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544823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道制作及安装监理细则1. 编制依据1.1南化集团设计院设计的“ 12万吨/年硫铁矿制酸装置”设计图纸 及变更;1.2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 1997 ;1.3衬里钢壳化工设备HG/T20678 2000 ;1.4钢制塔式容器JB4710 92 ;1.5砖板衬里化工设备HG/T20676 1990 ;1.6橡胶衬里化工设备HG/T20677 1990 ;1.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 98 ;1.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 92 ;1. 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 92。2、设备、管道制作与现场组装2.1设备制作岗位证盛装

2、硫酸、磷酸、V大于10m 3、壳体名义厚度大于8mm的容器 焊工,必须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证书。制造容器的单位应具有符合国家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有关法规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材料准备进场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材质质量证明书。图纸规定要求无损检测的材料,下料前必须进行无损检测。下料时应注意材料的标识。材料分成几块时,应在材料切割前完成 材料标识的移植。不锈钢的腐蚀面不得采用硬印作为材料确认的标记。代材必须事先报告监理部和工程指挥部。焊条贮存应在湿度不大于 60%的环境中保存。小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材料加工与成型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等缺陷

3、。焊接前应将焊接接头表面边缘 宽20mm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物清除干净。不锈钢焊 件坡口两则各100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 焊件表面的措施。封头各种不相交拼接焊接接头之间的最小距、封头拼接焊接接头与 相邻圆筒的纵向焊接接头的最小距离以及相邻圆筒之间的纵向焊接 接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00mm。筒节长度不应小于500mm。冲压成型封头、平盖、锥型封头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名义厚度减去 钢板负偏差。各种圭寸头的加工允差不应大于图中指定标准的规定。各类封头及折边平盖的过渡区转角内半径不得小于图样或标准的规定值。壳体上纵、环形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不大于图样规定标准的许可值

4、。设备、容器对接焊缝组对时的错边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每材厚度5错边量纵向焊缝环向焊缝521/4 51/4 512 52031/4 520 5詔03540 55031/8 5管子或管件对接组焊时,内壁应平齐。内壁错边量应小于管壁厚度 的10%,且不大于2mm。壳体纵向焊接接头形成的棱角 e用规定样板检查,环向焊接接头形成的棱角用直尺检查,缝隙测值不得大于 (0.1 Sn+2) mm,当(0.1 5 n+2)大于5mm 时,应控制在5mm 之内。壳体上的对接焊接接头,当两板厚度不等时,必须按图样要求削薄 厚板的边缘。(11) 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直径与最小内直径之差,应不大于设计内直径Di的1% ;

5、当Di%大于30mm 时,应控制在30mm 以内。当图 样有规定时按图样执行。在开孔处,离孔中心一倍孔直径范围内检测 时,其值不大于 Di的1%与开孔直径d的3%之和,当(Di%+3d%) 大于35mm 时,应控制在35mm 之内。(12) 当无法躲避焊缝,必须在焊缝上开孔时,应对开孔直径1.5倍范围 内的焊缝进行无损检验,确认焊缝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孔。(13) 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严重的尖锐伤痕,应进行修磨,修 磨深度不应超过钢板的名义厚度的10% ,且不大于2mm ,并均匀过 渡,不得有突变;高合金钢则不超过钢板的负偏差。(14) 容器法兰按JB47004707的规定。其安装定位及

6、偏差规定如下: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 接管法兰的安装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其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的1%。 法兰螺栓孔应与铅垂线跨中布置。 底座的地脚螺栓应跨容器主轴中 心线均布。 螺栓中心圆直径允差及相邻两孔弦长允差和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应W2mm。角钢法兰按JB/T4735-97标准规定。焊接手工焊时风速大于8m/s、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 2m/s、相对湿 度大于90%、雨雪环境条件下,无有效防护措施,禁止施焊。设备、管道施焊前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制定焊接工艺规程。施 焊人员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规程施焊。不同型号的焊条施焊时不得混装。潮、湿焊条必须按规定烘烤,才 能使用

7、。当焊件温度低于0 C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 C 左右。对接焊接接头的余高应控制在04mm之间,其他焊缝高度按图样要 求。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不应保留有溶渣和飞溅;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 ;高合金钢制容器不得有咬边。为消除焊接接头缺陷或机械损伤而经打磨的焊接接头厚度不得小 于母材的厚度。衬里钢壳的角焊缝应成圆弧过渡,圆角半径应大于两板中较厚的板 厚,且不小于5mm。衬里钢壳贴衬侧表面必须对齐施焊。 贴衬表面上的焊缝凸出高度不 得大于3mm ;衬铅时不大于1.5mm ;单面焊焊根应清除干争,且 磨平。需要返修的焊接接头,同一返修部位,次数不得多于2次;返修次 数、部位和返修应记入容器质量证明书。(11) 施焊后,应在离焊接接头30mm处打上焊工钢印。(12) 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记录和焊工的识别标记应归档。(13) 设备上所有支承件、支承环、钩、钉、托架及紧固螺栓等,都应在 试压之前完成。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