去注意,常常是由于教师的 督促。儿童知道,他必须听教师的话,按照教师的要求行事, 否则将会受到教师的斥责。因此,这时儿童的有意注意,基 本上是被迫的,而不是自觉的。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对自己 学习责任的认识的发展,儿童才逐步学会在某种程度上自觉 地组织自己的注意,从而使有意注意从

4、被迫的水平提高到自 觉的水平。其次,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 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有意注意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是,在学习 时,要求做出紧张的努力,以便自己能把注意集中到困难的 和没有趣味的教材上,并使自己不因受外物干扰而分心。另 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是,在学习时,开始是伴随有意注意的, 以后这个工作或学习逐渐变成有兴趣的、富有吸引力的,以 至不再要求一种特别的紧张的努力,或者由于间接的兴趣而 把困难的课业变成有趣味的学习。这后一种类型的有意注意, 也叫做“有意后注意”。在学习上,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 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乌申斯基早就说到这一点,他说: “教育者在利用有意注意的时候,也应当注意使它成为无意 注意,这样,这些学课的课业,就会由勉强而逐渐地变成对 于这些课业的爱好。”也应指出:小学儿童的有意后注意和中学生的有意后注 意不是完全一样的,小学儿童的有意后注意大都表现在具体 活动或事实的掌握上,而中学生的有意后注意不只表现在具 体活动或事实的掌握上,而且表现在抽象的理论材料的研究 上。例如,为了装置收音机而去钻研电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