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570200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及单元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的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

2、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解决问题教

3、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此,本册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采取了这样几个措施。首先,在“解决问题”单元,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的能力。在这里教材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计算问题。先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然后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自己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试着独立解决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初步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现实生活存在着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等,从而逐步形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5、能力。与上二年级上册相同,本册实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计算教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在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例如,在“克和千克”“统计”等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刚刚学到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

6、,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通过数概念教学培养数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的最直接途径。本册实验教材的数概念教学内容主要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在这部分教材中,不仅安排了传统的有关万以内数概念的基本内容,还增加了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万、三位数、四位数的意义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这些数的过程中感知和

7、经历更多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的含义,使学生更具体、更准确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首先,通过可容纳一万人的体育馆的主题图,让学生对10000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其次,提供一些有关三位数、四位数有多大的具体而生动的实际例子,例如“广场上有330只鸽子”“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六、七千颗”,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这些大数的含义。第三,安排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三、四位数的相对大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第四,安排了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第五,结合实际安排

8、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例题,使学生对万以内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第六,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中出示多种算法和估算等。这样,在上述丰富具体的素材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发展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也是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与现行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变化较大。 (1)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表内除法(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二)”教学用79的

9、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首先,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样,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 “平均分”以及计算平均分的结果的问题,为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做了准备。第二,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段进行。“平均分”通过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除法”则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同时了解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这样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关于除法意义的

10、认识逐步形成起来。第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一方面加强探索性,展示了不同的求商的方法;另一方面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使学生在学习除法计算的同时就体会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集中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二)”中,实验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学习除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实验教材在

11、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除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例如,在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之后安排了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不仅安排了根据情境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的例题,还安排了用除法和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表内除法(二)”的编排,则注意将除法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教材用主题图提供了丰富的包含有用除法计算问题的素材。在“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例1中,引导学生探索“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同时,学习了用

12、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二,在教学过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一节,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包含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除法计算教学与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除法计算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在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

13、图形的知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在“图形与变换”单元安排了认识锐角与钝角、简单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锐角与钝角的应用,理解平移、旋转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学会对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和图形变换应用的素材。例如在“游乐园”的主题图中展示了本单元要学习的所有内容的实际应用;接着分别用 “斜拉桥”“缆车”“升降机”“推拉窗” “

14、生活中的数学”等实例,展示实际生活中角、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使学生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图形以及图形变换的丰富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为每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折纸、制作、作图、拼摆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锐角、钝角、平移、旋转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感知和体验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等。另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既具探索性且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例如,练习十的“拉一拉”“拼一拼”“转一转”以及实践活动“剪一剪”等。让学生在这些充满童趣的操作或制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

15、兴趣,并且得到发展空间观念的训练。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十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1)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教材都安排了即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有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例如,

16、“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在“欢乐的节日”背景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布置联欢会的会场时“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的问题。又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教学,在“参观鸟岛” 背景下要解决的是如何乘船的问题等。(2)许多内容的教学都注意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计算教学继续体现算法多样化。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习惯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保护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不同方法;万以内加、减法的不同算法等。 其次,许多例题和习题具有开放性,提供让学生继续探索的线索,为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条件。例如,教学万以内加、减法估算时,教材不仅展示了用两种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境,还提供了让学生继续提出问题并继续探索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