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57247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意识摘要生命意识的语文教学中的凸显,不只是教学内容加入生命意识,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根据生命自身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关键词 语文 教学过程 生命意识 1生命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现状生命,即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大自然的伟力经过亿万年的不可重现的演化而产生的。这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最可宝贵的东西。而生命意识就是提醒我们以最大的注意力关心这一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大礼物。生命意识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对生命运动规律的发觉。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这是由语文的自身性质决定的。语言是语

2、文学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生命意识的外在符号表表达。由字、词和句等组成的文章,绝不是数学上简单地只有统计学意义的排列组合,而是人类生命意识的点点显露,是人类悠远生命历程的见证。显而易见,宣扬生命意识是语文学科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生命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意义,除了上述自身的要求以外,还有以下二点:11生命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也给校园带来了很大地冲击。随着经济在生活中占据地位越来越高而造成的冷漠人际关系,心灵无所寄托而信奉邪教做出的种种恶行,模仿香港黑社会而产生的校园帮派与暴

3、力,学习与生活高压下绝望自杀,种种摧残身心、扼杀生命令人痛心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告诉我们,仅仅有技能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偶尔口角,竟连伤四命,举国震惊,也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华东师范大学方智范教授在分析时指出,拿我们现在施行的教学评价标准来做参照,马绝对是一个好学生,他在中学时甚至获得过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但这颗聪明得让人羡慕的头脑并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马加爵之所以走上这么一条道路是其心理有问题,特别是缺少人文的熏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具有人文气息的语文学科正是感悟生命意识的最好所在。鉴于如此厚重的历史使命,语文学科应该与生命意识的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

4、地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珍爱生命。12生命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语文自身改变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并且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人文内涵即包含了对的人生存状况、生命意识与价值的关照与思考。这也宣告了生命意识成为新课程标准确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实施语文教学,增强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高扬人文主义大旗,致力于塑造学生建全的人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特别是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更是充满激情与活力,极富想像力与创造力。面对这样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师不应该把自己仅放在知识的机械传授上,“

5、传道受业解惑”已经不能覆盖教师职业的全部内涵。而树立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积极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成为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纵观生命意识与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现在所进行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阐述。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从生活中体会各种感人的场景,无数人光辉的生命历程与对人生的感悟;从自然界中感受各种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力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生命观。总而言之,让学生处处看到生命,体会到生命进而欣赏生命。这种渗透生命意识的方式未尝不可,但容易将语文变成思想政治的第二课堂,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体现,更加应该表现在生命意识对我们教学过程中本身的影响。2在语

6、文教学过程中体现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要求我们实施教学活动时,将学生视为思想、生活、智慧与审美的统一生命体。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对待生命的热情去关照学生。生命有它自已的物点。同时,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心理感受,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与改造世界,从而使自己的一切都打上了个性化的烙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语言所特有的不确定性下,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和体验的不同。学生在开始进行语文学习时,会有自己不同的目标期待,而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认知与感悟。如夏丐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夏丐尊曾说:“

7、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对于同一文体甚至是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体会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从根本上要看阅读者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也是有具有自己独特体验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学应该是由这样的多种生命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鲜活的生命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主要在学生动机的调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采

8、用,评价方式的改革等几个方面。21凸显生命意识,学习动机上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上。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厚重的历史感,理应是学生如何喜欢都不为过份。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深受人诟病。究其根本,忽视了生命意识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当代教育先是陷入了浓厚政治色彩的泥潭,接着又掉入了极端功利色彩的怪圈:语文教学变成了单纯技能的反复演练。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变成了大量词语成语的识记,段落层次划分的肢解,写作特点的硬背。语文的魂没有了,我们只得到一具干瘪的尸体。它没有历史学科的时间深远,没有政治学科的贴近生活,没有理科的严密推理,没有外语的活泼新鲜。学生自己会去寻找语文,一本本小说、一首首

9、小诗和反复吟唱的歌词便是明证,他们只是不爱语文课。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解除学生的束缚,让他们带着体验感受的心走到生活与自然中去,去自由自在地感悟大千世界的生命形态与生命价值。当然这种走进可以是时间安排上的实际行动,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心中时时有生命意识的存在,用心关照自己身边的一切。本人的日常教学中,每周练笔的安排,一开始是命题式,布置课本中“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的题目,希望学生通过“写作指导”的学习能够知道怎么写。但知道怎么写之后,学生却不知道写什么了,原因是全国统编的课本与本地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如“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一题,与学生生活脱离较远,很多学生只能凭想象完成。于是改变策

10、略,让学生自由写作,使之畅所欲言。但没想到有些人乐得偷工减料,写出的都是一些吃了几碗饭,有什么菜以及摔了一跤之类的流水帐。究其原因,还是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自主的生命感受。于是,按照体现生命意识的理念,重新进行练笔的要求与布置。首先提醒学生常常动笔记一记,把生活中的素材记录下来,因为这些能够触发人心灵的东西往往转瞬即逝。并且把这些归归类,如“课堂小记”、“家庭纪事”、“我的班级”、“每周金曲”等,同时也等于给记录做一个提示与索引。其次要求学生在其后记下自己最深的感触,最后拿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交流看法。这样,学生知道写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去写。虽然他们的时间大多还是呆在教室里,但他们从观察自己身边

11、的每一个细节处,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之所,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了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才能真正成为各门学科中独一无二、当之无愧的人学,才能让学生愿意用心去领会,用行动去实践。22凸显生命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生命具有追求自主的天性。在教学的内容上凸显生命意识,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必须让学生多参教学。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做自己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的主人。魏书生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时,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经常和学生讨论教什么,怎么教。这避免了他产生脱离学生实际而产生较大失误。他的这种讨论是相

12、当广泛的,从作业的布置到单元的测验,从日记的题目到作文的批改,都通过举手或投票表决方式决定。可想而知,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会养成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而教师也养成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习惯。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与练习的内容。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明确学习目标后,把学习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挑选。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这是自己挑选的,学习起来就很积极。这一点在选修课上体现地尤为显示,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学习起来都比较认真。如在进行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补充一些课外的词。首先挑的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因为它被改编成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所以学

13、生兴趣非常大。但当我准备讲下一首,同样被改编成歌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学生有意见了:这歌有点老,能不能来点新鲜的?很明显,这样硬讲下去,效果肯定不会好。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歌词,提出来大家一起鉴赏。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定下了歌目是时下正流行的周杰伦东风破。虽然还是从内容到情感,再到艺术特色的分析,但学生相当涌跃,答题时反应速度也比平时快了不少。一旦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23凸显生命意识,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多样性生命之所以令人着迷,很突出的一点是它的多样性。多样的生命造就了美丽的世界,而多彩的青春向老师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想与要求。而在教学方式上体

14、现生命意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心智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首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上课基本就是:几个问题一抛,四人小组一讨论,几个伶牙利齿的学生看法谈一谈。看似很热闹,学生也似课堂的主体。但细想,这些问题从何而来?都是老师提出的,书本中提出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掌握没有人关注。所以仅仅有形式上的自由是不够的,教师应该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中,应尊重学生。可以时常问他们:想怎么样,想怎么学,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

15、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等问题。还可以借小老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一次外出教研,我没有调课或请其他老师代课。而是要学生自己完成要学习的课文。这是一篇文言短文。我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只有一句话:确定什么地方应该学习,完成之后记下自己的收获。回来之后了解,学生经讨论并结合上课时老师所讲,确定了学习内容是:读懂这篇课文,并提炼出文言基础知识。而定下来的步骤是首先找出通假字,然后确定哪些是词类活用,再找句式,最后是全文的口头翻译。遇到疑难,解决方式是:首先全班讨论,如果争议较大,不能定论,则由课代表记录,由我返校后解决。当然,考虑到班里的实际情况,特意向几个较调皮的男生打了招呼,美其名曰要

16、他们协助维持纪律。回来之后了解到的情况出人意料地好,首先,课代表由于要走上讲台,连夜查阅了很多资料,绝大部分的字词都很好地解决了;其次,这种自已教自己的形式让学生很感兴趣,全力地参与到集体的学习中。有学生甚至说,这节课他听得比平时认真多了。这让我很有感触。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灵活多样来开展教学。对于他们做错的,也不及于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尽量找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鼓励他们大胆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只要分析有道理,就用一些激励性的话鼓励他们。最后,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应该看到,课堂教学具有它本身的局限性,特别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自由的意愿使得必须保证严明纪律的课堂对学生或多或少产生压抑感。所以还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等活动方式,让它们渗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