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57415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音乐课教案哆唻咪【篇一:幼儿园音乐作品】歌唱活动:(一)中国儿童歌曲教育活动设计1、亲亲我2、唱歌3、小胖胖4、小乌龟5、小板凳6、风7、小小鸟8、小宝宝睡着了9、钻山洞10、摸耳朵11、小羊12、娃娃家13、蓬蓬头14、大西瓜15、济公16、青蛙大嘴巴17、小鸭洗澡18、数高楼19、小蛋壳20、小枕头21、小嘴巴22、小蝌蚪找妈妈23、我上幼儿园24、咚咚锵25、听雨26、猫和老鼠27、扳手指28、说话29、春雨沙沙30、小蜘蛛31、数蛤蟆32、猪八戒吃西瓜35、泡泡不见了36、小牙刷37、买菜38、小老鼠打电话39、袋鼠妈妈上学去40、你是怎样笑的呀41、月亮婆婆喜欢我42、小黑猪43

2、、我给小鸡起名字44、青蛙和蛤蟆45、要下雨啦46、数星星47、风儿找妈妈48、国旗多美丽49、兔子和狼50、哈哈镜51、吹泡泡(二)戏曲风格歌曲教育活动设计1、蝈蝈和蛐蛐2、戏说脸谱3、龟兔赛跑(三)外国儿童歌曲教育活动设计1、圆圈舞2、孤独的牧羊人3、闪烁的小星韵律活动:(一)歌表演1、小兔和狼2、两只小象3、小动物与大石头4、两只小小鸭5、丑小鸭6、冰糖葫芦7、穿大鞋真有趣8、谁恶了9、小猪睡觉10、小厨师11、小狗乖乖12、看星13、小兔找蛋14、我是一只大灰狼15、小小猴真淘气16、卡通的歌17、盖房子18、黑猫和白猫19、羞答答20、两只懒乌鸦21、小花猫戏鼠22、小蚂蚁避雨23、

3、小青蛙(二) 律动1、我们爱劳动2、木头熊3、拉大锯4、我帮爷爷敲敲背捶捶腿5、小鸡出壳6、快乐的小袋鼠7、抬轿子8、小星星9、小朋友爱锻炼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国音乐作品1、大猫小猫2、大雨小雨3、洗手帕4、这是小兵5、爷爷为我打月饼6、大马大马告诉我7、加油干8、欢乐舞曲9、红彩妹妹10、快乐的小乌龟11、郊游12、杜鹃花开13、过新年14、我爱北京天安门15、娃哈哈16、采茶扑蝶17、太阳出来喜洋洋18、花好月圆19、解放军的天20、一只鸟仔21、拥军花鼓22、猪儿喂得肥油油23、红星歌24、小看戏25、卖汤圆26、抬花轿27、苹果丰收28、采茶29、踏雪寻梅30、大阪城的姑娘31、阿拉木汗

4、32、花狸虎33、拍大麦34、浏阳河35、北京小妞36、北京的金山上37、凤阳花鼓38、小池边39、采蘑菇的小姑娘40、喜洋洋41、快乐的啰嗦42、小号手之歌43、工农兵联合起来44、拔根芦柴花45、大中国46、瑶族舞曲47、小牧民外国音乐作品1、小鸟飞来了2、樱花3、鞋匠舞4、幸福拍手歌5、进行曲6、小红帽7、土耳其进行曲8、桑塔露琪亚9、哆唻咪10 铁匠波尔卡11、爵士进行曲12、拨弦13、玩偶进行曲14、四小天鹅15、波基进行曲16、孤独的牧羊人17、牧人之歌18、海滨之歌19、水仙花圆舞曲20、木瓜恰恰恰21、安娜波尔卡22、拉德斯基进行曲23、小士兵进行曲24、卡门序曲25、匈牙利舞

5、曲26、蓝色多瑙河音乐欣赏活动中国音乐作品1、过新年2、赶花会3、花儿与少年4、阿细跳月5、蝴蝶找花(化蝶)6、突破封锁线7、森吉德玛8、金蛇狂舞9、龟兔赛跑10、牧童短笛11、百鸟朝凤12、天乌乌13、歌唱二小放牛郎14、让爱住我家15、小白兔和大黑熊16、半个月亮爬上来17、我要上学18、国歌19、春姑娘(春江花月夜)20、小牧童21、赛马22、欢乐颂23、担鲜藕(拔根芦柴花)24、舞狮(将军令)25、京调(京剧与脸谱)26、苏三起解27、三只小猪28、小白船29、茉莉花30、快乐的小牧民31、元宵乐外国音乐作品1、小蜜蜂的舞蹈演出(我和小蚊子跳舞)2、熊跳舞3、玩具兵进行曲4、大树和小鸟

6、(小鸟店)5、三个朋友的小乐队(惊愕)6、洋娃娃【篇二: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幼儿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 ”所谓的 “律动 ”是一种肢体有节奏的运动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 ”可, 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性 ,并进而发展出更敏锐的听力、专注力、对音乐各要素的觉察力、节奏的控制力、相互协调、弹性、对音乐符号的确认与了解、并能够感知音乐中具有表达性的特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教学向学生传递着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 ? 律动教学是根据音

7、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 ,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在律动教学方面的几个要点:1、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 ,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

8、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教师还要注意多提供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识记,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如果识记的任务与有兴趣的活动及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时,识记的积极性和识记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的做法是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巧妙地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

9、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达尔克洛兹认为: “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 ”因此,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又如:大班狮王进行曲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用语言把幼儿带入到森林之中情境中。 “小朋友,你们听,森林真热闹,可是怎么忽然音乐停止了呢? ”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根据音乐做出各种动物的造型和动作。再如小班洗手帕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

10、起床后小朋友洗手帕的情景。教师重复播放让幼儿边听做,通过谈话让幼儿安排好洗手帕的顺序,然后在晾晒起来。这样律动洗手帕就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对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的诱发。2、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

11、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1)欣赏活动是音乐律动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近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无拘无束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创造力的基本前提。而要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如:在大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欣赏 “森林里的早晨 ”的音乐,并启发幼儿进行想象: “你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 “有走表的声音、有小鸟的唱歌的声音 ”;有的说: “有滴水的声音、有天鹅的叫的声音 ”等。对

12、于孩子的回答,教师都一一的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最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己设计了不同的符号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孩子们就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2)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动中,把它的设计重点放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

13、该突出抒展 ? ;民族音乐就得根据不同的民族的习俗和风格来设计,应借助民间的舞蹈语言使律动渗透民族特色。如:大班欣赏律动采茶,首先让幼儿在聆听乐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感知茶农采茶的过程,并让幼儿了解采茶音乐的特点。然后,带领他们随着音乐的起伏拍打节奏,教师以舞蹈动作编排成律动表演给幼儿看,恰当地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基本舞步,鼓励他们随韵律再创造,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绪,这样教学活动进入高潮, “听”和“动”,“感受 ”和“表现 ”就密切地结合起来。又如:在学习律动猴耍时,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提问:想想猴子在干什么?幼儿一边听音乐,边看图片,边动起来了,想象着猴子的动作。教师及时请个别动作好

14、的幼儿示范,让幼儿分析他们动作所代表的意思,对他们的动作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老师吸取和提炼幼儿的动作,进行舞蹈动作示范,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自豪感。幼儿不约而同地拍起了小手,跟随着音乐做起了小猴子调皮可爱的动作,笑的是那么自然,那么甜美。(3)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我们将音乐律动改编成许多律动游戏,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体验、感知、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例如:小班律动游戏 “小兔和狼 ”,教师事先在教师创造情境,玩 “狼来了 ”的游戏,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就赶快躲起来。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强时弱,时快时缓的音乐,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3、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