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57362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都寨希望小学20102011学年度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20301一年级下册数学计划一: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部份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

2、问题。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

3、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

4、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有以五特点: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选取富有

5、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四:重点难点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

6、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6、研读教材,抓住重难点,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突破重难点。7、多与后进生谈话,关注他们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辅导和表扬,树立他们学习兴趣的愿望。8、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六:教学周进度表周次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 时机动课时备注1十几减9(第1-2页) 1练习一(第3-4页) 1213月1日正式上课2十几减8、7(第5-6页) 1练习二(第7-8页) 2十几减6、5、4、3、2(第9-10页)143练习

7、三(第11-12页)2复习(13-15页)241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第16-18页)1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第19-21页)1练习四(22-23页)2415认识整十数(第24-25页)1练习(第25-26页)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27-28页)1认识100以内的数几十几(第29-31页)143月31日(星期六)、4月1日(星期日)上班。6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第32-33页)1练习五 数的顺序(34-36页)1第一次月考及讲评32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7比较数的大小(37-40页)2练习六、复习、我们认识的数(第41-45页)3418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第

8、46-48页)2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第49-50页)249练习七(第51页)1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第52-54)2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第55-56页)1练习八(第57-58页)1414月28日(星期六)上班10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第59-60)1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61-62页)1练习九(第63-64页)1第二次月考及讲评41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11复习(第65-68页)4412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第68-70)2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第71-73页)1实践活动:小小商店(第74-75页)241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第76-77页)1练

9、习十(第78-79页)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80-81页)1414练习十一(第80-84)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第85-86页)1练习十二(第87-88页)1415第三次月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第89-90页)1练习十三(第91-92页)1416复习(第93-95)3实践活动:假日小队(第96-97页)14117统计(第98-99页)2复习统计2418期未复习(第100-104页)44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19期末测试20暑 假七:个人进修计划重视教师的职后学习、研究和进修,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国际动向,并且是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潮相联系的。许多教育学

10、专家认为,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只有经过不断的进修,才能得到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在不断变化,人类正进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积极主动适应变化发展着的社会,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儿童的新特点及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学科。 1继续学习新教材,多听数学组教老师和其他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2认真对待教研组内和校内的每一次公开课,真实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课后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 4做好各种案头工作,尤其是观察记录和案例评析,尽量抓住班级中出现的有价值和典型的事例,

11、进行深入思考,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评析。八:课题研究计划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

12、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 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图文并茂的应用

13、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生活中的问题,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应用题的应用味:漫画的形式更贴近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学生从图中获得各种汽车价钱的信息,又从文字中获取“小林花去100元”的信息,由于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但又不能刻板地归为哪一种类型,要想解决“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得到不同的解法。整个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学习过程。不仅巩固了100以内认识和加法,而且促进数学的交流,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

14、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三、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两步应用题之后的教学,我让学生“创作”应用题,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份鸡翅8元,一个汉堡包比它贵4元,我吃了一份鸡翅和一个汉堡包,你们说我用了多少元?”;“我的妈妈上午买了一斤青菜,买的萝卜是青菜的两倍,请问我的妈妈一共买了几斤菜?; 再如学习了“按比例分配” 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水费(电费)是多少;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本息;再如学习完“比例尺”一节的知识后,让学生绘制 “我给未来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我给生活小区设计平面图”等等,其对图表内容的丰富和社会关注程度令人感叹!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