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56534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因所经营商品的特殊性,药店营业员绝非我们平常所见的那些身披漂亮绶带,面带微笑,向顾客频频问好的普通商店的营业员。除驻店药师外,药店营业员是顾客安全购用药品的保护神。因此,做为合格的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相应的药品常识,具备一定的药品专业知识,能够配合驻店药师指导顾客正确购用药品。根据对营业员工作的多年了解,吸收顾客、店长、驻店药师的意见,认为药店营业员应熟知的药品常识主要如下:一、药品的基本常识部份1、什么是药品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

2、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掌握药品概念有助于对药品性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提升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药品指导销售得当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否则,有害于广大顾客用药安全有效。建立于此认识基础上,更不能销售假劣药品,过期失效变质药品。2、药品的剂型为了治疗需要和方便使用,把原料药制成的各种不同性状的制剂叫做剂型如:片剂、丸剂、胶囊剂、注射剂、喷雾剂、滴眼剂、软膏剂、贴膜剂等。3、药品的剂量药品剂量即指一次性给药后产生药物治疗作用的数量例如:维生素C的口服剂量是每次0.2克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剂量:由于药物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峰浓度后才能充分发挥药效,而药量过

3、大又易引起中毒,所以每次药物的用量与用药时间间隔的长短可影响到药物的作用效果,正确使用药物剂量和控制用药间隔时间可维持血药浓度的平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剂型: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和分布范围不同例如:皮下或肌肉注射较口服药吸收快,口服液较散剂或吸收快,片剂和胶囊需先崩解,故吸收较慢,肠溶片或胶囊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等用药者的年龄:不同年龄的病人对药物的作用反应不同,如老年人主要器官功能衰退,肝肾代谢功能降低,故应用相同剂量的药物老人较青年人血药浓度高,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相对较长,而儿童因肝肾功能未发育成熟,代谢和清除药物较慢,易引起药物中毒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都有

4、所不同,如口服给药,药物吸收后,首先通过肝脏代谢而有一部分被灭活(即首过效应),而舌下给药吸收后不经肝脏灭活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充分发挥药效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种族差异、烟、酒等都可不同程度影响药物的作用5、药品的禁忌症药品禁忌症是指药物不适宜于某种疾病情况或特定人群或应用后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具体给药上应予以禁止或顾忌例如: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应对脑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忌用,定坤丸对孕妇忌用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对单纯性疱疹性或溃疡性角胆炎禁用等6、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是指药物在使

5、用过程中,除了正常治疗作用以外同时产生的另外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使人体感到不适的反应,它可随药物停止使用而自行消失如阿托品用于治疗胃痛时,同时出现的口干、心跳加快等反应,停药后这些反应即消失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在正常治疗作用的同时对人体可产生有害作用,有些药物停药后毒性反应继续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如过久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可产生肾毒性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少数具有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种药物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口服阿斯匹林少数人会发生皮疹、发热、血细胞减少等青霉素过敏体质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会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等甚至休克药品销售中得知顾客用药发生不良反应时,营业员必须配合驻店药师收集不良反应情

6、况并逐级上报。二、用药的基本常识1、用药的原则药品是用以防治疾病的物品,使用药品应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防治的作用,尽量减少或避免毒副作用等不良反应所以作为导购员推荐药品时应坚持的根本原则就是用药的安全、有效每种药都有一定的治疗范围,应首先明确治什么病再根据药品说明书上标明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推荐药品如风热型感冒应选用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药物桑菊感冒颗粒,而风寒感冒者就应选用感冒疏风丸等2、服药时不宜饮酒吸烟大量酒精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当服用镇静剂量巴比妥类中枢抑制药或氯丙嗪苯海拉明等精神安定剂时酒精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协同抑制作用,而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呼吸

7、抑制而死亡而烟碱可增加肝脏对药物代谢酶的活力加速药物降解过程,使血中药物有效成份降低,故服药期间不应饮酒、吸烟,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3、注射剂不宜改为口服液很多药物之所以制成针剂使用,一是因为这些药物在胃肠道内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效果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如普鲁卡因、青霉素、肾上腺素等;二是因有些药物口服与注射给药作用完全不同,如硫酸镁口服有导泻作用,而注射则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三是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口服会引起强烈的恶心、呕吐等反应四是有些注射剂的溶剂不是注射用水而是乙醇、甘油等对胃肠道有刺激及损害不能口服,另外有些需做试敏的针剂随意改成口服,易导过敏性休克而致命因此,注射剂不可

8、改为口服液使用4、内服药不宜改为外用药有人把青霉素等抗生素注射剂改为滴眼药,这是十分危险的,容易引起眼睛疼痛、出现结膜水肿、视力障碍等不良反应有些医师将舌下含服的药物让患者口服,结果疗效大大降低如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片,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完全,血药浓度高,能迅速缓解心绞痛,而口服药则吸收缓慢,易在肝内失活,血药浓度较极低,疗效仅为舌下含服的110,而不宜口服5、不应用果汁牛奶、咖啡、汽水、可乐等服药果汁中的果酸,易导致多种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大大降低药效,或生成有害物质,还有些药物如治疗风湿痛的阿斯匹林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果酸可加剧其对胃壁的刺激,严重者导致胃黏膜出血,牛奶中的钙离子会与四环素类等

9、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的盐,牛奶还影响铁质的吸收,咖啡中的咖啡因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结成不溶性物质,干扰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汽水可乐中有钾、钠,钙镁等多种电解质,易与药物成分混合生成难吸收的化合物,降低药效此外,汽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影响药物在胃内的溶解吸收。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开水送服药品。6、不宜重复给药在医师正确指导下,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恰当的配伍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而增效。但同类型或作用相似的药合用时不会增加疗效,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白霉素、乙旋罗红霉素、麦迪霉素、林可霉素与青霉素这些药物同时使用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容易引起药物蓄积而中毒。许多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有效成份,不应再

10、与相应单方合用。如快克、白加黑、尼克感冒冲剂等均含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治感冒时如再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时,会造成重复用药,增加副作用。七、中药并非无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有些中药是有一定毒性的。例如六神丸服用过多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毒性的雄黄成分。使用多年的关木通,含有马兜酸而易导致尿毒症,已被国家禁止使用,所以服用中药时也应防止滥用。三、指导顾客正确用药1、按照剂量服药服药量少于治疗量时,药物不会产生疗效,而用药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能引起中毒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只有按照药品说明或医嘱合理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增进健康。2、按时间服药药物在

11、体内分布吸收,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此时药物作用最强,为维持药物的血药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就一定要按说明书上标明的时间和次数服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氨茶碱每8小时服一次,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控制哮喘。另外,不同的药品应在不同的时段服用:如人参蜂王浆等滋补类药,应在起床后空腹服或睡前服,消化药宜在饭前10分钟或饭中服,以促进消化液充分分泌,与食物充分混合。缓泻、驱虫及避孕药宜晚睡前半小时服,但作用快的泻药应在早晨空腹服,维生素类一般在两餐间服,而维生素K用于止血时,则及时服。一般抗菌素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等应6小时服一次,才能保持一定血药浓度,充分发挥杀菌作用。降压

12、药应在早7时,下午3时,晚7时,服1日3次为好,睡前忌服降压药。治皮肤病服用马来那敏、苯海拉明时,安排在临睡之前最好。3、按疗程服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需持续用药维持治疗若干年甚至终年用药,疗程太短,仅仅缓解了症状没根除病因,容易复发,有时还会转成慢性,疗程过长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产生不良后果。4、按服用方法用药治疗胃溃疡、胃酸过多的药物,如嚼碎才能在进入胃里后快速分解并覆盖在溃疡面上。而止咳的复方甘草片等应含在口腔内慢慢溶化效果好。当然,一个合格营业员还必须更多了解和掌握具体药品品种的名称(特别是通用名)、性能(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剂型、用法剂量、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等。还必须了解掌握药品零售管理的相应法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顾客服好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