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582678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年度论文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 湖北 房县东城小学 尹丽 联系电话:13294218126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都时时面临着 生活的考验。因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自然、 社会生活、 人际关系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实际去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也大有裨益。一 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没的眼睛。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情趣,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

2、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艺术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境,从而培养高雅的情趣。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收获。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在阅读中让学生结合实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把自己平时读书的方法和乐趣与作者进行比较,然后在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就把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满对生活 的热爱,对读书的喜爱。当学生具备了对生活的感悟力后,就会发现这

3、个世界是美好的。自然美 、生活美就会象空气一样包裹他们,使他们“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吸进自己的肺腑,渗入自己的血液,”从而使学生心灵净化、 情趣高尚二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小学生的心理很脆弱,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需要锤炼。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学习学会看病一文中,教师若能抓住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从而让学生明白母亲这样做的目的。然后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回顾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例,理解父母这样做的真正用意。既帮助学生战胜脆弱,形成顽强、 乐观的意志品质,又有利于让学生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 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倍受父母长辈的宠爱,长期下来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不懂得去关心、理解、 帮助别人。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得到爱而往往又不大给人爱。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心、 帮助别人也是当务之急。四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 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

5、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2、 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

6、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

7、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我在将相和一文中,蔺相

8、如在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时,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一再忍让的态度感动得廉颇负荆请罪,两人终于结为刎颈之交。这段佳话为学生消除个人恩怨 团结协作树立了典范。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交往。四,培养学生的培养正确评价心理,促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表现出自卑与自负,因而影响学习。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学习评价心理,对自己和别人不能正确地评价,从而在学习中形成不良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正确的学习评价心理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分析学习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调整,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就能得以改进,从而

9、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正确的学习评价心理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推动力,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评价心理:1.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认识到“学无止境”,培养求实的学习心理。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评论情景,学生的学习评价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新教材英语的学习充满信心。2、 因材施教,端正心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还应多注意以实际行动进行“因材施教”,帮助、督促学生端正学习评价心理。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注意多关心爱护,不要轻易挫伤其自尊心,多给予举手发言的机会,及时发现其点滴进步,鼓励其克服自卑心理。另外,还应充分发挥集体的“感化”效应,调动全班同学去帮

10、助其克服学习心理上的缺点,使其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形成豁达、乐观,消除自卑心理;对于好胜心理特强的学生就应“逆其道而行”,教学中应让其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压熄其得意气焰,使其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把好胜心转化为探索知识的动力。3.引导学生学会克制自己的忧虑情绪。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情绪和情感,相信大多数人是以信任和诚恳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于不信任和不真诚的假定环境中,那样,对别人就总怀有某种戒备心理,自己偶有闪失,或者并无闪失,也生怕别人看破似的,这样自己就会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们可以通过意志的力量来改变自己性格上的许多东西,克服诸如优柔寡断、神经过敏、胆怯等不良心理。一些知名演员、演说家、教师,在青年时代曾是胆怯害羞的人,但是后来他们却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口若悬河,就是他们意识到非克服害羞心理不可所取得的成效,而非佼佼者的得天独厚。事先作好准备,答题时就会庆对自如;熟记演讲内容,演讲时便会口若悬河;发言开口时声音宏亮,结束时也会掷地有声。除了这些“策略”与“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真正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