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542647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25 文化创新(押题专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5 文化创新1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BCD【答案】C【解析】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错误;科技创新可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正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正确;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

2、选。故本题答案选C。2一部名为美丽的森林动画短片把藏在故宫“深闺”中的十余幅宋代工笔画“复活”。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古画仿佛有了生命。为了让花鸟“复活”,作者还创新出一套已申请专利的计算机技术,辅助形成动画效果。短片古韵悠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打动了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专业人士,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技得以彰显和传播依托科技的文化创新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BCD【答案】C3为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某市文化馆积极深入现场开展采风活动,及

3、时、准确、全面采编环保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民声民情,并转化为艺术创作。该文化馆的做法体现()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ABCD【答案】B【解析】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并转化为艺术创作,该文化馆的做法体现了人民群众从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该文化馆的艺术创作离不开采风活动,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正确;观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4战狼2的创作团队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深入非洲实景拍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作品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告

4、诉我们()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转化成物质力量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ABCD【答案】D5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故事脱胎于庄子逍遥游,其中的角色名称、想象构思,都取材于这部古典名作,甚至引入了山海经里的“神物”,是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一次融合展现,这种创意思路无疑为国产作品的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BCD【答案】A【解析】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巧

5、妙的构思展现出来,赢得了观众,赢得了赞誉,为国产作品的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不是前提,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6电视剧大秦帝国是一部气势恢宏且颇具震撼力的严肃历史正剧。该剧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材料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

6、力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ABCD【答案】A【解析】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题目中,电视剧大秦帝国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这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故入选。7“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美,近代尚善”。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要承袭传统文化必须体现时代精神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ABCD【答案】C8右边漫

7、画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文化创作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文化创作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待历史文化资源要坚持去粗取精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创作的源泉ABCD【答案】B【解析】漫画旨在表明文化创作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借鉴不能完全照搬照套,而应该加以辨别,加以创新,故与漫画寓意不符,符合题意;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表述错误。9历史学家许悼云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共同体,具有“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这一特质在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文化的认同和推崇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保留ABCD【答案】A【解析】具有“因

8、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说法符合题意,应选A。说法错误,对外来文化不能一味地认同和推崇,我们应该吸收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说法错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应该承袭和保留。10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作,生活中,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陋室”。“陋室”何陋之有?论景,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宁静雅致;论情,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君子之交。诗人刘禹锡将书房取名“陋室”所体现的情怀,给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是()应弘扬和培育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丰富创作源泉坚守信念,艺术创作应扎根生活、相互借

9、鉴要有执着艺术创作的追求ABCD【答案】C11传统戏曲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今,曾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戏台因为电视机的出现而逐渐门庭冷落,新型的大剧院由于票价高昂并不能成为大众日常消费所需的场所。近年来,传统戏曲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成功,如台湾布袋戏的成功经验就是典范。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BCD【答案】B【解析】近年来,传统戏剧借助新生的媒介进行传播和延续,获得很大成功,以及台湾布袋戏借助新兴媒体传播的成

10、功经验,说明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信息社会人们的新需求,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正确;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错误。12故乡是文学创作离不开的母题,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也变得多种多样,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书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BCD【答案】B13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城市雕塑建了几万件,在661个城

11、市中,不锈钢球就有几十万只。对此,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指出,我们要创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城市雕塑作品,如果一味模仿,只能创作出垃圾。这启示我们()创新是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任何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模仿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发展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作品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旨在说明城市雕塑需要创新,强调的是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不能模仿,而是不能一味模仿,创新离不开继承和借鉴,说法片面;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说法错误。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从

12、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B创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C文化创新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D创新决定着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体现出文化创新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创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从哲学角度看,不是从文化生活角度;D项说法错误,社会制度的变化决定着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排除。 15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从人民的伟大

13、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A BC D【答案】D16面对风景各异、特色鲜明的景区摆着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的尴尬,北京故宫寻找新思路,“脑洞大开”,不仅让雍容华贵的朝珠与现代的电子耳机实现了合体,还推出了“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等文化创意产品。这一做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 丰富了文化继承的传统内容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否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A BC D【答案】A【解析】旅游景区推出新的旅游纪念品,使传统文化通过新的旅游纪念品这一载体传承,体现了文化与

14、经济的有机结合,符合题意;旅游纪念品并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舍去;材料中的做法也没有否定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不选。 17我国有良好法制传统,法家思想源远流长。今天的依法治国,既继承了传统法家思想精华,又吸收了西方民主法治的思想。可见()A传统文化总是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B只有借鉴西方法治思想,才能实现依法治国C我们可以完全借鉴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D法治文化要在继承和借鉴中不断创新【答案】D【解析】“继承了传统法家思想精华”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了西方民主法治的思想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即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D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故认为“传统文化总是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是错误的,排除A项;“只有借鉴西方法治思想,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夸大外来文化的作用,属于民族虚无主义表现,故B项错误;“我们可以完全借鉴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是拿来主义思想,没有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