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52230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2 第8课 笔墨丹青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笔墨丹青 (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对如图绘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画在植物纤维纸上B它是一幅雕版印刷品C作者是晋代顾恺之D研究战国楚文化的珍贵资料解析:选D。该画为战国时期的楚帛画人物龙凤图。A、B两项分别始于东汉和隋唐,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某画中最精彩的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画第一段,描写天王召见送子之神。天王端坐中间,庄严肃穆;第二部分为原画的最后一段,表现净饭王抱子谒神,摩耶夫人及其侍从紧随其后,迎面则是仓皇跪迎的天神。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笔势圆转,衣服飘举,盈盈若舞B人物气定神闲,泰然自若C“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D构图不求对称,风貌不拘成法解析:

2、选A。据题干描述可知该画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的画风被誉为“吴带当风”,符合这一赞誉的只有A项。3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材料中三人均强调()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B诗歌的抒情性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解析:选C。题意为“绘画无法表达的可以借助诗歌,诗歌无法表达的借助于绘画”,强调的是绘画和诗歌的相互作用,单强调一方面的作用均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强调了双方的相互作用的只有C项,故C项正确。4受理

3、学兴起直接影响出现的文艺成就是()A木刻版画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B画风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C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D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解析:选D。A、B两项均属明清时期的成就;C项是盛唐吴道子的艺术手法。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从而使得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正确答案为D项。5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审题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史学家关注”。A、B、

4、D三项是从艺术和社会的角度阐述的,不符合题干要求,而C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的,符合题干要求。6如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ABCD解析:选A。材料画作体现的是民间市井生活,是风俗画兴起的表现,故正确;从挑担商贩的绘画题材可知当时商业活跃,故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宫廷画的创作题材,故错误;材料中的风俗画是写实风格,故错误。7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A山水画B文人画C花鸟画D风俗画解析:选B。明清时期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

5、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董其昌、郑板桥正是其代表人物,B项符合题意。8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他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中国画的特点之一是绘画创作()A只凭主观感受B没有特定的规律C不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D讲求神似和注重个人主观性情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中国画的特点理解题干材料。严格地说,A、B、C三项表述是就绘画创作而言,而不是说中国画的特点。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

6、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材料二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设置了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1)材料一、二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征?其共同特征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解析 (1)据材料一信息“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材料二信息“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等信息分析回答。(2)结合北宋社会生活的状况分析回答。答案 (1)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其共同特征是强调精神和意境。(2)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