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54150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10.1 任务的由来10.2 方案编制的依据10.3 方案的适用年限2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3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3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6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9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172.1 自然地理172.2 地形地貌20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232.4 水文地质条件322.5 工程地质条件342.6 矿体(层)地质特征352.7 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工程活动情况40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413.1 评估范围和级别413.2 现状评估443.3 预测评估50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654.1 分区原则及方法654.2 矿山地质环

2、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65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715.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715.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715.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72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776.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776.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81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887.1 工程量估算887.2 经费估算907.2 进度安排92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938.1 保障措施938.2、效益分析94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979.1 结论979.2 建议98附 图图号 序号 图 名 比例尺1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 1/

3、50002 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 1/50003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 1/5000附 件1.评价单位资质证书;2.报告编写人培训证书;3.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前 言0.1 任务的由来为减少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的顺利实施,促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要求, 委托 承担 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并按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完成本方案。0.2

4、 方案编制的依据 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39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09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1日国务院第19号令);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0年9月27日); 规程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国土规字第103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6月(煤行管字200

5、081号通知);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18-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1-2006);技术资料与文件 、 及选煤厂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420071,国土资源部, 2004年12月;“关于山西省河东煤田沙曲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05】154号, 2005年7月;山西省河东煤田沙曲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止2004年12月31日), , 2005年5月; 土地利用现状图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委托书。0.3 方案的适用年限据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提交的 、 及选煤厂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 设计生产能力500万t/a,矿井服务年限120.3a,其中,第一水平服务年限64.9a。考虑到第一水平服务年限较长(上组煤),下组煤的开采仅做了规划性方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总则,确定本次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适用年限为65年(基准年为2009年),每5年进行一次调整,本方案的适用期为20102014年。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1.1 矿山地理位置及交通 井本矿区位

7、于河曲县城南偏东,直距24km,有混凝土公路0.3km与韩河公路相连,距神朔铁路枣林集运站30 km, 距刘元头集运站2 km,距河曲电厂40km,距韩家楼煤台45km,距三岔煤台55km,交通便利。行政区划隶属于旧县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2091111314北纬:390956391054。,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表1-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 表1-1 拐点编 号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纬距(X)经距(Y)纬距(X)经距(Y) 1X=4337392Y=195175124337344.6619517440.94 2X=4338009Y=195176454337961.6

8、719517573.94 3X=4338750Y=195180304338702.6719517958.94 4X=4338750Y=195190604338702.6819518988.95 5X=4337600Y=195190604337552.6719518988.95 6X=4337000Y=195182904336952.6619518218.95 7X=4337000Y=195181354336952.6619518063.94批准开采煤层8#-13#,批准开采深度820-980m,井田东西宽1.5km,南北长1.75km,面积2.0737km2。矿井南隔县川河与山西河曲山煤露天煤

9、业有限公司相邻,西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猫儿沟煤业有限公司,东、北为山西晋神沙坪煤业有限公司。图1-1 交通位置图1.1.2 社会经济概况 所在 位于山西省中西部边缘,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与陕西省吴堡、绥德、清涧县隔河相望,东邻离石,北与临县交界,南与中阳、石楼接壤。全县国土面积1288km2,辖8镇7乡,总人口30.12万。2008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38亿元,财政总收入30.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0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228元。经济社会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9位,在全国中部百强县(市)排第65位,并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100个中小城市行列。全县有耕地

10、62.2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32,农作物以小麦、谷子、高梁、玉米、大豆为主。名列全国“八大枣系”之首的“柳林木枣”成林面积26.5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左右。畜牧业较发达。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蕴藏矿产15种,包括有烟煤、褐铁矿、铝土矿、重晶石、黄铁矿、白云岩、石灰岩、耐火粘土、石膏、大理石、紫砂陶土、石英砂岩、高纯度石灰岩、膨润土伊利石粘土、煤成气等,矿产地50多处。全县储煤面积800多km2,探明储量达54亿吨,远景储量80亿吨,其中被誉为“国宝”的4优质主焦煤占60%以上,为全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主要工业有煤炭、电力、机械、化肥、水泥、石灰、陶瓷、制砖、食品加工等行业等。矿

11、区范围包括薛村、贾家垣、穆村镇、柳林等4个乡镇62个村的土地,42个村庄居民地,总人口约20600人,耕地总面积51280亩。经济类型以采矿业和农业为主。当地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作物主要为谷子、高梁、玉米、大豆等,农村人均纯收入400500元。表12 矿区范围社会经济特征表类别特征描述备注村庄62个村庄,4620户,20600人,耕地53279.51亩可能受采煤影响公路井田南部的太(原)军(渡)绥(德)国家级公路(307国道)矿区内延伸6.9km;汾(阳)军(渡)高速公路矿区内延伸50m,在矿区南侧外围延伸6.5km。可能受采煤影响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铁路在井田南部延伸7km(在建

12、);孝(西)柳(林)铁路在井田南部沿三川河延伸4.5km; 井铁路专用线长1.96km。可能受采煤影响工矿企业沿三川河建有柳林电厂、沙曲洗煤厂、南北工业场地及矿山集中生活、办公区。可能受采煤影响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1.2.1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成立于1992年,由原国家计委、能源部和山西省政府联合组建,国务院生产办公室批准成立。2001年2月按照国务院国办通(2000)10号文精神,改组为国有股份制企业,股东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持50%的股份。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山西河东煤田的离柳矿区和乡宁矿区,建设大型、特大型矿井和选煤厂。根据华晋焦煤公司发展规划

13、,至2012年, 井将达到800万t。由于 井资源/储量与矿井服务年限严重不匹配、该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大、瓦斯压力大,面积过大不利于管理、三川河两岸地面村庄、地面建筑密集分布,孝柳铁路、307国道、正在建设的太中银铁路和汾军高速公路沿三川河两岸穿过本井田,煤矿为其共同留设的保护煤柱沿井田中部形成了一个宽约2.3km的保护煤柱带,将沙曲井田自然分为南、北2个区域。为此,2008年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以咨能源20081301号关于山西晋中煤炭基地离柳矿区总体规划的评估报告同意将沙曲井田划分为 、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提交的 、 及选煤厂改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拟将沙曲井田

14、沿南北走向方向中部,以三川河、孝柳铁路、307国道、太中银铁路、汾军高速公路保护煤柱带为界划分为两个井田,保护煤柱带以北为 井田,保护煤柱带以南为 井田; 和 利用原 井的生产系统严格分开后分别进行改扩建,其中, 利用原 180万t/a的能力及部分生产系统扩建到500万t/a; 利用原 120万t/a的能力及部分生产系统扩建到300万t/a。 的前身沙曲煤矿始建于1994年12月,2004年11月竣工投产。原矿井在北翼(即 井田)+400m水平布置三条大巷,分别为胶带输送机大巷、辅运大巷和回风大巷,各条大巷大部分沿5#煤层底板岩石布置,从井底车场向南延展长度约为6800m.。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方式;辅助运输现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方式。矿山投产以来北翼主要开采北一采区和北二采区,利用+400m北翼大巷倾斜长壁布置。截止目前,北一采区已回采完毕14101、14102、14103、14301等4个4#煤条带,北二采区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