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54309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0608021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个,总分50分)1.公元前515年,鲁周政局突变,不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A.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 B.意味着贵族政治的衰落C.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 D.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2.据记载,西周时期对违犯国法的职官,不仅要在祖庙中宣布处罚决定,县至还要在祖庙进行处决,正所谓“戮于宗”,以示家国共弃。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反映了神权政治的盛行 B.说明官

2、僚体制还不完善C.折射了君主的绝对权威 D.体现了血缘宗法政治性3.东晋时,“都(建康)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贼曹一人,直水五人,以检察禁物及亡叛者。荻炭鱼薪之类过沸津者,并十分税一以入官。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据此可知,当时A.南方地区商业较北方发达 B.政府政策不利于商业发展C.战乱导致了大量商人逃亡 D.统治者强力推行重农措施4.严耕望指出:“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不能用本地人。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材料反映了A.汉代的专

3、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B.汉代郡县官员由中央任命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D.郡国地方大臣在地方政权中拥有绝对权力5. 据记载,宋哲宗年间“界率增造(交子),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省数十万缗,多者或不数百万缗;而成都之用,又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这可能导致A.政府丧失经济管控能力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D.交子贬值,物价上涨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称为“八股文”。鲁迅说过: “什么代圣人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

4、。”这体现了明清科举制度A.已经丧失了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 B.在评分上,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C.严重阻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 D.逐步摆脱了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7.有学者指出对1793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消政府最初是持欢迎态度的,并表现出前所末,有的重视,乾隆帝亲自确定了体恤优礼的接待方针,因为乾隆帝认为英使远涉重洋“其表纳贡”实属好事,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A.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准备与西方平等往来C.根深蒂固的天朝思维 D.开放包容的外交理念8.有学者指出“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586年为50万比索(西班牙银元),以后迅速超过100万比索至200万比索,在1604年达到300万

5、比索,1622-1644年大都在200万比索至300万比索之间。”由此可知A.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B.明朝政府未曾真正实施“海禁”政策C.美洲的发现直接推动中美贸易的发展D.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9.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发回的消息称:“朝廷将颁谕建设共和政府,且准选举总统。”泰晤上报随即发表评论,称赞此举,“谓此乃调停中国乱事最简便之法,袁氏不特为政治家且为外交家云”。英报发表此评论的背景是A.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B.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措施C.清帝退位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D.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面临瓦解危机10.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宜言书中说:“

6、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说明A孙中山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 B.“排满”始终是民族主义的核心C.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认识较混乱 D.孙中山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11.1928年6月,国民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将旧京兆区各县并入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这主要是为了A.清除北洋军阀的势力 B.巩固国民政府的地位C.遏制日本对华北侵略 D.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12.1898年知新报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有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铜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

7、一现象表明A.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向 B.民营企业受到严重排挤C.清政府有意重振军事力量 D.清王朝确立了军事强国政策13.据记载,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同盟会外围革命团体共进会曾把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一些革命党人连“平均地权”四个字都不愿提及。这说明A.辛亥革命无法获得农民支持 B.孙中山无意于改变农民处境C.农民阶级希望中国社会稳定 D.三民主义具有明显不完整性14.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产品收购牌价有所提高。1961年油料作物提高19%,1963年棉花收购牌价提高10%,并且1963年农村地区福利费是1958-1962年平均水平的3倍。以下分析准确的是A.“八字

8、”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B.体现了“左”倾错误泛滥C.严重忽视客观规律的表现 D.农民生活水平较高15.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条例所定减阻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 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 D.有利于扩大抗联合阵线16.新中国某一时期,电影生产全部由国家下达指标,投入资金,各电影制片厂接受国家任务组织职工进行生产:由政府管辖的发行放映公司收购所有通过电影局审查的影片,并向全国发行放映,各级发行放映机构也都属于全

9、民所有制单位。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的计划性特征C.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帮助 D.公有制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7.议会为了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他刚出生的儿子,最终拥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英国妻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其后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成为欧洲最自由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宗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光荣革命”意在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C.宗教斗争的实质是新旧势力的冲突 D.“光荣革命”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盛行18.某学者在形容雅典如何执行公民内婚时说:“令人有一种围城的感觉,犹如公民们坚守城垒,不断地抵御外面压力。”材料主要说明A

10、.雅典不允许公民与非公民通婚 B.雅典公民素质普遍较高C.雅典公民集体荣誉感强 D.雅典借此保障公民民主政治19.克里斯提尼将原有的基于家族关系的四大部落变为以驻地划分的十部落:将城市、沿海和内陆三类地区分为139个自治区,还废除了父姓制度,这些改革措施A.有利于公民内部的政治平等 B.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扩大了雅典公民的群体范围20.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指出,美元不可能作为“一个公正的、国际性的贸易媒介”,“事实上它是仅供一个国家使用的信用工具”。戴高乐抨击“美元霸权”的背景是A.西欧政治走上联盟 B.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C.欧洲统一货币的出现 D.

11、西欧经济的快速发展21.有人指出:“签署1787年宪法的39人中(55位代表),可能没有一个人对最终的版本是完全满意的。就像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的那样,他自己对这个宪法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但是,人们起草不出来一个完美的宪法,起草不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于是他就签署了。”材料主要反映了A.1787年宪法是不完美的宪法 B.黑人和妇女享受不了平等权利C.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 D.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22.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些“未尽事宜”,则依靠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的“适用”解释明确。这一方式A.削弱了宪法的权威 B.保证了

12、宪法的公正性C.激起了各州不满情绪 D.赋予了宪法灵活性23.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中近东和东南亚地区散发了许多书籍和小册子,它们都以当地出版机构的名义出版,这些出版机构在经济上得到美国的补贴”;美国还“利用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逃到美国的叛徒和民族败类写文章进行污蔑”。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 B.展示美国的文化软实力C.对苏联、中国进行封锁 D.以文化冷战遏制共产主义24、1934年1月,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并下令停止美元在因内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的汇率一旦确

13、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两次美元政策相同之处在于A.两者皆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 B.两者皆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C.两者本质上特为金本位政策 D.两者皆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25.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获得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人多数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这说明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C.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二、材料解析题2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12分)材料: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重。汉武帝为了削弱承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

14、,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奏章文书。此时,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待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承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机构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台的权力日重,人臣要参与中枢,必须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衔。“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认识(6分)27.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13分)材料:为了对生产、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多民族实行有效的统治,辽朝经过长时期探索确立了北南面官的官制。中央行政机构分别隶属北南二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