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53521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保山市2019届高考语文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20世纪以来,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城,心态史学将人的精神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但在受访学者看来,不可忽视的是,在肯定心态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心态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心态史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从以往对经济、政治等的研究扩展到历史上人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毫无疑问,心态史研究拓展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彭卫告诉记者,心态史研究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融合的产物,心态史聚焦历史上各类人物、群体的欲望、价值现念、精神活动

2、,关注这些因素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在受访学者看来。在肯定心态史学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心态史学所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误区。在彭卫看来,心态史研究存在先天性困难,心态史研究中对古人的心理分析实际上是回溯法,即以寻因法。在历史进程中,人的心理因素与非心理因素往往交织在起,心理分析方法实际上有一定的风险,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周立红看来,心态史研究获得发展后也暗藏着使历史研究走向碎片化和片面化的危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史的复兴也恰恰证明,心态史的研究离不开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在河南师范大学教授苏全有看来,心态史研究面临的问题,其一是理论根据匮乏与研究方

3、法单一。很多研究成果只是史料的堆积与平铺直叙,缺乏比较与综合,学科理论的运用问题上更是捉襟见肘。其二是研究状况不平衡。以近代中国心态史为例,存在着研究区域、内容、时段不平衡现象,甚至存在“研究空档”。心态史研究应该如何拓展与深化?“研究历史上人们的心态要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必须严谨。”在彭卫看来,心态史研究,首先,必须遵循严谨和揭示历史真相的一般要求;其次,要借鉴心理学研究的理念、方法去探索研究以往传统史学中不太重视的心态问题,从一个方面探索一定时代的基本精神面貌。苏全有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要注意跨学科理论综合运用问题,研究心态史可借鉴运用人类学、计学、社会学等理论。此外,他还认为,研究史

4、朴需要进一步发据与剖析,新兴的心态史领域的现成史杵微乎其微,并非此领域缺乏史料,只是缺乏细致入微的搜集与整理。史料中除了卷帙浩繁的正史外,志书、笔记、家语、档案,甚至小说、戏曲、文物等无不透露着心态史的信息,亟待加强搜集整理。(摘编自张杰心态史:探索心态观念的历史变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心态史的研究领城包括对经济、政治及历史上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B. 心态史研究将历史学与心理学相融合,从而增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C. 周立红认为,心态史研究暗藏着使历史研究走向碎片化和片面化的危险。D. 彭卫与苏全有都指出心态史研究要注意跨学科理论综合运用的问题。2. 下列对

5、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心态史学的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解决方案三个维度层层深人完成论证过程。B. 文章引用彭卫、周立红、苏全有等相关专家的言论分析问题、说明道理,论证有理有据。C. 文章第四段从先天困难后天发展风险及当下研究困境三方面展现心态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D. 针对第四段心态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第五段一一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历史上各类人物、群体的欲望、价值观念、精神活动都对历史产生了影响。B. 苏全有认为,心态史领域史料不足,亟待通过细致入微的搜集与整理来弥补。C. 肯定价值,看到不足,并积极寻求解

6、决方案,这些对心态史学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D. 通观全文,作者认为理论根据匮乏、研究方法单一是心态史研究存在最大不足。【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A项,根据原文“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态史学将人的精神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

7、和第二段“心态史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传统史学的局限,从以往对经济、政治等的研究扩展到历史上人的精神生活,拓展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可知。A项张冠李戴,“经济、政治及历史上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是“史学”的研究领域。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第五段一一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分析错误,文中第四段中有五个人提出问题,第五段中只解答了彭卫、苏全有两个人提出的问题。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8、。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历史上各类人物活动都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第二段“心态史聚焦历史上各类人物、群体的欲望、价值观念、精神活动,关注这些因素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历史研究的整体性”不能推断出“都对历史产生了影响”。B项分析错误,由原文“苏全有对此表示认同新兴的心态史领域的现成史料徵乎其微,并非此领域缺乏史料,只是缺乏细致入微的搜集与整理”可知,是“现成史料”不足。D项分析错误,“理论根据匮乏、研究方法单一”是苏全有认为的,并非作者且文中的若干不足,

9、作者并没有进行比较。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

10、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昆仑山的灯光窦孝鸥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青藏高原的汽车兵,部队常年执行繁重的运榆任务。茫茫青藏线上人烟稀少,陪伴我们的就是那些设在路旁的兵站。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就是其中一个。每当夜幕降临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便会被点亮。初冬的一个下午,我开的车在半道上抛了锚。副连长留下修理班长和我们车组一起修车,便带车队走了。这里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冒着飞扬的大雪和刺骨的严寒修好车辆后,已到了21时30分。等我们看见纳赤台兵

11、站门前的那盏大红灯笼时已是凌晨0点40分。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大红灯笼下的餐厅棉门帘一掀,走出个人来,正是兵站炊事班的老班长徐宏武。徐班长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餐厅,每人先送上一碗温开水。我抱歉地说:“老班长,让你久等了!”他一瞪眼:“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原来,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老班长都要找带队干部了解道中有无抛锚车辆,哪怕只有一台车未到站他也要备好饭菜一直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不一会儿,一盆高压锅蒸的米饭和面条、一盘肉末烧豆腐、一盘肉丝炒豆芽便送上了餐桌。这地方气压低,没有高压锅,米饭、面条都煮不熟。老班长嘟囔道:“我向你们连长打听了,你们三人中有两个四川人,一个陕西人

12、,所以准备了米饭和面条,慢慢吃,别烫着。”徐班长是冈名青藏线的老模范,老高原人都知道他是1951年入伍的陕北汉子,是跟着“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进藏的老军人,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后来就索性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当时,由于气候原因,兵站沿线都不能种菜,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就成了高价莱。 还有,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能靠着锅台边的热气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给大家改善伙食,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这让他很伤脑筋。老班长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那年,他趁着汽车兵搞冬训、兵站接

13、待任务不多的空儿,千里迢迢回了趟老家。到家后,他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经过10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腐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蛋糕、凉粉以及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老师傅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婆给他准备了许多土特产。但他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其中一个“宝贝”就是一个磨豆腐的小石磨。回了兵站,开始试验做正腐。首先是磨豆腐,他们只能用人推。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氧气“定量”供应,人推着石磨转圈,累得头昏眼花,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憋得喘不过气来。推着推着,眼一黑,腿一软,摔倒了。没关系,换

14、两个人再来。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锅豆腐,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问题出在哪儿呢?他们把从山上采来的点豆腐的石膏用火烧过后研碎,再用面箩筛一遍,然后再次试验,但仍不好吃。是不是水质有问題?他们把水烧开,使水碱沉淀下去,再用清水煮豆浆,果然,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香。以后,又用上了昆仑泉水。后来,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技师给他制作了一个带发电机的电动石磨,才圆了老班长让住站人员都能吃上豆腐的心。老班长不但做出了豆腐、豆腐脑和豆浆,还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面包、糕点、凉粉,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茱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也提高了。吃完饭,我一抬头,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我看见墙上贴着住站部队送给

15、兵站的一封表扬信,上书“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吃上了老班长做的豆腐脑、包子和馒头。上路前,我把写好的表扬信贴在了餐厅的门上面是:双手巧做百样饭,红灯照暖万人心。我们鸣着喇叭表示感谢,出发上路。走出很远很远了,我回头一看兵站门前那盏大红灯笼于薄明中仍在闪闪发光。啊昆仑山的灯光,照着一批批汽车兵,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直至今天,直到永远。(有删改)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品中多处写到灯光,茫茫青藏线上的纳赤台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发出的光芒带给人们温暖和力量,也渲染了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B. 徐班长一直在焦急

16、地等着“我们”,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就掀帘走出来,文中的“一瞪眼”“废话”“我能封炉关灶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C. 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如“氧气定量供应”等句子展现出高原的地域特色;“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这样的表扬信又为作品增添了雅致色彩。D.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我”的所见所闻,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原委,增强了故事真实感,同时又通过“我”的感受烘托了作品主人公的形象。5. 作品中说“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老班长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作品主要写“我”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的经历,却用较大篇幅来写回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B 5. 爱边疆、爱军队、爱战士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