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的CT诊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57864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底骨折的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颅底骨折的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颅底骨折的CT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颅底骨折的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底骨折的CT诊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底骨折的CT诊断*导读:本文介绍颅底骨折的 CT 诊断。.1 直接征象颅底骨折线的显示,为诊断颅底骨折的直接征象和可靠依据。颅 底骨折线:多见于鞍背、斜坡、蝶骨翼、岩锥、眼眶壁等处。在 前、后颅凹部的骨折线多为纵行, 在中颅凹者多为横行。鞍背、 斜坡、蝶骨翼处骨折多合并有蝶窦积血。岩锥部骨折多合并有乳 突积血。眶壁骨折多合并有筛窦积血。然而,由于颅底解剖结构 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部分颅底骨折病例,在CT检查中难以显示骨 折线。因颅底结构不平, 骨折线细微, 尤其是筛骨和颞岩、乳突部 的骨折线不易完全发现, 用高分辨 CT 和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检 出率。一般认为,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 2

2、0%,其中颅顶 盖骨折伸延到颅底约占20%。部分学者指出,单纯颅底骨折并非 罕见, 乃是由于颅底骨折线纹甚为徽细, 不易看出, 以及 X 线检查 甚少拍照倾底片所致。此外拍颅底X平片需要一定的特殊体位, 而且阳性率发现不高(30% 50% ), 因此这也是临床发现颅底骨 折较少的原因之一。由于以上原因, 颅底骨折的诊断仍以病人的 症状和体征为主。因而在临床上常常会做出不符合病情的诊断。自从CT应用到临床以后,由于CT自身的高分辨率,可以发现直接 征象骨折线, 而且颅底骨折后所出现的一些间接征象对颅底骨折 的诊断尤为重要。所以对于颅底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己不困难,临 床工作也发现,对于伴有脑脊液鼻漏

3、或耳漏的颅底骨折病人, CT 检查与临床诊断是相符的。而对于无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而临床诊 为颅底骨折的病人, CT 检查的阳性率很低。因此,对于无脑脊液 鼻漏或耳漏而临床上又酷似颅底骨折的病人,要及时做颅脑 CT 扫描,以明确诊断。本组病例总结了前、中、后颅底骨折的临床 诊断与 CT 诊断的对比结果,认为 CT 在前、中、后颅底骨折的诊 断上是客观的。因此,有关其临床诊断与CT诊断的对比上,需进 一步研究。2 间接征象(1) 颅内积气又称气颅, 是颅底骨折的重要间接征象, 并非颅底骨 折所特有,外伤后颅内积气说明颅内外有了交通。颅脑CT片上表 现为颅骨内板下或大脑纵裂旁条状或圆形低密度影, 多为

4、分散状 系颅骨或颅底骨折后, 空气自骨折间隙逸入颅内所致。可随体位 改变而改变, 在明确无颅骨骨折的情况下, 此征象亦为诊断颅底 骨折的可靠征象。Davis提出气体进入颅内是通过二个途径, 球瓣机理:气体因颅内外压力差经创口漏口进入颅内, 继而漏口 被脑或脑膜暂时封闭;倒瓶机理:颅腔如同倒置的瓶子,当脑脊 液流出后颅压降低成负压, 气体取而代之。 CT 能充分显示气颅的 类型和形态, 提示积气的来源。(2) 副鼻窦窦腔及乳突小房积血是颅底骨折的又一个重要间接征 象。(3) 颅前窝骨折累及眼眶和筛骨, 可使额窦、上颌窦、筛窦积血, 额窦积血表现为额窦内含有气平面,平面下为均匀的血样高密度 影。多

5、为额骨骨折后出血所致。上颌窦积血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 颌窦内含有气平面,平面下为均匀的血样高密度影。筛窦积血: 表现为筛窦腔格被血样密度影所充填, 相应部位筛骨纸板显示 不清,以后组筛窦居多。此多为筛骨或眼眶内壁骨折后出血所致。(4) 颅中窝骨折累及蝶骨,可使蝶窦积血,蝶窦积血表现为单侧或 双侧窦腔内血样高密度影,也可表现为气液平面,平面下亦为血 样高密度影,CT值在5080Hu之间。多为蝶骨小翼或斜坡骨折 后血液溢人蝶窦所致。颅中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和乳突部, 可使 乳突小房积血。乳突积血表现为乳突小房内含有血样高密度影, 以单侧居多。多为岩锥骨折后出血所致。CT在显示颅底骨折各种征象的同时可以发现并存的其他颅脑损伤, 如额、颞、顶骨骨折,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挫裂伤及颅内出血, 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等, 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了更多 的准确信息。综上所述, 熟练掌握颅底骨折后所出现的直接征象和各种间接征 象,有利于我们及时判断骨折所处的位置和损伤程度,以便于正 确的指导临床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