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59343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陷、谓”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长袍、脸庞、内陷、搞到、溶液、卓有成效、里程碑、宠坏、”等词语。 2 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居里夫人的敬佩之情。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课外资料,深入感悟文本,体会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读懂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含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等。 2布置学生做好预习。教学过程 一、

2、导入新课,审题质疑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预设:外表美,心灵美(学生可能会谈的比较泛泛,我们要帮助梳理归纳,这样,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请大家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引发思考,激起学生阅读期待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重点字形:

3、“陷”、“碑”的笔顺 形近字:庞和宠、袍和跑(炮泡)、陷和馅、搞和稿、效和校2讨论交流难理解的词语: 人声鼎沸、 肃然无声、 卓有成效、 一如既往4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预设一:课文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做报告的情景,居里夫妇经过近四年的时间发现镭的过程以及她的伟大人格。她的高尚品质和对科学献身的精神永远留在世界人民心中。 预设二:文章先写了居里夫人在1898年12月26日在科学院做发现镭的报告,接着写了镭的发现过程,最后写了居里夫人的的巨大成就。居里夫人永葆着一种理性的美丽)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4、。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四、深入研读文本,体会“美丽” 1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勾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感受,一会儿跟大家交流。 居里夫人的外表美 指名朗读相关语句,谈出对该句的体会和认识,在感悟的同时,结合看图,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预设: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里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女子走上了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袍,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居里夫人的内在美。 指导学生抓住全文有关语句进行朗读、感悟,

5、注意读悟结合;教师及时进行点拨、提升和概括。 预设重点语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 。 教师介绍:居里夫人的惊人发现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它直接促进了后来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探秘,促进了原子弹的爆炸,促进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补充资料: 棚里有好

6、几个天窗,夏天阳光直射进来,里面闷热得像个蒸笼一样。天一下雨,雨就淅淅沥沥地落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居里夫人就把漏雨的地方用粉笔圈起来,不敢把仪器和笔记本放在禁区里。冬天天寒地冻,即使生上一炉子炭火也无济于事,因为四处漏风的木棚根本不能保温。木棚里连个烟囱也没有,有害毒气弥漫整个屋子里,让人喘不过气来。理解词语“终日”,整天。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是居里夫人不论严冬与盛夏,不分白天和黑夜,整天紧张地工作着,在这个废弃的破棚子里,玛丽终日(生读: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已经足足一个月了,玛丽的眼睛被烟熏的直流泪,她却终日(生读: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半年过去了,玛丽的手被溶液烧坏

7、了,可她终日(生读) 一年过去了,玛丽累的病倒了,她还是终日(生读) 两年过去了,她还是终日(生读) 师:这是什么?(坚强的毅力,为了提炼镭不怕困难,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从“终于”一词,你感受到什么?(“终于”这个词告诉我们居里夫人提炼出镭是非常不容易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锅只能冶炼20公斤矿渣,将近4年的时间里,居里夫妇每天处理二十公斤的工业矿渣,居里夫人拿着跟她身高一样长的棍子,搅拌着一大锅不停地冒着泡的沸腾着的物质,还要不停的搬动器皿、倾倒溶液,累得不住的流汗、喘息,四周的烟不断的刺激她的眼睛和喉咙。而他

8、们就是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几万次的提炼,他们提炼了多得能把我们的大教室装得满满的矿石,但是最终得到的却只有0.1克镭。0.1克有多少?就像你们手中的圆珠笔尖那么一丁点儿。成吨的矿石和0.1克镭这个数字的反差是如此的巨大,但是他们提炼出来了,他们成功了。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自由发言) 师小结:居里夫人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玛丽居里在完成这项伟大发现的同时,也在逐步完成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两句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完成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说,在居里夫人的眼中,完全献身科学,

9、甚至不惜用生命做代价,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这句话突出说明了居里夫人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居里夫人为了科学事业,持之以恒,默默奉献。 “它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它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

10、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她默默工作的结果是“从变成变成变成变成”这是说她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科学道路上用汗水、心血和牺牲换来了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她在科学上做出的伟大功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块“里程碑”,永远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11、” 这些语句突出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补充居里夫人和她的三克镭的资料,一个镭的发现者,一个研究镭的科学家,却买不起做实验用的一克镭。这是怎样的淡泊名利,怎样的大公无私啊!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爱因斯坦的评价说明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在拥有了巨大成就之后,她能够一如既往,对所热爱的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到最后一息,这种人生境界是超凡脱俗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她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自由地驾驭规律,永葆着一种理性的美丽。 这是居里夫人对人生的态度,无论获得多少荣誉,她“一如既往”,永远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和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 2、结合理解,谈谈居里夫人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结: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外表,主要的是表现在她的精神品质五、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通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