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59192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内容摘要】本文从介绍三种教学策略入手,阐述了教学设计不应是一个计划性的静态教案,而应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即教师应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的教学策略,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并视学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在具体操作上要各有侧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指导性教学策略;动态因素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产业”阶段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它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它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任何一种教育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教育

2、与社会紧密相关,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必须跟随着转变,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目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上有以下三种基本策略:一 生成性教学策略。二 替代性教学策略。三 指导性教学策略。以下是本人就这三种基本策略的理解并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生成性教学策略理论观点是由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家在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研究,代表人物有斯腾伯尔和卡茨。“生成性教学策略”认为学生学习是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过程。这一过

3、程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生成知识意义,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适时地采用该教学策略并进行教学设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单质碳时,由于本节内容比较简单,鼓励学生通过预习利用网络查找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信息,可以随心所欲。结果初乎意料。同学们找到了许多信息,有的甚至都从未听说。同学们轮流发言,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在说到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时,有的同学说,碳原子好比是

4、小时侯玩的积木它可以搭成不同的建筑,有的结实(象金刚石很坚硬),有的易倒塌(象石墨质软)。多好的比喻呀!有的同学对钻石非常感兴趣,把钻石的制造工艺给同学们做了介绍,看着他那认真劲儿,谁能预料若干年后他也许就是一个鉴别宝石的行家呢!还有的同学甚至由金刚石和石墨想到了一个人应有的品质,不禁诗性大发:石墨在万个大气压中加几粒催化剂就能成为金刚石。它经受了高温高压的锻炼,由柔软到坚硬,由平庸到非凡。同样,社会铸造一个杰出人物同样需要高温高压,正如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杰出人物的经历。平凡的人啊,如果你也能承受这一切,你也会杰出,也会是一粒璀璨的金刚石!同学

5、们被他的演讲感动了,对他抱以热烈的掌声,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片沸腾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有多种机会从不同渠道去组织加工和应用当前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但生成性教学策略也有其局限性,如:耗时多、范围有限、教育主体(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倾向于学生当前所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无需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师呈现的材料,加以组织,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认知结构的重组、丰富和发展。这种策略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替代性

6、教学策略的前提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教师应把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采取有意义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注意前概念对学生的影响,并利用这些前概念来教学。例如在教学“盐”的概念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盐”的概念,他们生活中的“盐”的概念指的是NaCl一种物质,而化学中所说的“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只有在教学时对学生大脑中已经形成的前概念进行“破”,才有可能有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立”,否则学生对新的科学概念就会模糊不清,相似的还有“碱”与生活中的“碱”的概念的区别,“酸”的概念与“酸味”的区别和联系,等等。

7、同时采取替代性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各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有时会互相渗透,正确利用学生在其它学科中已建立起的“前概念”,会分散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例如:“有机物”的概念,在生物课中就作过介绍,但与化学课中的“有机物”的概念有所不同,这时可以利用生物课中介绍的“有机物”的概念与化学课中介绍的“有机物”的概念相比较,让学生找出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从而建立起本学科的正确的科学概念。可以说替代性教学策略与生成性教学策略是两种对立的教学策略理论。如何在上述两种矛盾,甚至对立的基本教学策略中取得平衡,是许多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而指导性教学策略是适用

8、面较广的“中间类型”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根基于对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也可称指导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策略(或模式)包括如下阶段。一、 铺垫阶段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作好上课的准备,促使他们有选择地注意,把相关的已有知识提取到学习记忆中,以便使新的信息获得理解。首先,启动非认知因素,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保障作用。非认知因素(即意向因素)在教学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主体的注意度很重要,如当教师说“请把书翻到43页,看第一个问题”时,实际上就在做这件事情。也许有些学生看上去自己做到了这点

9、,但他们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一定的启示的。同样,借助多媒体的功能提供许多方式获得学生的注意,如音响、静态或动态的图画、屏幕上的文字的变化、实验仪器的出示、与学生关系密切或有趣、有吸引力的语词表达等。其次,明确教学目的。把学习任务告诉学生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期望、产生兴趣,明确目标,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这项活动常可与吸引学生注意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只需用比较简明而随意的说明,如“今天你们将学会”来告诉学生在教学之后能做什么。二主体阶段 (1)提问旧知带新知一方面是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从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积极诱导,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10、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比如,在提问学生已掌握的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提出原子的相关理论,就更易于接受。(2)自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重点、难点,自学教材,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困难所在。重新组合知识,调整重难点,确定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学,对新知识感知和初步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课。在教学中就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3)讨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开展研究讨论。通过争论、说理或演示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纵横交错、多层次的

11、信息传递方式。比如:实验室制取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的仪器选择和组装可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仪器装置。(4)操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利用本学校自身的条件创造一切机会,如分组实验,组织化学兴趣小组,建立第二课堂等,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动手操作。在“动手中动脑”,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环节。该环节还包括教师的操作演示过程。(5)导讲是教师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尝试讨论的情况,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把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与教师的积极引导相

12、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结构的同时,尽力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导讲以调动学生内因的积极性为基点,保证了“学为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导”,“导”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6)练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训练,以巩固知识、技能,形成技巧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有基本练习、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技能、技巧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理解掌握知识。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培养勤奋好学、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也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7)批改及评价课堂作业的

13、当堂批改是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一次综合性的信息反馈,它为实现课堂教学的自动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评价,诸如“好极了”、“你做得好”之类的赞美之辞,能够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和情感的激发作用。(8)总结将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线索,挖掘知识内涵,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使各个知识点有纲有领,主次鲜明。在教学中,我运用这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例如,建立物质的分类图,物质构成图,每章讲完之后的复习网,相似概念之间的对比表等。 然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不应是一个计划性的静态教案,而应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课堂教学的重要

14、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有关。因此,教师应选择“面向主流、合理兼顾”的教学策略,从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并视学生接受能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速度和习题训练强度。在具体操作上要各有侧重。比如对优等生居多、整体学习水平较高的班级而言,可以立足基础,重在引伸,启迪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学测评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上。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以生成性教学策略为主。对学习基础和发展水平中等的班级,教师必须重视课本,按教材本身的内在逻辑有序地组织教学,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

15、自学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指导性教学策略。对整体学习水平较低的班级,在考虑教学策略的应用上,采取以替代性教学策略为主体,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其实,教学策略还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和选择。一、根据教学目标构思教学策略 ;二、根据教学原则构思教学策略;三、根据学习反馈信息构思教学策略 ;四、根据教师的优势能力构思教学策略等,在此不再逐一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既要考虑教学的基本模式,又要根据教学实际中诸多的动态因素去不断地调整模式。教学策略的选择,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教学策略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螺旋上升的过程【参考文献】 1苏凯洛夫主编教育学1948年版,中译本1952年P532严先元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P42 3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P94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2001(7)5孙云晓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P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