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锣村建设规划X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54869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锣村建设规划X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鼓锣村建设规划X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鼓锣村建设规划X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鼓锣村建设规划X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鼓锣村建设规划X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鼓锣村建设规划X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锣村建设规划X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翔安区新店鼓锣社区建设规划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随着厦门市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的不断推进,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已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是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是深化农村改革,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用地、集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客观要求;是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厦门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让农民群众共享开放成果的重要内容,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在2000年同安区新店镇26个行政中心村建设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鼓锣村进行建设规划。 随着翔安区设立与行政区划调整,翔安分区规划及相关规划的编制,鼓锣村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局面,有必要根据实际需求重新编制规划,以指导村庄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翔安区人民政府于2004年2月12号下发

3、厦翔政200426号翔安区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此促进全区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受新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负责编制鼓锣村村庄建设规划,旨在进一步指导村庄近期开发建设。二、规划范围及依据2.1规划范围鼓锣村村域范围总用地约109公顷,耕地面积约为88.87公顷,村庄居住建设用地为13.60公顷,村庄杂地及其它用地约9.33公顷。本次规划重点对鼓锣村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进行村庄建设规划,规划范围面积12.25公顷,规划年限为20082013年2.2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3.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

4、技术导则(试行)(闽建村【2006】6号)4厦门市委何立峰书记2007年8月23日到翔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5.厦门市翔安分区规划(2005.01,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福建省农村农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7.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翔安区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翔政200426号8.厦门市规划局翔安分局关于翔安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意见厦规翔20054号9.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及相关文件三、规划思想及原则 3.1规划思想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厦委发20063号),全力推进厦门市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

5、生产生活环境,厦门市在同安区、翔安区、海沧区、集美区共确定了一批行政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应根据各镇、村区位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不一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量力而为、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是各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较好的村庄,在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发展势头强劲。规划在对其现状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详实的调查后,对其中心村及其自然村做了统一规划,并根据规划提出近五年(20082013年)的建设计划。力求经过努力,把各试点村建设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交通方

6、便、配套完整、功能齐全、村容整洁,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2规划原则1.既要因地制宜,结合现状,不大拆大建,又要方向明确,目标长远。2.既要立足近期,切实可行,紧抓发展,又要放眼未来,留有余地,远近结合。3.既要照顾自然村的相对独立,注意延续有益的生活习俗,又要掌握村庄的整体性,全面协调,有机联系。 四、现状概况及分析4.1自然及人口概况鼓锣村位于镇南部,镇办农场,场部驻洋塘,村后有鼓锣岩山,场以山命名。1969年新店公社在鼓锣岩山设红专农场,附近的洋塘、下庙、马池塘3个自然村属之,1980年更名为鼓锣农场,九十年代更名为鼓锣村,现改为鼓锣社区。主要产业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靠种

7、植红萝卜。原来设有小学。后因村庄学龄儿童较少,所以一部分就读于彭厝小学,全社区现有幼儿学童20多个,大部分在浦园社区的幼儿园就读,距本社区大约有2-3公里,少部分在翔安幼稚园学习,有专门的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且教学质量较好,受到家长的好评。同安澳头公路经此,村庄现有一临时工厂南鼎钢筋网制造厂,主要是做一些钢筋的精加工,因离下庙自然村仅100米,按规划应要求其另选址,搬离社区,将原用地退还村委会,且其位置又在规划道路内,所以另外选址,村庄总面积约109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约13.60公顷。因原属于农场的技术人员户口迁回原户口所在至此2007年底村庄现状总人口610人, 2007年,工农业总

8、产值约24.40万元,人均4000元。4.2土地利用及村庄建设现状概况 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位于新店镇政府南部。村庄建设用地较为分散,内部和周边水系丰富,环境优美。现状村庄建设用地为13.60公顷。 现状土地利用统计表(2005年) 表1类别代码类别名称面积(ha)占建设用地(%)大类小类R居住建筑用地11.5084.57R1村民住宅用地11.50C公共建筑用地0.836.12C1行政管理用地0.32C2教育机构用地0.13C3文体科技用地0.38MM3三类工业用地0.715.21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040.27S道路广场用地0.523.84村庄总建设用地13.60100村庄内部建筑混乱、密度

9、大、建筑朝向不一、陈旧破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功能不全。村庄道路狭窄、不成系统,消防、排污、环境卫生十分落后,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居住环境条件较差。 4.3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概况鼓锣村现有一所小学,占地约0.04公顷,位于洋塘自然村的中部,因破旧且教育资源整合后并入彭厝小学,所以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社区内现无幼儿园,因儿童人数较少,整个社区幼儿人数20来个,现大部分就读于浦园社区的幼儿园,距本社区约2-3公里。如将来社区的发展需要,可在原村委会的旧址规划幼儿园,现村委分旧址保留,有部分儿童就读于翔安幼稚园,因有专车接送,而且教育更加人性化,所以受到家长的好评。小学旧址现保留,现在主要做为社区

10、活动场所,在社区的发展壮大时可在原址规划小学,占地面积较大,因而保留。新建村委会于今年正月,混凝土结构,三层,建筑占地面积:170,总建筑面积为510,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与社区活动中心合建。村庄内有庙三处作为宗教祭祀场所;另有公厕4座。 现状公共设施一览表 表2名称数量用地规模(M2)建筑面积(M2)居委会11000510小学11300350宗庙3600270公厕460404.4道路现状鼓锣社区有同安澳头公路经此,村庄内部道路均为土路,条件较差,村道路基宽度为35米不等。五、规划部分5.1规划规模 1、人口规模 鼓锣现状共有人口610人,198户,随着翔安区的发展,市政道路和设施建设,外来人

11、口将呈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已迁出的户口也大量回迁;部分村民在失去土地后,也将改为从事第二产业的务工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故本次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以1.0%计,人口机械增长率以1.0%计,至2013年,人口总数约为674人。2、用地规模鼓锣村现状人口610人,现状村庄建设总用地为13.6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222.95平方米。根据村镇规划相关规范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村庄用地实施规划控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村庄现有村庄用地,严格限制村庄建设用地的扩张,远期外围用地逐渐还为农田、果园、林地或储备用地;二是对村庄内部的建设,实行旧村改造,整治村庄环境。因此规划2013年,村庄建设用

12、地面积10.15公顷,规划人口674人,规划人均用地181.75平方米。5.2规划布局1.规划结构 村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三组团”。 “一心”:指位于村庄中部的社区中心。社区中心包括社区广场、居委会、活动中心,是居民休闲娱乐集会的主要场所。 “三组团”:指围绕社区活动中心,以规划道路为界的四个居住组团。2.土地利用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村庄居住用地主要控制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庄居住用地占地13.60公顷。由于城市规划道路横穿村庄,因而有些质量较好建筑需要拆迁,这部分的用地置换在城市规划道路实施时,再由区政府统一进行选址置换,城市和村庄建设过程中的拆迁安置用地,一般利用村庄内部空地,避

13、免村庄居住用地向外扩张。住宅可分为新建和保留两大部分。一类和二类建筑穿插分布于村中,一类建筑力争全部保留,二类建筑远期逐步就地改造,三类土房相对集中于村中间。规划中对村中部除保留有意义的建筑(如祖厝、宗祠、宫庙以及华侨建筑)外,其余的成片拆除,对居住环境进行整治。新建住宅参考现状指标,控制建筑基底面积在90100平方米之间,以三层为主,少数二层,尽量多户联立布置,建设时注意理顺与保留住宅的关系,疏通道路,保证建筑日照间距与消防间距,节约用地。做为鼓锣社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其城镇化速度会较快。因而应建筑容积率,降低村庄建设用地。 (2)公共建筑设施、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由于鼓锣离翔安新城区较近,村

14、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公共、公用设施的设置,主要考虑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社区中心位于村庄中部,集中了居委会、医疗、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充分结合现状,利用空心村改造,结合祖厝、戏台,设置公共绿地、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使之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此外为了改善村庄环境卫生面貌,还规划配置了相应的公厕和垃圾收集点等公共设施。(3)村庄建设规划规划充分结合现状,对村庄内部进行改造,延续村庄的脉络,梳理村庄肌理,采用了异地拆建、原址翻建和插建的方式对村庄住宅进行改造,并做到建筑朝向与各单元地块主朝向一致,尊重农民生活习俗,使村庄改造后建设整齐有序。规划用地平衡表 表3类别代号类别名称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比例()大类小类R居住建筑用地9.7979.90R1村民住宅用地9.79C公共建筑用地0.715.81C1行政管理用地0.14C2教育机构用地0.23C3文体科技用地0.14C4医疗保健用地0.20S道路广场用地0.423.45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302.46G绿化用地1.038.37G1公共绿地1.03村庄总建设用地12.25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