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起源与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5495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起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术起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术起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术起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术起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术起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起源与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武术在学习什么是武术之前,我想请大家用自己话理解下,什么是武术1. 看PPT图片。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这是武术的武字。我们看图片可以看 出,把武分成2个部分,就是戈和止,戈是什么呢,在古代商周时期出 现的一种武器,而止是指停止,终止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用武力来制止 纷争。2. 那武术的是什么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以技击为内容,以套路与搏斗运 动为主要形式,注意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也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二、武术的起源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 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一下这2幅图(解说图片),在原始社会, 兽多人少,自然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不断地和野兽

2、进行搏斗,在狩 猎的生产活动中,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跳跃翻滚”的初级攻防手段。 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产生了一些 徒手或使用工具的搏斗技巧。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 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三、武术的发展武术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如 果说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那么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自从有 了国家的建立,武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接下来和大家 好好介绍一下。商周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发展没兵器的改进,这个时代出现了矛,戈, 斧,刀等精良武器,随着这些武器的发展与运用,随之产生了“劈

3、,砍。 刺,扌L”的技术。当时的武技成为手搏或手格。商代出现了“武舞”,利 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序是哪个时期对学 校的称呼,序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春秋战国:诸候争霸,战争十分频繁。武术的格斗技能在军队中得到 了重视和发展。这个时期,诸侯各国对武艺高强的人非常重视,当时齐 国的宰相管仲,在春秋两季进行“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来训练军队。在 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秦汉时期: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 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

4、刀舞”, “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唐朝: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有一技之 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 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相当具 有影响。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 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 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 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 等主要

5、的拳种体系。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 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 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 遗产加以继承、整理和提高,成立了各级武术协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 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 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 突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武术即将成为奥运项目,意味着“把武术推 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武术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随

6、着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古老的武 术运动也焕发了勃勃生机。在“挖掘整理、继承发展、普及提高”的方针 指导下,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成了亚 洲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到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武术锦 标赛;从国际武 术联合会的成立,到最近刚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国际单项组织。武术以 崭 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体坛,从而实现了几代武林志士振兴中华武术的 梦想和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承诺,可以说中国武术已进入了全面 推广发展的阶段。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流派众多,形式多样,受众群体日增,浩浩荡荡,蔚为壮观。随着近代体 育思潮对中国的影

7、响,中国武术向近代竞技体育项目的转变,也有了百年 历程。如今,武术不仅是我国开展的99个项目之一,还是全运会,亚运 会等国内、国际综合赛事的比赛项目,甚至进入奥运也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只有一步之遥了。1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生存状况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武术在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后,随着科技的 发展、社会的进步,武术在军事事领域的地位有所下降,作为个体自卫和民族抗争的手段也下降了, 因而它的生存已不能再是为了“技击”而存在。在和平年代里,特别是现 在,在这样一个科技时代,它的存在功能和价值更多的只是作为人们提高 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中国传统武术,长期以来重技击而轻理论,只有 极少的人会去从事阐述武术

8、的功能和价值的工作,这导致了中国武术的普 及情况远不如奥运竞技项目的普及程度。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文主导型”的社会,注重天人合一和道气 论。武术习练者受此影响便形成了这样一个显著特点:通过身体锻炼来以 外达内、以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 的升华,进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西方体育崇尚身体的外在形式,不再 重视其动作的内涵。随着近代体育思潮(西方体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普 及和宣传,中国武术也受其影响,越来越注重表演性和审美性,在一些方 面失去了武术的传统内涵和实质。2武术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武术,正受到世界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已有七八十个国家和

9、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 夫热。外国人把中国武术称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请 中国教练去教授武术、或派出人员来华参观学习。随着许多国家和地方出 现的武术热,世界上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推动武术向广度和 深度发展。武术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天然就是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武术作为传 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被渗透进民族的 风格、习惯、心理、感情、思维和欣赏方式等。从某种意义上,武术可以 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既然武术是一种文化,武术以一种民族文化的 形式去进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显然是可行的。3武术进入奥运会中华武术的发展方向,无疑应在民族传统的

10、基础上,朝着国际化发展。 中华武术的国际化,也就是武术走向世界体育之路。其国际化的标志, 无疑是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必要性:1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2武 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融合,会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完美和谐。二、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1稳定完善的竞赛体系;2国际武 术组织的壮大;3国内外武术比赛的成功经验。三、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障碍:1奥运“减肥计划”轰然启动后, 旧有奥运项目垒球、棒球都被扫地出门,其他项目也在不断调整或合并当 中,于是,一个新项目想要加入奥运,就变得难上加难;2武术虽然是练 习人数最多的单项运动项目,在世界上达到了 7000万人之巨,但很大

11、程 度上,这些人还是集中于较少的几个国家之中。也因为如此,武术的世界 普及程度不够成了武术进军奥运会的最大障碍;3除了奥运瘦身和普及程 度的因素,武术本身的性质特点,也是武术进军奥运的一个巨大的障碍。 武术的量化标准却各有不同,难以确定统一衡量标准。很多习武者专攻某 一流派,如果要强为派别分出高下,那就有违武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了。中 华武术多姿多彩,如果都弄成整齐划一的奥运武术,那就违背了将武术文 化发扬光大的初衷,影响了武术多样化的发展。四、武术“申奥”对中国武术影响的两种看法关于武术进入奥运会一直都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武术进入奥运会有利 于武术的发展,另外一种是武术进入奥运会不利于武术的发展。

12、支持者认为:奥运可以赋予我们另一个发展武术的平台,对于中华武 术的推广和推陈出新非常有利。1.奥运会能有效推广并提高武术在国际间 的认知,发展武术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将这个极具东方色彩的武术从 亚洲推向世界。奥运会能透过媒体的强大力量将武术鲜为人知的一面展示 出来,让全人类进一步了解中华武术的奥秘。2发展武术讲究的不仅仅是 习武者的慧根和狂热,要让武术发扬光大,还需要资金支持,而武术申奥 后可以极大地解决这方面的困难。3.奥运会的交流平台会促进武术的创新 与突破,武术进入奥运会可以不断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武术精英提供切磋与 交流的机会,为武术的未来带来新的契机。反对者认为: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13、与丰富的内涵,讲究传承谱系、 价值取向、哲学思想、审美情怀乃至于生活方式在内的有机文化整体,提 倡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它的发展遵从文化血脉的传承以及武学精神的弘 扬,而奥运会则是一个城市的体育竞技平台,与武术发展的内涵有所相悖。 1.武术进入奥运会不利于武术自身传承谱系的延续和创新。2.奥运会所追 求的公平竞争要求我们在表演套路项目当中必须引入一套整齐划一的难 度标准和评价规则,是对武术自身发展和创新空间的窒息。3武术进入奥 运会不利于武学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奥运会所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体现的 是人类摆脱自然束缚追求体能极限的思想,而中华武术绝不仅仅追求个人 身体的完善,更讲求人体内部关系与外部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和谐,以达 致中国古典哲学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中国武术的主要来源个人自保原始社会:强弱争斗,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武,止戈为武,消停 战事而来。武术,消停战事的技术。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武术,通过武化流传, 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 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安国强民武术课程国家、社群: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 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