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44KB
约2页
文档ID:503532382
中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体会_第1页
1/2

中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体会更新日期:2009-09-02 点击: 史巧英 赵兴无 许迎霞自1990〜1998年8月,作者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158例,疗效较好现总 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8例中,男97例,女6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7岁,其中10岁以下14例, 11〜18岁31例,19〜40岁84例,40岁以上39例病程最长43年,最短20天病变部位 额骨2例,上下颌骨6例,肱骨20例,肋骨11 例,股骨28例,胫骨45例,指(趾)骨 32 例,跖骨4例临床诊断为血源性骨髓炎59例,创伤性骨髓炎83例,局部感染扩散16例2 治疗方法2.1 内治法 急性期症见患肢疼痛彻骨,活动受限,身热持续不退,口干渴,便秘,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治以地黄双花汤加减,药用生地30g、金银花30g、连翘30g、当归20g、 赤芍15g、透骨草15g、陈皮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热甚加石膏30g、 知母9g、大青叶15g; 口渴加天花粉15g;便秘加生大黄9g;痛甚加乳香、没药各9g;化脓 加山甲10g、皂刺9g慢性期症见窦道形成,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患部骨 骼粗大,高低不平,探针探之,常可触到粗糙死骨,治以地黄双花汤佐以养阴益血之品。

阴 虚加黄芪30g、乌梅10g;血虚加党参15g、黄精15g;脾虚加白术9g、山药15g;肾虚加杜 仲15g、续断9go2.2外治法 外治用自制金蟾膏为主,该药由活蟾蜍20个,蓖麻籽320g,巴豆仁、乳香各 180g,血余炭125g,鲜鲫鱼20条,官粉1, 250g,香油2, 500g等组成制法是先将香油入 锅内加热,再入前6味药,用槐树枝搅拌至血余炭成泥状,其他药 半焦为度,然后用纱布滤渣,将滤液与官粉重入锅内文火加热,持续向一个方向搅动,至滴 水成珠,然后倒入凉水盆中浸泡24小时取出备用用时根据病变大小,将黑药膏摊在夹棉纱 布上,贴于患处,3〜5日换药1次若疮口有腐肉堵塞,用白降丹去腐拔毒,若有死骨形成, 可用红升丹插入痿管,腐蚀肉芽,使痿管孔道变大、光滑,便于死骨脱出3 治疗结果本组158例,经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疮,结果疮口、痿管愈合,肿痛消失,X线显示无死 骨,病灶仅有残存阴影或明显缩小已趋于稳定者127例,为治愈,占80.4%疮口、痿管已 消失,但X线显示病灶无明显进步或改变不明显者27例,为显效,占17.1%疮口、痿管尚 未愈合,X线显示病灶有发展者4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o4 讨论骨髓炎是一种毒邪深袭、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治疗比较困难。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抗 生素或手术治疗,但疗效均不甚理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火毒”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由于内热炽盛,火毒深窜入骨,壅遏不行,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蕴脓腐骨,其余毒潜 伏,虽疮已敛,但仍反复发作固本病从急性发作到慢性迁延这个全过程中“,火毒”始终是 本病的主要矛盾,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为主,力求控制炎症发展地黄双花 汤方中生地、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主;当归、赤芍、透骨草活血止痛为辅;佐陈皮理气 散结,使热清而瘀不滞配以金蟾膏外用,消炎、止痛、拔毒、消肿而达到治疗之目的视 病情的演变过程,须以消为贵,以托为畏,未溃可消,已溃可控,溃后早愈由于病久体虚 邪正相争,故在慢性阶段,应特别强调保阴的重要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