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59216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孩子的话,成人请分析的听实例一:早上,幼儿基本都来了,我便组织户外活动的幼儿回班里洗手、入厕、喝水等等活动,准备进行早操。这时,戴思奕来了,爸爸推她进入教室,我也招呼她进来。她进入了教室,没有去洗手,而是奔向窗口,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突然,她大哭起来。我十分惊讶地走过去问:“思奕,你怎么了?”她还是闭着眼哭,对于我的问话闻所未闻似的。“你吃饭了吗?”我继续努力地问。“吃了。”她哭着答。为了能安抚她,我用双手想去拉她的小手;这时,我才发现,她右手食指指头尖上包着创可贴。“这手怎么了?”我惊讶的问,并抓起她的手想看个究竟。“不是你弄的吗?”立刻止住哭声的思奕反问我。“我怎么给你弄的吗?”我还

2、是惊讶的反问。“你剪得太靠里了。”思奕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什么时候剪了?”我惊问。“昨天-”没等她说完,我也想起原因来了。“昨天,不是你自己咬得吗?”她不说话了。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中午,我刚来接班。小朋友们也刚上床,而思奕却不肯躺下。“思奕,怎么不躺下呀?”我问。“你剪手指头-”“我为什么剪手指头?什么时候剪过手指头呀?”我惊问。“某老师让你给我剪手指甲。”思奕说,听完她的话才明白,我紧张的心才放下来。“手指甲怎么了?”我边问边向她走过去。“手指甲痛。”思奕说。我一看,原来她的食指已经被她啃秃了。而且,有一条已经撕进指甲肉里,因此,一碰肉刺就痛。“你别再动了。”我边安抚她边去拿指甲刀。回来后,

3、便靠指头肉边将指甲刺剪掉,并问她:“还痛吗?”“不痛哪。”她笑着答。“那就睡吧!以后别啃指甲了。”我叮嘱地说。“嗯。”她便睡下了。没想到昨天的一次修指甲刺,到了今天,变成了我剪她的指甲剪得靠里了。确实,小班的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是不能完整的、正确的描述所发生的情景,作为家长应多方调查后,再定结论;有些幼儿为个人的目的,而进行讲述,家长也应分析了解,不急切的兴师问罪。而作为老师,对于家长的疑惑,会给以明确的解释。只要,家园间,都保持理性的、分析的头脑,误会就会迎刃而解。2010.9.24请注意聆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父亲和女儿手牵手一起走在路上。 女儿:“爸爸,以后放学了你来接我吧!” 父

4、亲:“为什么?” 女儿犹豫了一会儿说:“那你不能告诉妈妈,一定不说哟。”女儿再三说到:“不能让妈妈知道。” 父亲:“好吧,你说说是为什么呢!” 女儿:“妈妈每天来接我,都要问我,你吃得怎么样?今天吃了什么菜?是自己吃的还是老师喂的?我本来就比小伙伴吃得慢些,妈妈还总是说我,我觉得好烦呀!爸爸你都不问我!” 星期一,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组织孩子们吃晚饭。突然,听到一个宝宝说:“思媛的爸爸来了。”我走到窗前一看,果然是思媛的爸爸站在窗前。以前思媛都是妈妈接,今天却是爸爸来接。我们打过招呼后,我对思媛说:“你看,今天爸爸来接你了!稍微吃快点,好吗?”思媛爸爸和我打过招呼后,看见有的孩子一直在看着他,怕影

5、响孩子吃饭,就对思媛说:“你赶快吃吧,爸爸到外边等你。”思媛因为咀嚼能力一直不太好,所以吃饭相对较慢些,如果偶尔再跟同伴讲讲话,就更慢了。一般情况下,为了和大家一致,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喂她吃。今天也不例外,我也在喂思媛。思媛吃完后爸爸就接走了。第二天也是她爸爸来接的她,像昨天一样,也在外面等候,当思媛吃完后就接了。 星期三,思媛的妈妈来了,她妈妈就走进教室,看见我又在喂她吃饭,就说:“思媛自己吃,怎么又让老师喂呀?”我没有对思媛吃饭的问题和她聊下去,我认为这不是大问题,我相信慢慢地她会好的,于是转移了话题。我和她妈妈就聊了起来,思媛妈妈说:“思媛昨天给她爸爸说,叫他以后来接她。”“为什么?”我好

6、奇地问道。于是,就出现了开始的那段对话。 听了这翻话,我被深深触动了。做为家长每天关心孩子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可以理解,但每天都问同样的话就变成了唠叨,试问谁喜欢别人唠叨,何况是孩子。我们老师也一样,每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孩子,甚至是相同的事情也会不断重复发生,这需要的就不仅是耐心,更重要的是方法。就是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的相同的事情,我们也需要用不同的话、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同时,我们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是否起到了反作用。我想对思媛说,妈妈之所以每天都问你,是因为妈妈很爱很爱思媛。如果思媛不喜欢,不要对妈妈说烦,而要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了,让妈妈放心!同时

7、,我也想对思媛的妈妈说,在关爱孩子时,请细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最后,我想要对老师们说,请注意聆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我们会成长得更快!2010.11.3疑惑、实践、反思小班教学活动糖果爸爸案例分析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糖果爸爸是小班上学期甜甜蜜蜜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的准备、实施及延伸活动中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对如何进行幼儿教师问题意识的建构做了一点尝试。疑惑一: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的备课建议是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制作一个巨大的“糖果爸爸”。虽然,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但是考虑到我们班的小朋友人数比较多而且大多数小朋友都特别活跃,如果共

8、同制作一个糖果的话,可能场面会比较混乱,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控起来会比较困难;另外,小班上学期幼儿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烈,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制作能达成合作的效果吗;第三,班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有个别孩子又有点特殊,他们在全班总动员的过程中会被无意地忽略吗?疑惑之二:教学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装饰糖果爸爸,教材中的备课建议是让小朋友用水粉颜料涂抹来装饰。通过平时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表现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只是将颜色一个接一个地涂抹,效果不好,而且以前也从事过多次这样的活动,没有新意、缺乏趣味。怎样才能更有趣一些呢?针对以上两点疑惑,我在翻阅了同类教案后,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动。 二、实践。 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

9、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失败、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我对糖果爸爸这个教学活动进行了第二次的备课。首先把全体制作一个糖果爸爸改成了每个孩子都来制作一个糖果宝宝。老师事先制作一个漂亮的巨大的“糖果爸爸”,在活动的导入环节,创设一个情境:糖果爸爸说:谢谢老师给我做了这么一件漂亮的衣服,可是我的糖果宝宝们还没有衣服穿,怎么办呢?这时候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糖果爸爸有许许多多的宝宝,老师一个人来不及做漂亮的衣服给他们,怎么办呢?这样马上就能引起小朋友对为糖果宝宝做衣服的兴趣。装饰糖果宝宝的环节,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有趣方法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突然想到孩子们对我以前给他们变的一个魔术

10、非常感兴趣,他们始终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白纸上涂了一种颜料就会有漂亮的图案出现。我能不能把这个运用到装饰糖果宝宝的环节上呢?这样也许更有意思。于是我每个小朋友发了一支白蜡笔,让他们在糖果宝宝身上随意地画上图案或线条,待会老师就会让糖果宝宝的衣服变魔术!就像在备课时所预想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课堂常规及活动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及动手能力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完成操作内容,兴趣仍然非常浓厚;有的孩子则动作缓慢,而且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对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可以去帮帮你边上

11、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也可以再到老师这里来领取材料,继续制作糖果宝宝。这样一来,每一个孩子又都能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临时调整了教学环节,活动持续的时间过长了。为了不影响下面的活动,我要求孩子们在涂完白蜡笔之后就把糖果宝宝放到老师这里来,到游戏时间我们一起来完成最后的变魔术环节。 朱建华2010年9月23日 教学案例:第一次分享阅读活动案例背景:对于刚入园的幼儿经过一周的情绪稳定工作,大多数孩子都顺利地度过了焦虑期,能跟着老师做游戏,开展活动了,因此,从本周起,我们开展了第一次分享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活动是让幼儿学会自主阅读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阅读,并体验

12、阅读的乐趣,并从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周第一次分享阅读活动基本上效果不错,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案例描述:活动开始,我先与幼儿一起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安定幼儿情绪,进入阅读状态。接着出示小青蛙手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告诉幼儿小青蛙要去上幼儿园了,请幼儿一起陪小青蛙去参观幼儿园,从而引出该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去幼儿园”。该活动主题正好能帮助刚入园的幼儿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幼儿园。我在黑板前向幼儿展示“幼儿园”,联系我们自己的幼儿园,不出示文字,引导幼儿观察大书封面上的图画,接着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一页一页的小青蛙上幼儿园的图画,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向幼儿讲述小青蛙上幼儿园的故事,并让幼儿将

13、自己的幼儿园与图画中的幼儿园建立一些联系。幼儿熟悉所有图画之后,让幼儿扮演书中的小青蛙,介绍书中的幼儿园。最后让幼儿看图画下面的文字及页码,让幼儿体会页码的作用,并指导幼儿指读文字。案例分析:该阅读活动,一开始以歌曲导入,在安定幼儿的情绪后才开始。对于刚刚接触阅读的小班幼儿来说,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因此,该活动通过出示小青蛙手偶,吸引幼儿的注意,这种游戏化的阅读方式可以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接着教师先遮住图画底下的文字,并以小青蛙的口吻讲述小青蛙上幼儿园的故事来引导幼儿观察大书的封面和各页的图画。完整看完图画后,再引导幼儿认识页码和指读图画下的文字。该活动可以说在了解小班幼儿特点的基

14、础上,通过玩具手偶、讲故事的方式及角色扮演游戏带幼儿进入一个阅读的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幼儿已有经验与书中的图画相结合,使幼儿在首次接触阅读时,就感受到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情。案例反思:阅读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学会阅读是幼儿成功学习的重要条件,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幼儿的视野、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性情,还可以让幼儿借助早期阅读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生活经验、表现亲身体验、表达个性情感,它为幼儿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架设起一道健康成长的阶梯。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上,并以多样的阅读方式指导幼儿阅读是十分重要的。小班幼儿的自觉性差,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态的阅读。比如让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学一学书中的语言,扮一扮故事中的角色,演一演故事中的趣事,既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又可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朱建华2010.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