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58099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景观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道路景观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道路景观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道路景观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道路景观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景观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景观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密市南湖道路景观规划 一、现状概况 南湖路位于高密市区南部,规划范围北起南环城路,南至南二环路,中间与密州街、胶河大街及和平路相交。南湖路红线宽为50米,规划道路南北总长为1.9公里。 南湖路是高密市一条 城市主干道,并且在高密市总体规划定位性质为集行政办公与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道路。 1、现状建设情况 从现状建设情况来看,北部文苑小区已开始建设,中部的城南处理厂、南湖已形成,在本次规划中予以保留并进行协调完善。 南湖路现状路面宽为10米,地下没铺设管道。 2、现状存在问题 路面没有硬化,且路面不平。 街道绿化景观差,形不成绿化景观效果。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

2、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高密市城市总体规划 4、南湖路道路现状基础资料 三、规划目标及设计原则 1、规划目标 南湖路建设是城市的外延,也是历史的延续,把它建成继历史的优秀、集现代的大成、容未来发展的新道路,把体现高密历史文化传统(扑灰年画、泥塑)同环境相结合,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融于一体,把内容形式与城市风格融于一体,主要在绿化、建筑形式和风格上体现南湖路是源于自然、体现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一条城市园林道路。 2、设计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段中早期建设路段不影响后期建设的路段,即分期实施;二是沿街地段的开发建设不妨碍内部

3、地块的合理使用。在具体设计中,适当扩大垂直于街道的纵深,并以城市支路或居住小区级道路分隔,使沿街地块既能承担完整的城市功能,又能够为内部地块开发创造条件。 (2)突出绿化特色,强调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南湖路作为高密市的一条城市园林道路,它在道路宽度、人行道路铺装、绿化带的设置及建筑物的功能、尺度均有区别,创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尊重自然的空间环境,突出南部的南湖公园,创造优美、自然的城市园林内景。 (3)以人为本的原则。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魅力的空间,是人群活动程度最高的地区。只有提供各种各样的城市功能及活动场所,才能满足市民的复杂需求,才具有选择性。目前,街道建设景观单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各种

4、功能有机兼容,缺少适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人群的活动场所,忽视对东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4)重视时空环境和城市形态研究的原则。考虑车行和人行的时空关系,研究不同车速下,在人们头脑中能够留下视觉印象、空间尺度,研究人行过程中心理视觉对环境变换要求。 (5)把人行道铺装及市政公用设施作为道路和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把材料、色彩、图案、造型都纳入统一规划,追求艺术、质量、功能及文化品味的协调统一。 (6)雕塑作品以体现历史文化的传统为主,将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在不同地段都设泥塑和石雕,石雕上刻有高密有名的扑灰年画及其介绍,来体现高密的传统文化。 四、规划构思 1、规划布局 平面布局

5、规划南湖路段可分为四个区,其中从南环城路北至密州街段沿南湖路两侧为商业金融服务区,南环城路至密州街段其余部分为居住区,胶河大街至南二环路段西侧为南湖公园公共绿地,其余部分为行政办公区。 空间布局 规划中,南湖路该段是高密市的行政办公区,是城市景观丰富的地段。从南环路北的一幢12层商业楼作为开端点,过渡到文苑小区居住小区,然后到达南湖公园和行政办公区组成的高潮地段,其中多为3-6层的多层建筑,在中部设一8层的办公楼,作为该区的控制点。到达南部时,由两幢8-9层的建筑物作为尾声地段。 2、规划重点 由于街道规划存在以上难点,我们以为规划中应侧重于对空间形体环境的引导和控制,而不是去绘制一份没有作用

6、的“蓝图”。引导主要是对那些建设条件明确,对于投资来源于政府的公益项目提出确定性的设计要求,使其按既定规划进行建设;控制主要是对建设条件不明确、投资不源于市政的项目提供可选择性,使其避免按最不利的方式进行建设。 公共开放空间的引导 街道中的开放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水面等。如果范围再广一些,它还包括建筑密度较低,又有大片集中绿地的学校。规划中应从整条街道的功能和景观性方面考虑,合理安排街头绿地、街头小游园、城市广场等,明确它们的规模形状和位置。看情况需求,决定是否对这些开放空间进行更深入的设计。 街道界面的引导 街道景观由人行道、车行道、行道树、花坛、灯柱、广告牌、建筑物等要素组成。其中最能反映

7、街道特征的是街道的建筑物组成的界面。街道界面既包括其立面质感,又包括其顶部的轮廓线。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性质及建筑后退的引导,可以形成不同风格的街道界面,如连续均质的界面、非连续粗糙的界面、连续不均质的界面等。 路口建筑群体的控制 不同的建筑体量、建筑后退距离,形成不同类型的交叉口空间造型。从平面的虚实对比,南湖路与南环城路、南胶河大街和南二环路形成二实二虚交叉口,根据设计需求,应提出交叉口类型,并对建筑后退红线和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范围,以便指导建筑师进行单体设计。 过渡空间的控制 在街道与建筑物之间总有一些公共空间,它是由街道公共空间向建筑物内私密空间的过渡。这一半公共空间是丰富和创造独具个性

8、的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应分别对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前的过渡空间进行归纳,并选择合适地段进行建设。以住宅为例,直接临街时,可以以灌林绿化来过渡;底层公建临街时,可以设置花坛来过渡。 五、详细设计 1、道路设计 南湖路道路控制红线为50米,路面为三块板形式。其中机动车道18米,非机动车道8米,人行道6米,绿化隔离带2米。南湖路和南环城路、密州街、胶河大街、和平路、南二环路五条城市干道相交,交叉口直径为100米、80米、90米、70米、100米。沿街规划一处公交车站和一处地上集中停车场。停车位共1000辆,一处地下停车场,停车500辆。 机动车交通组织 为了保持机动车顺畅通行,各交

9、叉路口采用红绿灯控制交通流量,设置左转弯时间。人流按人行指示灯沿人行横道穿越交叉口。 非机动车交通的组织 沿南湖路机动车两侧设8米非机动车道,并结合附近建筑设置地面非机动车停车场。 2、绿化设计 为了创造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城市园林道路景观,在规划中,绿化以点、线、面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突出绿化,突出自然环境对城市大环境的衬托作用及美化、净化环境的作用。 在规划中形式“一线四点一面”的结构形式,一线指沿南湖路上的两条绿化隔离带和两侧各留30米的绿化带,主要设置草皮、花坛和灌木等;四点是指在南湖路的各段留四块大的街头公共绿地和休闲广场;一面是南湖公园,通过围绕人工湖南湖来组织公共绿地,布置假山、瀑

10、布、亭榭,有各种适合大众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娱乐活动场所。 3、基础设施规划 竖向规划 本着尽量减少土方挖填量,合理规划道路线型及标高的原则,使道路坡度控制在0.5%之内。 管线综合规划 沿城市主干道及南湖铺设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线、电讯线、煤气管、供热共七条管线,其中给水管管径为500MM,污水管为400MM或500MM,雨水管沟为800800MM到12001600MM。 公厕、垃圾站规划 沿南湖路设公共厕所二处,按1公里/处的服务半径设置。垃圾转运站按单位的不同布局布置。 4、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铺地 一般部分和主要交叉口采用不同的铺地形式。一般部分是根据行道树和照明柱的间隔布置形式进

11、行设置的,使步行者感受到人行道上步行的韵律感。铺地材料上主要考虑容易大量生产的,比较经济的混凝土道板,混凝土道板的尺寸考虑符合人的尺度和施工方便的采300300为基准,其表面上埋入各种不同大小和色彩的卵石,用水刷石加工工艺做成各种色彩,边框部分的材料采用花岗岩等。 交叉口如南环城路、密州街、胶河大街、和平路和南二环路五处采用自然花岗岩,按同心圆或“回”字型铺装。 照明设置 沿胜利街架设高杆路灯,在绿地中设各种园林灯,建筑物本身可设置夜间景观灯光照明。 障碍柱 人行道部分与非车行道部分的交界处设置障碍柱,取代以前的围栏,提高景观效果。 街具、路标、指示牌、广告牌等 设置街具(书报亭、坐椅、电话亭等)、路标、指示牌、广告灯箱时,要与综合公交站统一规划、集中设施。广告图案设计要简洁。 5、无障碍设计 为了方便老人、残疾人的通行,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各类建筑物之间,设置无障碍坡道及指示牌具。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南湖路规划段总长度:1.9KM 规划总用地:71.8ha 道路用地: 14.51ha 公共建筑用地:15.02ha 住宅建筑用地:7.71ha 绿地用地:34.56ha 绿地:24.66ha 水体:9.90ha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