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56302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第30号)(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第二类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系统评价。本指导原则是对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一般要求,审评人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并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补充要求。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

2、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现行法规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管理类别为第类,与腹腔镜配套使用、供腹腔手术操作用器械,分类编码为6822。目前临床与腹腔镜配套使用的手术器械种类繁多,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与腹腔镜配套的可重复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软性消化道内窥镜配套使用的器械、一次性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则不在本原则中描述。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产品名称在通用名称基础上可带有表示用途、使用方式或结构等描述性词语,举例如下:1.腹腔镜手术器械。2.腹腔

3、镜手术分离钳/抓钳/剪等(用途)。3.可弯曲腹腔镜手术器械(结构)。4.重复性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方式)。(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腹腔镜手术器械,通常由穿刺器及其转换器(用于穿透体壁建立手术器械进出通道的穿刺器);气腹针(用于建立气腹);分离钳、剪刀、抓钳(用于手术中进行分离组织、剪切组织、抓取组织的各类功能钳);持针钳、推结器、打结钳、荷包钳、腹壁缝合钳(用于手术缝合操作);扇形钳、拉钩(用于手术中拨、挡、拉器官、组织,提供更佳手术视野);施夹器(钳)(用于施放钛夹、结扎夹等);冲洗吸引器械(用于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取物钳、活检钳(用于手术中取出组织、标本、异物);

4、举宫器(用于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夹取吻合器等其他器械配件);造影钳、穿刺针(用于手术中注液、抽液用);切开刀(用于切开胆道等组织);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等;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组成。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各类产品的典型外形结构图如下:1.穿刺器及其转换器、气腹针图1穿刺器示意图图2穿刺针头示意图图3套管外壁示意图图4转换器示意图图5气腹针示意图注:根据阻气阀的设计形式不同,穿刺器的具体形式也略有不同。目前常见的阻气阀设计形式有:密封帽式、翻盖式、磁片式、磁球式等。2.分离钳、剪刀、抓钳图6分离钳、剪刀、抓钳外观示意图图7分离钳、剪刀、抓钳

5、手柄示意图直角分离钳头弯分离钳头直分离钳头图8分离钳头部示意图单动直剪刀头 单动弯剪刀头 单动钩剪刀头 双动直剪刀 双动弯剪刀 双动翘头剪刀头图9剪刀头部示意图图10抓钳头部示意图3.持针钳直头 弯头 归位归位夹线 归位弧形图11持针钳示意图4.推结器、打结钳、腹壁缝合钳图12推结器示意图图13打结钳示意图图14腹壁缝合钳示意图5.扇形钳 图15扇形钳示意图6.各类拉钩图16拉钩示意图7.取物钳、活检钳图17取物钳示意图图18活检钳示意图8.施夹器图19结扎夹施夹器示意图图20钛夹钳示意图图21可吸收夹施夹器示意图9.冲洗吸引器图22 冲洗吸引器示意图10.举宫器图23举宫器示意图图24多功能

6、举宫器示意图图25特种举宫器示意图11.靶式钳图26靶式钳示意图12.造影钳、穿刺针图27 造影钳示意图图28穿刺针示意图13.切开刀图29切开刀示意图14.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用的专用注水器、分离器、剥离器图30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器械示意图15.其他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器械,如圆棒、量棒、引导棒等。 产品所有材料主要为符合YY 0294.1一次性使用引流管通常由管体和接头组成,有的根据需要会配有穿图31圆棒、量棒、引导棒示意图腹腔镜手术器械一般应设计为可拆卸的结构,以满足使用后清洗、灭菌(消毒)的要求。如果无法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应将器械设计为便于清洗器械管腔内污染物的结构,如配备冲洗接头等。

7、以下是常见的可拆卸结构示意图:两件式结构三件式结构图32可拆卸结构示意图腹腔镜手术器械与人体接触部分采用符合YY/T 0294.1-2005标准或其他被证明可安全用于医疗器械的不锈钢材料。如果采用其他材料,则应评估该材料被用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三)产品的工作原理/作用机理本产品工作原理与作用机理基本相同。将手术器械设计成“带杆”状,器械通过穿刺套管进入腹腔,在腹腔镜系统的辅助下,通过操纵手柄实现对手术部位的“远距离”操作。(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第七十四条要求,“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单元原则上以产品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

8、和适用范围为划分依据”。本指导原则在第二部分列举的均为常见的手术器械,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但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结构形式的手术器械,如符合本指导原则的注册单元划分原则,可视实际情况判定其注册单元划分。(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表1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相关适用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GB/T 191-202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340.1-2023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试验方法GB/T 16886.1-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

9、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YY/T 0149-2006不锈钢医用器械 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YY/T 0294.1-2005外科器械 金属材料 第1部分:不锈钢YY/T 0316-2023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 0466-2003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YY/T 0466.1-2023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第1部分:通用要求YY/T 0597-2006施夹钳YY 0672.1-2023内镜器械 第1部分:腹腔镜用穿刺器YY 0672.2-2023内镜器械 第2部分:腹腔镜用剪YY/T 0940-2023医用内窥镜

10、内窥镜器械 抓取钳YY/T 0941-2023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咬切钳YY/T 0943-2023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持针钳YY/T 0944-2023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分离钳YY/T 1052-2004手术器械标志注:正文中引用的上述标准以其标准号表述。上述标准包括了注册产品技术要求中经常涉及到的标准。有的生产企业还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标准和一些较为特殊的标准。产品适用及引用标准的审查可以分两步来进行。首先对引用标准的齐全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查,是否引用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引用是否准确。应注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是否完整规范,年代号是否有效。其次对引用

11、标准的采纳情况进行审查。即所引用的标准中的条款要求,是否在产品技术要求中进行了实质性的条款引用。如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产品性能指标等要求应执行现行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六)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适用范围: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腹腔镜配合,供腹腔镜手术用。部分器械组成与用途如下表:表2 产品组成与用途组成用途穿刺器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穿透体壁(腹壁)后作为腹腔镜手术器械进出的通道,并可通过其向体内输送二氧化碳。气腹针用于刺穿腹壁,向腹腔内输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冲洗吸引器用于腹腔镜手术中作内腔冲洗和吸引(废液),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和腔内清洁。剪刀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剪切组织。

12、分离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分离组织。抓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抓取组织。持针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夹持缝针进行缝合。缝合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缝合腹壁等较深切口或者缝合固定疝气补片。扇形钳、金手指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拨、挡、拉脏器或组织,以提供更佳手术视野和空间。造影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对组织注射造影剂。穿刺针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对组织注射生理盐水或药剂或从组织中抽取液体(如胆汁)。施夹器(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施放结扎夹(金属钛夹、不可吸收结扎夹、可吸收结扎夹等)。举宫器用于腹腔镜下子宫手术中,举、托子宫。靶式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夹持肠道吻合器“蘑菇头”。取物钳、活检钳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取出异物或者活体标

13、本。注水器用于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向手术部位注水,以获得手术操作空间。剥离器用于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中,剥离组织,形成手术操作空间。切开刀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切开组织(如胆道)用。(七)产品的主要风险1.风险分析方法(1)在对风险的判定及分析中,要考虑合理的可预见的情况。(2)风险判定及分析应包括:对于患者的危害、对于操作者的危害和对于环境的危害。(3)风险形成的初始原因应包括: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的操作)、产品结构的危害、原材料危害、综合危害和环境条件。(4)风险判定及分析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原材料生物学危害;产品质量是否会导致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结果;操作信息,包括警示性语言、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

14、法的准确性;留置使用可能存在的危害等。2.风险分析清单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2023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1)产品定性定量分析是否准确(依据YY/T 0316-2023)。(2)危害分析是否全面(依据YY/T 0316-2023)。(3)风险可接收准则,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根据YY/T 0316-2023附录D对该产品已知或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判定,腹腔镜手术器械产品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至少应包括对以下的主要危害,生产企业还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确定其他危害。针对产品的各项风险,生产企业应采取应对措施,确保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表3 产品主要危害危害的分类危害的形成因素可能的后果生物学危害生物污染。产品使用后,未按要求进行充分清洗、(使用者)灭菌操作不规范或未灭菌、使用时操作不正规。产品带菌,引起交叉感染。产品未设计成可以充分清洗消毒结构;使用后的产品,无法被轻易的进行充分的清洗与灭菌。产品带菌,引起感染与交叉感染。生物不相容性。与人体接触的材料,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中产生细胞毒性、致敏反应等。再感染和/或交叉感染。使用操作不当、未进行有效灭菌。引起感染、交叉感染。机械力锐边、毛刺。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部分,存在过大的锐边、毛刺等;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存在锐边、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