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58771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观察温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3如图1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图14图2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2、()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图25印度曾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3所示。下列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图3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属于汽化现象6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

3、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吸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8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9生活中人们发现,如果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

4、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B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C水蒸气烫人的时间比水烫人的时间长D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更大10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在t6 min时,水开始沸腾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t5 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1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

5、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2根据下表的数据,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71740A.80 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 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在500 时是固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用0 的冰或0 的水来冷却食物,效果较好的是_,这是因为_。14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_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_,这种

6、物态变化会_热量。15在打扫教室卫生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的过程,凝华过程中要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达到“无霜”。17如图5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杯。18.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

7、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甲和_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是同种物质,应该是由于物质的_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图619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后吸收热量而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20(12分)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7所示的图像。图7物质熔化时间/min冰9萘4(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选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_态,在

8、G点是_态。(均选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上表所示。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21(10分)如图8甲所示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8(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在第2 min记录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的空格处。时间/

9、min01234567温度/9092_9698999999(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所测水的沸点都低于100 ,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22(12分)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将试管用塞子塞紧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

10、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7 ;碘的沸点是184.2 ;水的沸点是100 。由此,小明认识到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原因: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形成的。四、简答题(10分)2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气”;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白气”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答案1B解析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11、37 左右, A不符合实际;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 左右,B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37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 左右,不可能达到60 ,C不符合实际;晶体的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D不符合实际。2B3C解析 露为液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需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霜为固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4A5.A6.A7.A8.D9

12、.A10.D11A解析 A项,“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项,手被冰粘住了是凝固现象。C项,矿泉水结冰是凝固现象。D项,冰冻汽水瓶外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2C130 的冰冰熔化成水要吸热14液化汽化(或蒸发)吸收15汽化放热16放出熔化17甲18乙质量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在熔化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故三种物质都属于晶体;但甲和乙的熔点相同,故它们有可能是同一物质。(2)由于乙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熔化,说明乙物体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所以是由于物质的质量不同导致甲熔化得更快。19升华凝华熔化20(1)BC吸(2)液固(3)相同不同21(1)减少热量散失(2)94(3)99保持不变(4)低于22(1)升华(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3)干冰吸热升华水蒸气遇冷液化23冰棍上粘着的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棍周围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玻璃杯外壁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