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58334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及豆粕、磷脂基础知识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脂的组成油脂定义为混脂肪酸廿油三脂的混合物。油脂主要由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还包括其它少量成分,例如FFA、磷脂、色素、固醇、碳 氢化合物和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等。甘三酯分子结构油脂的分类油(常温下为液态),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等 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如牛油、猪油等油脂的分类A乳脂类:A植物脂;A动物脂A海产品动物油A微生物油脂。油脂的分类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 油、亚麻籽油、红花油等;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 如棉籽油、大豆油等; 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子油.趣麻油等。 植物油分类(依据甘三酯内主要脂肪酸分布)植物油(Vegetable o

2、ils )-种籽类油:大豆、向日葵、棉籽菜籽、红花籽、匏麻籽芝麻、亚麻籽.棕搁仁巴西棕。坚果类油:花生油、椰子油水果类油:棕搁油.橄榄油谷物类油:玉米油.米糠油动物油脂(Ammal Fats and Oils)乳脂(Milkfat):黄油(Butter)牛脂(Cattle fat):牛油(Tallow) 猪脂(Pig fat) :猪油(Lard) 海产油(Manne oils):鱼油(Fish OH)鮪鱼油(Mackerel)金枪鱼油(Tum)鮭鱼(Salmon)鳄鱼(Cod) 黑线酹鱼油(Haddock) 工业加工过程中各种原料的含油量 油籽 椰子 玉米胚芽 棉籽 棕搁仁 棕搁 花半 大豆油

3、(soybean oil) 棕搁油:从油棕的果肉或皮下果肉层提取而得 到的植物油 棕仁油:从油棕的核内提取得植物油 油脂的营养和健康功能: 食物中获取高能量食物的供给能量(9千R/克) 脂溶性维生素(A, D, E和K)的來源Fatty Acids/PUFA ) and immune systems)的健多彳、饱和 月旨 肪 酸 (Polyunsaturated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Cardiovascular, nervous 康功能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 (Blood cholesterol ) 含量 -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脂肪酸脂肪酸是天然油脂加水分解生成的脂肪族竣

4、酸化合物的总称,属于脂肪族的一元竣酸 (只有一个竣基-COOH和一个烧基R-)o X然脂肪酸大多数是偶数直链,碳链中不含双键的为饱和脂肪酸,含双键的为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的多少分为一烯酸、二烯酸和三烯以上脂肪 酸。饱和脂肪酸命名:以含同一数量的碳原子的烧而定名。如CH3(CH2)10COOH脂肪酸,相应的烷烧是正十二烷,故 称为正十二烷酸。饱和脂肪酸十分稳定,一般不与空气、卤素及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一烯酸命名:一烯酸采用系统命名法,如油酸,系统命名为顺9十八碳一烯酸,碳原子的编号方法是 以竣基上的碳原子作为1,然后一次编排至碳链末端,9表示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双键位置写 在碳链的前面;速记写

5、法9c-C18:1 ,表示碳原子数为十八个,有一个顺式双键,双键位置在9 位。顺式与反式脂肪酸结构以油酸为例:CH3(CHz)7CHHOOC(CH2)7-L:H 顺9-十八碳一烯酸,c9-Cis:iCH3(CH2)tCjHHC(CH2)7COOH反9-十八碳一烯酸J9-C18:i二烯酸命名:天然油脂中存在的二烯酸种类不多,常见的为亚油酸,即顺9顺J2十八碳二烯酸亚 油酸普遍存在于液体植物油中。亚油酸除采用系统命名法外,也常用能表明脂肪酸双键位置的n. 3速记法。n.3法是以脂肪酸甲基一端的碳原子数为1,到最近的一个双键碳原子为n或3值,山3速 记法仅限于顺式双键,而11双键应为五碳双烯形式,其

6、它形式不能用此法表示。油酸可表示为 18: 1 (n-9)或 18: 1 39,亚油酸为 18: 2 (n-6)或 18: 26.三烯酸油脂及脂肪酸的物理性质熔点,密度,塑性脂肪的膨胀特性,黏度与表面张力,溶解度等。 油脂及脂肪酸的热性质沸点,比热容,烟点,闪点,燃烧点等油脂及脂肪酸的化学性质1、油脂醇解反应CH2-O-CO-R1NaOHCH2OHCH-O-CO-R: +CH3OH RCOOCHs+CHOHCH2-O-CO-R3ch2oh如脂肪酸甲酯,催化剂除用碱外,也可以用酸,甲醇钠等,用酸或碱做催化剂时,必须在 无水条件下进行。【?本实验室甲酯化所用的催化剂是什么?油脂及脂肪酸的化学性质2

7、、脂肪酸成盐反应(脂肪酸能与强碱.弱碱-作用生成盐):RCOOH+NaOH=RCOONa+H2O3、油脂水解反应:CH2OCOR1CHzOHCHOCOR: + H2O CHOCOR: +R1COOHCH2OCOR3CH2OCOR3 4、皂化反应(HjOH3RCOOK+CHOHc!h2ohpH2-O-CO-RiCH-O-CO-R: + 3KOHtH2-O-CO-R3RCOOH+KOH RCOOK+H95、卤素加成反应|I |ICH3(CH2)8CH=CH(CH2)4COOH+I2 CH3(CH2)8CH-CH(CH2)4COOH6、氧化反应O- OCH3(CH2)8CH=CH(CH2)4COOH

8、+O2 CH3(CH2)8CuSeZnFeAlAgo酶:有些油脂中存在脂肪氧化酶,它们起着加速油脂氧化的作用。抗氧化剂:无论夭然或合成的抗氧化剂均可以有效地延缓油脂氧化速度。其它:如色素,灰尘及光敏剂等同样对油脂氧化有一定的影响。油脂的回味精炼脱臭后的油脂放置一段时间,在过氧化值很髙时就产生一种不好闻的气味,这种现象成 为回味,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较多的油脂,容易产生回味,豆油回味从淡到浓被称为豆味青 草味二油漆味及鱼腥味水解A分解产生单甘酯(Monoglycerides)、双甘酯(Diglycendes)和游离脂肪酸A气味形成(酸败味、肥皂味)A水分可以促进分解聚合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不饱和脂肪

9、酸连接起來。聚合物会产生泡沫,粘度增加,油变黑。热和金属的影响油脂通常含有的气味无味的Bland原料固有的Raw豆味Beany蜀味Corny草味 Grassy仁味Nutty蜡味Waxy黄奶油味Buttery硫礎味Sulfur木味Woody鱼腥味Fishy油脂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烘箱法:取50-100g油脂置于开口的容器中,在63土0.5C或70C烘箱中储存,每隔一段时间 测定过氧化值的变化。活性氧法(AOM):在97.8C下连续通入2.33ml/s的空气,测定POV达到100meq/kg所需要 的时间。豆油氧化稳定性指数(OSI)油脂的常规分析油脂的特性指标折光指数宀1.466 1.470相

10、对靈度d鮎0.919-0.925碘值(I)/(g/100 g):124139乞化 ttKOH)/(mg/g)l189195不皂化物/(g/kg)B15豆油特性指标脂肪酸组成/(%):十四碳以下脂肪酸ND01豆蔻酸C 0ND0. 2棕搁酸C】6 0&0 13.5棕桐一烯酸C16 | 1ND0. 2十七烷酸C】7 0ND01十七碳-烯酸Cp 11ND 0. 1硬脂酸C】8 02. 55. 4油酸c18.t17. 728.0亚油酸C8 i 249. 859亚麻酸C18:35.0-11.0花生酸00.1 0.6花生一烯酸Cq iND0.5花生二烯酸Cjo 12ND 0.1山満酸C?20ND 0.7芥酸

11、C22, |ND 0.3木焦油酸C24 1 0ND 0.5特性指标的分析折光指数: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油脂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相对密度:20C植物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0C蒸谓水的质量之比值。不皂化物: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溶于储.不溶于水的物质,包括當醇.脂溶性维生素和色 前性指标的分析碘值:100g油脂中所能加成卜的质量(g),用于衡量油脂不饱和程度。碘值的测定基于卤素 加成的原理,用IV表示。皂化值:完全皂化lg油脂(包括中和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用SV表示。 特性指标的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样品前处理,脂肪酸甲酯化。应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为什么耍进行脂肪酸甲酯化

12、? 油脂质量指标指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气味.口感良 好无味、口感好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 味色泽Y20R2.0(133.4mm)Y35R4(133.4mm)Y70R4.0 (254mm)Y70R6.0(25.4mm)水份及挥发物,W0.05W0.05W0.10W0.20杂质,W0.05W0.05W0.05W0.05酸价,mgKOH/gW0.2W0.3W1.0W3.0过氧化值,mmol/kgW5W5W6W6加热实验(2809)无析出物。罗维 朋比色:黄色值 不变,红色值的 增加小于0.4微量析出物。罗维 朋比色:黄色值不 变.红色值増加小 于4.0,蓝色值增加 小于0.5含皂摄,%W0.03烟点CC)N215M205冷冻试验(0*C5.5h)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溶剂残留,mg/kg浸出油不得检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