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58099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8人生寓言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导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寓言含义。 2难点: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时】:两课时【预习导引】 1查找资料,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2掌握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注 音: 嬉x戏 禀bng告 厄运 多音字: 落难nn 困难nn 解 词: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闲适清闲安逸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

2、利益的忧虑心情。 泯灭丧失 慧心聪慧之心 心旷神怡心情开阔舒畅,精神愉快。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 思考这两篇短文的寓意各是什么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看有无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偷去抢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必须自觉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

3、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二、研读课文1检查预习12整体感知 感知内容 a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b 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c 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 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永远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感知语言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慧心”“风韵”“闲适”“

4、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3问题探究 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略) 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白兔慧心未泯。 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对人类的讽刺 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4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猎狗有幸同时被两个城市邀请参加午宴。天一亮,猎狗兴高采烈地跑到第一个邀请它的城市,看到屠夫

5、正在宰牛,它没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个城市,到了那里,看见厨师正在淘米。这时正是清晨八点钟。它又飞快地跑回到第一个城市,只见炉子上正在煮饭,还没有做熟。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个城市,但见人们正在盛饭,它又第三次赶到第一个城市,看到奴仆在擦盘子,它一分钟也没等就又匆匆离去。这时已是正午十二点。它由于不停息地往返三次,饥渴劳累,嘴里不断滴着口水。它第四次来到第一个宴请它的地方,客人正宴罢散去,再到第二个宴请它的地方,人们也已酒醉饭饱,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两处丰盛的宴席,猎狗都没吃上,最后只好舔点儿残羹剩饭充饥了事。猎狗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C )A它想参加第一个

6、城市的午宴,不想参加第二个城市的午宴。B两个城市都争着邀请它参加午宴,它只好来回奔波。C它做事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而且三心二意。D它不愿总在一个城市等待。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讽刺了办事情不能坚持到底、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人。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拟人 突出了猎狗做事没有耐心、三心二意的性格。三、作业 字词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

7、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朗读、默读课文 仔细推敲课文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认真揣摩故事情节与中心的关系。 三、研读课文1整体感知 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

8、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2问题研究 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之后,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是粗浅的。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对重要情节和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研讨,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一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我”是

9、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辩证地来谈,谈透彻,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

10、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不必加任何框框,可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

11、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根据情况处理。) 五、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群动物正在吃草,冲来一只老虎。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惟独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相视。老虎愣了一下,掉头走了。远远观望的动物们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老虎并未走远,它远远窥探着。不一会儿,它见犀牛离开了这群动物,马上返身冲来。动物们又四散奔逃。只有一只刚出世的天真的小羊羔毫不畏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老虎

12、亲昵地“咩咩”叫着。这小家伙把老虎当成自己的亲娘,想吃它的奶哩。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愣了片刻,反身走了。远远观望的动物们又蜂拥上来,团团围住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他唱起了赞歌。羊羔的母亲,一只老山羊走上前来,制止了大伙的赞美。它恳切地说:“伙计们,请你们闭上尊口吧!我的孩子由于无知,差点儿送了一条命。老虎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吃它,这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1犀牛与羊羔面对老虎都是迎上去,原因是 ( B )A相同,都是无所畏惧的精神。B不同,犀牛怒目而视是无所畏惧,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C不同,犀牛是出自机智,巧斗老虎,羊羔是无知,认敌为娘。D相同,都是出自无知,不识虎性,盲目斗争,

13、盲目亲近。2仔细阅读老山羊说的话,为寓言补充一个概括出寓言蕴含的哲理的结尾。_无知和无畏有时表面看来完全一样,实质却完全不同_。3这则寓言寓意不只一个,在不脱离原文的前提下,驰骋你的想像力,谈谈你体会到了哪些生活哲理。_无知不等于无畏,不是相互的,无畏不是胆大妄为,无知最可怕_。六、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七、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2作文训练。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作。“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