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56664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下册课文中的一首诗歌。它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外表平易,而实际上却蕴含深邃的哲理;外表看上去似乎倾诉个人经历,而实际上却叙述了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共同的感受。本首诗学习安顿了一课时,全诗一共四节。第一节:他站在人生的路口上,他两条都想去,他看一条路到尽头。第二节:他选择人少的一条路,这条路充斥挑战。第三节:他想留下一条路改日再来走,但路很长很长。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来了。第四节:他回顾他的往事,又想起了那片森林,未选择的那条路。这首诗外表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叙述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与我们上册课本中学过的?在山的那边?

2、行道树一样。在这一点上,让学生好好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盛生动的联想,衬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的。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平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结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叹,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一格的艺术格调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

3、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还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不情感融于一首短诗之中,深化了这首诗的意蕴,给人以丰盛的启迪。诗人是通过优美的意境发明和浓郁的抒情叙述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我们读者的。但有一点,学生可能不大理解,即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这样能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要让学生充沛理解这一点。另外,这也是为了深化文章主题。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慨,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从本诗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