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乡镇干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54806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当好乡镇干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当好乡镇干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当好乡镇干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的夯实限度,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三农”方面的一系列政策能否得到进一步贯彻和贯彻,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本地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乡镇工作的内容、性质、措施和职能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村工作步入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轨道,这为基层政府执政为民、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作为广大乡镇干部则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的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毕新任务,做一名合格的乡镇干部,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项急切而重大的课题。一、乡镇干部队伍存在的重要问题从目前乡镇干部队伍

2、的整体状况看,主流是好的。但在部分干部身上不同限度地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重要表目前:(一)思想作风方面一是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缺少打开新局面的思路、魄力和干劲。工作过于求稳,进取心不强,凭老经验老措施办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缺少新措施、新点子和新举措。少数党员干部觉得群众工作难做,老百姓难“弄”,对百姓存有“戒心”。二是部分干部思想比较浮躁、党性观念不强。总觉得自己样样行,缺少实实在在干工作的责任心和恒心,工作比较飘浮,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对个人职称的高下、职位的升迁看得过重。三是部分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模糊。抱负信念发生了动

3、摇,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随之而起,对群众疾苦、百姓利益关怀削弱。看问题、想事物比较片面、悲观,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够,工作缺少信心。(二)工作作风方面一是部分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够务实。少数干部有“不肯下、不敢下、不会下”的现象。“不肯下”是习惯于往上跑,好大喜功,总喜欢在领导面前找机会体现;“不敢下”是怕解决问题,怕引来一身麻烦;“不会下”是不会做群众工作,缺少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干部抓工作图虚名、求形式,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大搞“政绩工程”,损民情、伤民力,为发展埋下隐患。三是有的干部“官本

4、位”思想比较严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不注重工作业绩,缺少大局意识、全局观念。部分干部存在求安逸、图舒服的思想,在岗位调配中不是比业绩大小、奉献多少,而是攀高下、拉关系,心态失衡。(三)学风方面一是学习缺少自觉性。有的干部没有真正解决好学习与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简朴地觉得学习无用,理论学得再多、再好,还不如实实在在做点工作更能赢得群众夸奖和领导赏识,实干家总比理论家受用。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已拥有大专或更高学历的青年干部觉得,此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足以应付工作了,觉得学习的越多、越钻,工作越拉不开手脚,有时还被觉得“书呆子”,还是少学为妙。二是学习缺少目的性。学习比较被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虽然学

5、了,也只是简朴应付,目的是为了拿文凭,可以被提拔、评职称、加工资、防精减。有的甚至觉得只要嘴上功夫好,学不学无所谓,因此表目前交际上挥时如土,学习上惜时如金,应酬上活龙活现,工作思路难得一见。三是学习缺少针对性。有些干部学习形式单一,满足于读读报、看看文献,或者是读书读皮、看报看题,学习比较盲目,没有针对性。少数单位干部理论学习往往停留于通读一遍报纸或文献,不求目的,不求深解,对政治理论、政策路线缺少理性思考,导致人力、物力、精力的挥霍。(四)生活作风一是部分干部热衷于吃喝,轮流做“东家”;以吃喝论“友谊”,拿酒谈“交情”,忙于纺织“关系网”。二是少数干部贪图玩乐,存在爱好过俗、交往过滥等现象

6、。有的热衷于出入某些娱乐场合,贪图享乐。二、结识乡镇工作的特点乡镇这一级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就乡镇党委而言,它直接领导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领导和带领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战斗堡垒,是乡镇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前沿指挥所。就乡镇政府而言,它是国内四级政权组织中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国内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基本,是构成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是国家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乡镇自身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乡镇工作有如下几种特点:一是工作的直接性。乡镇干部处在广大农村第一线,直接同农民和居民接触,管理辖区内的各项社会事务。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它

7、最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规定和切身利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要靠乡镇干部直接和群众会面,直接贯彻,并带领群众去完毕。同步,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要通过乡镇组织直接行使,人民群众的规定一般也要直接通过乡镇向上级反映。二是工作的具体性。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往往带有原则性和广泛性适应性,不也许十分具体细致,在执行时必须化原则为具体,要抓住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实际,发明性地贯彻执行。同步,与广大人民群众常常保持着直接接触和联系,工作不能过度的原则化和笼统化。三是社会的综合性。就乡镇来说,它所管理的范畴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上边千条线,下边一针穿

8、”。构造上,党、政、武、企、群皆有;有业上,农、工、商、运、建、服均存;工作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民政、卫生、治安、筹划生育、工商、财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委员会等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俱全。因此,乡镇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四是条块的交叉性。在乡镇,既有乡镇所属的单位,又有许多协助上级职能部门管理的单位,要做好各项工作,增进全面发展,必须解决好各方面关系,加强统一领导,搞好条块结合。五是体制的独特性。乡镇处在基层,其工作的具体性、综合性、执行性非常明显,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及其他组织,虽均有各自的职能和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截然将其分开是不也许的,大多数工作需要全力以赴,一齐

9、动手,统一运转。这就决定了乡镇干部在工作中要学会做多面手。三、当好乡镇干部对策和建议如何当好乡镇干部,要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重点要把握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规定:一是顾大局,讲团结。团结问题至关重要,一种单位、一种班子,如果不团结,就不会干成事,不会出战斗力、生产力,更不会出政绩、出干部,大到一种国家,小到我们的农村。只要是被人夸奖的地方,肯定有一种团结的整体。可以说,团结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环境。同志们在一块工作,是一种缘分,政治上互有关怀,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协助,心理上互相理解,这是一笔难以用金钱衡量的资产。通过几年共事,既结下纯洁的友谊,也取长补短,为自己的发展发明一

10、种好的环境。但凡闹不团结的人,既损害了她人的前程,也损害了自己的前程,于党、于国、于已、于人,有百害而无一利。但团结不是讲讲就能做到的,一方面要有大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多负责,少推诿;多信任、少猜疑;多关怀,少冷漠,做到求大同、存小异,虽然有不同见解,也不容许有不同的派别;可以有张扬的个性,但不容许有分离的整体。要服从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另一方面要有协作意识,有容人之量。同志们之间,班子成员之间要对的看待别人,对的看待自己,眼界要开阔,心胸要广阔,互相之间应严以律已,互相尊重、互相补台、互相扶持。只有尊重别人才干得到别人的尊重;拆别人的台事实上就是拆自己的台。此外,讲团结并不是不

11、讲原则,团结是建立在原则基本上的团结,友谊是在工作中生成的友谊。光“好好好、是是是”不是真正的团结,喝了酒乱吆喝,称兄道弟不务正业,也不是真正的友谊,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庸俗风气;“对上级说恭维话,对同级说过年话,对下级说表扬话,对棘手问题说模糊话,就是不敢说批评话,”甚至是当面不说,背后胡说,这是小人作风。要变化这种状况,就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互换意见,互相提示,增进理解,增进团结。二是改作风,讲实干。一方面,人要实,实实在在、光明磊落,说诚实话、办实在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也不做虚情假意、阳奉阴唯的伪君子,做一种公道正派的实在人。另一方

12、面,干工作要从实情出发,实事求是,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环绕群众的利益,结合本地实际,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察实情,进一步到问题或矛盾的最尖端,倾听意见、寻找突破口,梳理出对的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牢牢把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措施。研究问题、拟定任务、筹划措施,要结合实际,决不能凭空想象,必须扣准问题的本质,牵住“牛鼻子”去解决问题,特别是应把上级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发明性地开展好工作。第三,要干字当头,干字当先。任何工作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空口说出来、夸张出来的。要正视问题,理清思路,在实干上下功夫。要发挥“愚公移山”精神,不畏难

13、、不畏险,铺下身子,脚踏实地干工作。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以身作则,管好人、用好人,把握大局、掌握重点,对的决策、真抓实干,不能浮现一级安排一级,“大懒支使小懒”的现象,更不能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不作具体指引,不抓跟踪检查,不问成果如何,当“甩手掌柜”。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单位的负责人亲自干、带头干,就一定可以攻克难关、获得成效。同步,工作中应强调查、重研究,科学把握工作动态,及时采用合理的工作措施,选准工作切入点,一气呵成抓究竟,不见成效不松口。特别是不能有大事小事之分,特别是乡村基层,更没有宏观、微观之分,群众利益无小事,光靠指挥解决不了问题。凡事都应靠上抓、带头干,也

14、只有这样才干干好工作,就是向上级报告工作也心里亮堂。三是重公平,讲高效。党和国家提出了兼顾公平、注重效率的原则,可以讲,无论干什么工作,效率都是第一位的。一项工作、一项任务在公平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效率,一味地拖三慢四,黄花菜也会变凉。这就规定我们必须快节奏、高效率地工作。要有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工作作风,要有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固然,敬业尚有个原则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干满勤、出满点,不能满足于瞎忙活、不见果,也不能满足于一般形式上的付出,应当常常回头看看工作实效,这是个工作措施的问题。目前,我们有的同志思路不清、措施不当,一味地埋头苦干,到头来全是无效劳动,这是极不可取的。评先树优时,应当多注

15、重实绩,既看效果、又看过程,给那些既有思路、又肯出力的同志们发明好的发展环境。说究竟,就是让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者上,让甘于平庸、干不成事的无作为者让,让不干事、碌碌无为的不作为者下。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应面对干头万绪的工作,学会立体思维,用“弹钢琴”的措施,有效地运筹时间,科学地安排工作,让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发挥出无限的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追求高效率的基本上,要保证工作质量,不能完毕一项工作任务后,一大堆的遗留问题也暴露出来,这更不是一种高效。基层诸多工作,效率上不去,除了工作措施、作风和个人素质的因素外,和争功、内耗也密切有关。这方面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方面,“大河有水小河满

16、”,有整体形象才有个人形象;另一方面,“一花引来满园春”,不管谁出了名,不管哪项工作得了先进,都是整体的荣誉。为此,我们应做到不争功、不诿过,敢于负责、敢于开拓,实实在在的做人,风风火火的干事。四是树正气,讲廉洁。俗话说:“做官一张纸,做事一阵子,做人一辈子”。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坚持做官先做人,做人先正已。人本不立,不仅难觉得人,更难觉得官。公生明、廉生威,为政不廉、没有表率,自身不清、难以清别人。目前有个别人在工作中不敢说、不敢碰,不敢得罪人,很大的因素就是自己不清,有短处在人家手里。“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旦嘴软手短,“小尾巴”被别人攥住,就肯定不能再坚持原则、公事公办。目前,农村群众法律意识和监督能力都非常强,一旦管不住自己,就会把自己送进阴冷的监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千古不变的警言。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做到不伸手,不放纵,不忘本。树立对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的看待手中权利,对的看待钱财,克服“人为我为”、“下不为例”的自慰心理,真正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