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58175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海洋是我国的蓝色国土下列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B.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海洋2.对近海养殖业最具毁灭性灾害的是() 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赤潮3.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 )海洋灾害频繁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海平面上升 A.B.C.D.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临海陆域,半岛地区地理位置优

2、越,海洋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海岸线长迭3000多公里,有 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根据材料,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湖众多,淡水资源丰富B.海陆空交通发达,运输方便C.海域广阔,开发空间大D.临近日、韩、朝、俄四国,贸易便利5.以下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B.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C.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D.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6.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大力发展近海捕捞业B.控制滨海增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的发展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3、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物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染7.(2016张家界)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是南海中的岛屿B.钓鱼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距离钓鱼岛最近的省区是浙江省D.日本一直想侵占我国的钓鱼岛8.下列措施中,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不利的是() A.鱼汛来临,增加捕捞船队,最大限度地增加捕捞产量B.每次鱼汛都要严格控制捕获物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C.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D.防止海洋污染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C.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

4、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二、填空题(共4题;共9分)10.我国的近海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_,其中最大的渔场是_ 1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中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是_岛。 12.我国海陆兼备,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起止点是辽宁的鸭绿江口到广西的_(河流)口。 13.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的 _,最大的渔场是_的_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海(海域名称)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有_江、钱塘江等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有_流和_流(洋流性质)在此交汇等 (2)(2)图中A

5、是_盐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 (3)图中B是_盐场,该地发展制盐业的气候优势是:位于海南岛_部,为夏季风的_坡,降水_,利于海盐晒制 15.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B.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2)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大陆架采油B.大气污染C.陆地污水排放D.过往船只污染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6分)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

6、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 A.B.C.D.(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

7、 A.大气污染B.土壤污染C.水体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因为( )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太差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A.B.C.D.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分析】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要适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是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有利措施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

8、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2.【答案】D 【解析】【分析】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赤 潮本身是由海藻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他们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使得鱼类大量因为缺氧死亡而且这些藻类产生大量有害毒素使得鱼类死亡这也是为什么赤潮对 渔业危害很大的原因而且赤潮过后,由于大量的死亡藻类和死亡的水生类动物,造成有害物质的聚集,使得该区域短期内也不能够进行养殖可见对近海养殖业会 产生毁灭性灾害的是赤潮现象故选:D【点评】依据赤潮现象的危害来解答此题

9、3.【答案】A 【解析】【分析】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不属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故正确,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趋于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入沿海水域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石油污染、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空气污染、船舶、倾倒垃圾等。在海洋污染中,

10、油类污染物已成为最大并最具威胁的污染源,一旦发生油污事件,损失极为巨大,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伴随物质损害的经济损失。4.【答案】A 【解析】【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濒临渤海、黄海,海域广阔,开发空间大,海陆空交通发达,运输方便,又临近日、韩、朝、俄四国,贸易便利;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淡水资源短缺。故选:A【点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运输方便。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5.【答案】A 【解析】【分析】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该海域不是内海,故A叙述错误;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故B叙述正确;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故C叙述正确;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其长度是18000多千米,故D叙述正确。故选:A【点评】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该海域不是内海,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其长度是18000多千米。6.【答案】C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