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53310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诗欣赏。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_)。(季节)2从“斜阳”表达出的是(_)。(时间)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_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_2. 课内阅读。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里。1把原文补充完整。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天上的风雨”是指(_),“心中的雨点”是指(_)。A自然现象,刮风下雨。B人生中的坎坷、磨炼、烦恼、打击等。3诗句通过联想和类比,描写

2、“我”心灵受到打击时向母亲_,讴歌母爱的_和_。3. 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这首词的作者是(_),卜算子是它的(_)。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_

3、4. 开心阅读。乡村四月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作者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季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后两句写,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3关于第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才”“又”两个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B.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4这首诗表现了(多项选择) ()A.诗人对衣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B.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5.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

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

5、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6.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此诗是(朝代)诗人(作者)创作的。全诗紧扣一个“”字,表现了诗人对的感情。2诗的后两句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_到_的转变。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用“”画出来。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_。7. 阅读理解。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他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

6、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垂柳(lini) 染绿(runrn)扑腾(tngteng)钓竿(gngn)膝盖(xq) 蹦跳(bngbn)2“黑旋风”指水浒传里的_,“浪里白条”指_。3用“”画出诗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比喻_。4“人影”为什么会突然“碎了”?_5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8.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

7、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旧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路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诗人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认为绿得_、绿得_。2哪一句诗总括了全文内容?抄写下来。_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B.诗中描写的都是动态的绿。C.诗中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即诗人笔下的“按着节拍飄动在一起”。D.绿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赞美绿,其实也是对生命的赞美。9. 阅读短文。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 )上银

8、霜,( )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 ),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 )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 )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 )一层银色的光华。1将下列动词填入诗歌里。绽 涂 披 立 抹 闪2阅读诗歌,说一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白桦树的“白”的?_3第二小节主要描写了白桦树的_。第三小节的“_”、“_”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静立的白桦树也不失一种特别的美。4从诗歌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知道时间是早晨?_5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能依照第三小节写一节诗歌吗?_补充诗句,并按要求答题。“儿童急走追黄蝶,_。”1把诗

9、句补充完整。2“走”的意思是( )A.移动、挪动B.呈现某种趋势C.奔跑D.通过3“急”“追”这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_4对“儿童急走追黄蝶”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B.儿童急/走/追黄蝶C.儿童/急走追黄D.儿童急走/追黄蝶5整句诗的意思是:_10.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啊!雷锋谁不爱纯洁的善良,谁不想无私的奉献;谁又能真正做到呢?在物欲横流的街上,是谁拿着良心扫地,把诚实当作愚昧。啊!雷锋我踮起脚尖把你张望,你的灵魂在何处安放;助人为乐是你的本能,大公无私是你的天资;为人民服务是你的最高境界;你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热情和微笑;你把种子撒到哪里,哪里就生

10、长无私和善良;1诗歌开头三个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2“我踮起脚尖把你张望”这句话中“张望”的意思是_,展现出雷锋形象的_,同时突出“我”对雷锋的_。3文中展现雷锋优秀品质的句子是_。4文中画“”的句子写出的雷锋的性格是( )。A.热情、无私、善良B.自私、自大、骄横C.冷漠、孤傲、不近人情11. 阅读,完成练习。小鸟朱自清清早颤巍巍的太阳光里,两个小鸟结着伴,不住地上下飞跳。他俩不知商量些什么,只是叽叽呱呱地乱叫。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他们仿佛在说:“我们活着便该跳该叫。生命给的欢乐,谁也不会从我们手里夺掉。”1你从“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

11、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中体会到什么?_2作者通过对小鸟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_12. 课外阅读。乡村四月宋翁 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绿遍山原”的意思是_。2本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才”和“又”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繁忙,各种农活接连而来。(_)(2)“闲人少”说明农村的男女老少都必须参加劳动。(_)4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B.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C.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向往。13. 阅读天地。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