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纲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533906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病理学》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病理学》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病理学》复习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病理学》复习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复习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复习纲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本科病理学复习纲要一、 课终考试要求1、 考试方式:闭卷2、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3、 课程成绩核算 理论考试成绩70% 考勤成绩30%二、复习范围:绪论、第一章(1、2、节)、第二章、第三章(1、2、3、4、5)、第四章(1、2、4)、第五章(1、2、3、4、5、6节)、第六章(1、2、3、4、6节)、第七章(1、2、4节)、第八章(2、3、6、8节)、第九章(1、2、节)、第十五章(1、2、3节)三、复习题: 说明:不包括判断题、选择题,该类题型的知识点全部在复习范围的内容中。(一)名词解释病理学: 是研究人体

2、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萎缩: 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肥大: 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坏疽: 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血栓: 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转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血栓形成: 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异型

3、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化生: 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变性:再生: 指生物的器官损伤后,剩余的部分长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的现象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充血: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含血量增多,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渗出: 指血管中的液体、蛋白质或血细胞逸出并进入间质内或体腔内的过程。炎症介质: 介导炎症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

4、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级: 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分期: 是一个评价体内恶性肿瘤的数量和位置的过程。肿瘤分期是根据个体内原发肿瘤以及播散程度来描述恶性肿瘤的严重程度和受累范围。炎症: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机化: 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过程栓塞: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癌前病变: 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非典型增生: 指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质比例增

5、大,核分裂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象。原位癌: 是原来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癌变。(二)简答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症,肿瘤。等2、继发性肺结核的可有哪些类型?继发性肺结核有2种:1.为陈旧的原发灶内结核杆菌又重趋活动,引起病灶复燃,称内源性复发.2.为原发感染已治愈后再次由外界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3、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是什么?起病急骤,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多见。 肾活检显示50%以上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病理形态改变,传统看法认为早期肾小囊内有

6、大量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增殖,增殖的上皮细胞在囊腔重叠成层,形成上皮细胞性新月体或环状体。在有新月体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可出现灶性坏死,继之毛细血管萎缩塌陷,并与新月体粘连使囊腔阻塞,最后整个肾小球可发生玻璃样变或纤维化。这大概就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也就是少尿的原因。4、恶性肿瘤的转移通过什么途径途径?主要是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我们常见的腋下淋巴结肿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脏,肺部,脑部,以及骨转移都是通过这些渠道进行的。5、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侧支循环的形成主要的侧支循环有哪些?主要有三条侧支循环:1、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门静脉血经胃冠状静脉、食管静脉丛注入奇

7、静脉,再回流到上腔静脉;2、直肠静脉丛曲张:门静脉血经肠系膜下静脉、肛静脉、髂内静脉回流到下腔静脉;3、脐周及腹壁静脉曲张:门静脉血经脐静脉、脐旁静脉、腹壁上、下静脉回流到上、下腔静脉 6、常见的炎症细胞有哪些类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8、坏死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细胞核的变化9、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是什么?肉芽肿性心肌炎或心肌问质Aschoff小体形成10、坏死有哪些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千维素样坏死,坏疽,干咯性坏死,脂肪坏死11、坏疽有哪些类型?易发生在哪些器官?三种类型:干性坏疽, 大多见于四肢末端,

8、 湿性坏疽, 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见于四肢气性坏疽: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12、渗出性炎症有哪些类型?浆液性炎症, 纤维素性炎症, .化脓性炎症, 出血性炎症, 卡他性炎症13、我们学过的哪些疾病或病变属于纤维素性炎?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尿毒症、汞中毒14、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哪些方面?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2.血流缓慢或旋涡形成 3.血液黏稠度增加15、炎症有哪些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16、来源与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有哪些类型?17、良性高血压病的发展可分为哪期?1.功能紊乱期2.动脉系统病变期3.内脏病变期18、提高

9、癌症的治愈率,应该关注哪些病变?19、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有哪些?并发症有溃疡穿孔、溃疡出血、幽门梗阻,严重的甚至发生癌变20、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假小叶形成21、肾小球肾炎主要症状。水肿,高血压、贫血、蛋白尿22、肾盂肾炎的主要症状。急性肾盂肾炎的典型症状是高热、肾区疼痛与叩击痛、尿频、尿急、尿液混浊,但也有不发热的。尿镜检为细菌性脓尿,尿中见有较多白细胞,并可出现颗粒管型或白细胞管型、尿定量培养,细菌数目可超过10万/ml尿液。慢性肾盂肾炎常缺乏主观症状,可有腰痛、贫血、消瘦、疲倦乏力、发烧、呕吐等,诊断需要参考既往病史;X线诊断上可见肾形态异常,肾盏变钝圆,肾皮质部分有瘢痕性凹陷等。23

10、、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渗出为主的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早期渗出性病灶中有中性粒细胞,以后逐渐为单核细胞(吞噬细胞)所代替。在大单核细胞内常可见到吞入的结核菌,增生为主的病变开始时可有一短暂的渗出阶段。变质为主的病变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24、伤寒病好发的部位和常见的并发症。伤寒病好发的部位回肠末端,伤寒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重型肝炎。25、菌痢的好发部位和主要症状。菌痢的好发部位直肠和乙状结肠急性痢疾分急性典型、急性非典型、急性中看三型。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高热、腹痛,腹泻,大便带劲液或脓血,呕吐。小儿会有油风、脱水症状。急性非典型菌痢:不发热或低热,轻废腹痛,腹泻,

11、类似急性肠炎。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发展快,高热,抽风,昏迷。肠道症状如腹痛 腹泻在早期不明显。反复发作。病程超过两个月26、简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急性肝炎病变特点: 肝大、肝区疼痛。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患者精神不佳、四肢无力、乏力、关节痛、食欲不振、厌食、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疼痛等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腹水等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 起病急骤,经过凶险。病变特点: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窦扩张充血及出血;枯否细胞增生肥大,大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残存的肝细胞再生不明显。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包膜皱缩,切面呈黄

12、色或红褐色,称为急性黄色(或红色)肝萎缩。27、简述风湿性心内膜炎好发部位和后果。好发部位:最常见二尖瓣,其次二尖瓣主动脉瓣 二尖瓣关闭不全大多数是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后果,其次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所引起28、简述左心衰、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左心衰的临床表现: :突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频繁咳嗽,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双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S1减弱、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P2亢进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 .体循环静脉过度充盈,压力增高,各脏器淤血、水肿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以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29、炎细胞有哪些类型和功能

13、?1.白细胞渗出具有吞噬作用、免疫作用和组织损伤作用。2.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3.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常见于炎症后期、慢性炎症及非化脓性炎症和由病毒、原虫及真菌引起的炎症;医学教育 网原创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常见于慢性炎症及病毒感染;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5.嗜酸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6.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通过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而发挥作用。30、简述栓子在体循环静脉、肠系膜静脉的运行途径。三、问答题1、简述淤血的结局。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淤血时间长则组织或器官缺

14、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2、简述肿瘤异型性、分化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其异型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良性肿瘤分化程度高,异型性低;恶性肿瘤分化程度低,异型性高。4、 简述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 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很快侵入淋巴管,到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坏死。4、简述炎性增生与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 炎性或修复增生病因去除后 细胞持续增生 细胞停止增生增生组织的分化成

15、熟程度 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分化成熟与整个机体的协调性 增生具有相对自主性 具有自限性, 受调控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有害无益 机体生存所需5、 简述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病时,机体对结核杆菌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变态反应,故病变一般能局限在肺内。 早期病变多从肺尖开始,肺门淋巴结一般不受累,很少发生血道播散,如果病灶蔓延,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 病变易发生干酪样坏死,但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病程长、病情较复杂,时好时坏,导致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6、简述肉芽组织的主要作用,如果肉芽组织不健康,带来什么影响?: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7、简述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