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55834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运行优化指导意见(试行)安全生产部二一二年九月目 录1 总则12 机组启停方式优化23 汽机运行优化64.锅炉运行优化125 电气设备运行优化186 热工控制系统优化217 辅助系统方式优化238 供热优化289 空冷系统运行优化2910 运行参数优化3011 负荷经济调度31 / 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优化运行、确保安全、降本增效”专项活动部署,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深入挖掘设备潜力,全面优化机组运行方式,降低运行消耗,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水平,制定本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明确了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的围、容、基本要求、方法以与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运行优化工

2、作提供指导。本指导意见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起草。主要起草单位:大唐国际发电股份。主要起草人:大唐国际祝宪、博生、德勇、黄俊峰、黄治军、王军、彦鹏、冬、郝晨亮,发电公司利平,分公司董志勇、艾秋菊、马清贵,发电公司满辉、杜俊鸿,分公司陆元湖,发电公司业盛。本指导意见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1 总则1.1 运行优化是根据机组主、辅机设备运行状况,在与设计值、行业标准值同类型机组标杆值对标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性能试验与综合分析,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运行调整方法和控制程序,使机组始终保持最安全、最经济的运行方式和最佳的参数控制,降低机组运行消耗。1.2 运行优化必须坚持“保人身

3、、保电网、保设备”基本原则,任何系统、设备、操作的优化方案均不准违反“两措”的要求。1.3 运行优化要以机组设计值和行业标准值为基础,对每台机组与公用系统开展对标分析、性能试验,全面分析查找影响机组节能降耗的问题;通过加强操作调整、设备治理和改造,实现机组运行指标达到设计值的目标。1.4 运行优化的主要容包括机组启停过程优化,汽轮机、锅炉、电气、除尘脱硫、燃料输送、热工控制、辅助系统、供热、空冷系统、运行参数、负荷经济调度优化等。各火电企业要结合设备、系统和运行人员积累的宝贵经济调整经验,不断完善优化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运行优化工作,杜绝生搬硬套。1.5 运行优化要以机组耗差分析系统为参考依据

4、,以绩效考核为保障,深入开展指标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全员的节能降耗意识,实现机组参数压红线运行。1.6 运行优化不是简单的运行方式和参数的调整,而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动态对标,以运行数据分析、优化运行体系为抓手,理清工作思路、实现闭环管理,使运行优化工作不断持续改进。1.7 运行优化工作要定期开展统计分析、经验总结工作,通过经验积累,不断完善运行规程、标准操作票库、定期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实现机组运行优化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1.8 运行优化要以机组主要能耗指标与主要小指标的改善为标准,在同工况、同条件下进行同比(环比)分析,以此检验运行优化的效果

5、。2 机组启停方式优化2.1 基本要求2.1.1 各火电企业应结合厂家说明书和运行经验,对机组启停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摸清机组的特性,优化机组经济启停步骤,确定最佳的启动、停机时间和操作方法,完善运行规程和操作票。2.1.2 运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组启停的重要操作步骤,熟知各专业间相互配合的关键点,有效控制启停节奏,精准把握启停时机。2.2 机组启动过程优化2.2.1 严格执行机组启动前系统检查标准操作票,与时发现、处理影响机组启动的缺陷,避免延长机组启动时间。2.2.2 机组准备启动前,应对机组设备状态、运行方式进行全面核查(包括工作票、缺陷、报警信息、阀门状态等),为机组顺利启动创造条

6、件。2.2.3 启动过程中,应根据机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邻炉加热、邻炉送粉、炉底加热、汽缸预暖、小油枪或等离子点火、汽泵全程运行、单侧风机启动等节能技术,同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投运设备,优化启动过程。2.2.4 汽轮机修后启动试验,有邻机汽源的,应首选邻机汽源暖机和冲动,以节省锅炉启动消耗。2.2.5 机组启动试验应制定运行操作方案,反复论证各项试验的先后次序,复杂操作应提前在仿真机上演练。2.2.6 机组启动时严格执行到岗到位制度,现场留足技术过硬的检修人员,以便快速处理缺陷,缩短启动时间。2.3 机组停机过程优化2.3.1 汽机设备优化2.3.1.1 停机过程中,在不违反运行规程的前提下,应

7、尽早停运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电动给水泵等高耗能设备(对于采用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的机组,停机1小时确认循环水系统无用户后,应停运循环水泵)。2.3.1.2对采用冷却塔的循环冷却系统,根据邻机负荷情况,能够环并循环水系统时,可停止部分循环水泵运行。2.3.1.3闭式水系统在单元机组之间设计有公用管路能实现互联的,当一台机组停运时,可通过公用管路由邻机向停运机组供水。若不能满足要求,应对机组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邻机供水。2.3.2 锅炉设备优化2.3.2.1 锅炉熄火后,当锅炉相关参数达到本企业规程规定值时,应尽早停运风机运行。送、引、一次风机停运1小时后,根据风机轴承温度变化,尽早安排停运润滑、液压油

8、泵。2.3.2.2 滑停烧空煤仓工作应提前布置,正确计算燃煤耗用量,不许采用输煤系统长时间运行连续输煤的方法烧空仓。2.3.2.3 滑停控制好汽温、汽压下降速度,尽量减少使用关小给水调节门提高减温水流量的方法,以降低给水泵能耗。2.3.2.3 锅炉负荷低于稳燃负荷时,应尽快缩短停运时间,减少燃油消耗。2.4 启停机典型优化方案2.4.1 采用全程汽泵给水方式2.4.1.1 机组冷态启动前,使用汽泵前置泵给锅炉上水。2.4.1.2 锅炉点火升压阶段,应按照压力变化情况,在凝汽器达到一定真空后,用辅助蒸汽汽源冲转一台汽动给水泵,满足锅炉启动需求。2.4.1.3 优化汽动给水泵各路汽源的使用顺序,优

9、先使用低品质汽源。2.4.2 机组少油或无油启动2.4.2.1 等离子点火方式采用等离子点火系统启动时,为保证点火初期煤粉能够着火稳定,必须维持一定的煤粉浓度。在点火初期不宜投入过多燃料,防止造成机组升温升压速度过快;对于超临界、超超临界直流炉防止出现加剧受热面氧化皮剥落现象。对于前后对冲燃烧的旋流燃烧器和中速磨煤机,可以通过在点火初期关闭部分等离子燃烧器的进口挡板,来保证运行燃烧器的煤粉浓度。同时满足最低运行煤量,保证磨煤机能够正常运行而不发生振动。采用等离子点火方式,要保证煤质良好、稳定,确保第二套制粉系统顺利启动。2.4.2.2 小油枪点火系统微油或少油启动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冷态启动前,

10、向锅炉下层原煤仓输入高挥发分煤,投入磨煤机进口一次风加热器(如磨煤机进口风道为油枪加热时,在点火时再投入),磨煤机入口风温达160时点燃小油枪,启动磨煤机。小油枪投入期间,保证合理的煤粉细度,控制锅炉升温升压速度,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2.4.3 邻炉加热技术2.4.3.1 从邻炉引入加热汽源,为保证参数要求,宜采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做为邻炉加热的汽源。2.4.3.2 锅炉在底部加热过程中,为防止水冷壁产生较大振动,应注意控制温升速度。锅炉点火前停止底部加热系统,防止破坏水循环。2.4.3.3 底部加热投入后,应关闭锅炉烟风挡板,降低散热损失。2.4.4 单侧风机启动2.4.4.1 采用单侧风机启

11、动且配备回转式空预器的锅炉,必须具备引风机入口烟道和送风机出口均有联络通道的条件。2.4.4.2 在单侧风机启动时,监视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温、预热器电流的变化,防止出现预热器膨胀过快或不均现象。2.4.4.3 应启动与引风机同侧的一次风机,投运与运行引风机对侧的送风机,以控制两侧烟气温度偏差在规定围。3 汽机运行优化3.1 基本要求各火电企业应按照集团公司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定期开展热力试验,对照标杆查找分析短板,以提高汽轮机热效率为目标,全面优化汽机系统运行方式。3.2 机组定滑压运行优化3.2.1 各企业应结合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运行调整进行定滑压曲线的测绘,对无法满足测试

12、要求的企业,可委托电科院进行,并严格按照此曲线运行,力求机组在各种负荷下都能够运行在最高循环热效率点上。3.2.2最佳的定滑压曲线随真空的不同而改变,应通过试验方法确定不同真空下的最优滑压曲线。3.2.3 投AGC的机组,为满足负荷响应能力,滑压曲线的下拐点偏高。应通过试验对机组AGC跟踪能力进行测试,在满足机组负荷响应速度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使滑压下拐点接近最优值。3.3 汽轮机单、顺阀控制方式优化3.3.1 机组启动过程中应采用单阀控制方式,对汽缸均匀加热,加快机组的启动速度。机组启动正常后,应与时将单阀切为顺序阀控制,以减少调门的节流损失。3.3.2 若单阀、顺序阀控制方式切换或投入顺序

13、阀控制时出现轴振大、瓦温高、高调门摆动等异常现象,采用“对角开启顺序阀控制”的配汽方式和优化阀门重叠度的组合方案解决。3.3.3 顺序阀控制方式运行时,部分机组调门重叠度大,节流损失大。应通过阀序优化试验,测定调门开度与流量对应关系曲线,优化调门管理曲线。运行时阀门开启重叠度一般不大于10%。3.3.4 对未设计顺序阀控制的机组,进行顺序阀改造时,要对调节级动应力校核。为防止门杆断裂,宜将各高调门指令上限调整至95%。3.4 高、低压加热器运行优化3.4.1 要求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手动门改电动门的机组,电动门逻辑应改为加热器水位高时联开,使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电动门正常处于关闭状态,减少阀门漏,

14、减少汽轮机的冷源损失,提高机组经济性。3.4.2高、低压加热器端差大的机组,应与时对高、低压加热器基准水位进行校正,运行中控制高、低压加热器水位在正常围,降低高、低压加热器端差。3.4.3 对凝结水、给水各级加热器温升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给水温度,各加热器上端差和下端差的变化,高加三通阀后的温度,抽汽管道压损的变化,高、低压加热器与轴封加热器的水位,除氧器的运行温度、压力以与抽汽管路的压降等)发生异常变化与时做好分析调整;机组检修时加强对阀门解体检查、阀门研磨工作和冷热态阀门行程调整,防止水侧旁路阀发生短路。3.5 轴封系统运行优化3.5.1 正常运行中要保持足够的凝结水通过汽封加热器,使汽封回

15、汽与门杆漏汽完全凝结,确保轴封回汽与门杆漏汽畅通。3.5.2 要维持轴封加热器合适的水位,对轴封溢流应优先考虑将蒸汽导入低加系统。3.6 阀门的运行优化3.6.1 阀门漏对机组的经济性影响很大,要从设计、安装、采购等方面着手把好质量关。对介质温度超过150的疏放水门应加装管壁温度测点。并将阀门管壁温度测点引至DCS系统,监视其温度变化趋势,发现异常要与时处理。3.6.2 机组启动后应对需关闭的阀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管壁温度测点或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的阀体温度进行分析。3.6.3 在机组启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疏水阀门进行开启和关闭操作,严禁早开、晚关疏水阀门,以免蒸汽过度冲刷造成疏水阀门损坏。3.6.4 机组停机检修时,加强对疏水阀门的检查维护,加大阀门密封面研磨治理,对于密封面磨损过大的阀门与时进行更换。3.6.5 运行操作应先开一次门,再开二次门,关闭时应先关二次门,后关一次门,防止一次门磨损无法隔绝系统。3.7 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3.7.1为保证循环水满足机组在最佳真空下运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火电企业应通过试验确定各机组循环水泵与真空经济工况点,采取改变循环水泵运行台数、循环水泵配置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