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51882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作者:薛花亮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21期随着人类居住环境-地球不断变暖,南、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人类对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的地球变暖现象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 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必要让同学们认识温室效应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一了个实验,其 目的是使同学们对温室效应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下面简谈一下温室效应,并对我们设计的 演示实验做一介绍。1温室效应的有关概念现今全球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C 。可是,如果没有大气,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应为零下23 C ,(根据地球接受到的太阳热量和地

2、球放出的热量相等算出)。这38 C大体就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它像条被子一样包住地球,造成温室效应之故。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光波(包括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光波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暖约6000 K(开尔文温度),它发射的光波波长很短,从0.2微米到4微米,其中大约有一半能量集中的0.35到0.7微米,是从紫到红的可见光。短于0.35微米的称为紫外线,长于 0.7微米为红外线,人眼都看不见。地面一方面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 增温,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光波。地球发射的光波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在4100微米之间,称为地面长波辐射或红外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遭

3、遇是不同 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红外辐射。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 面接受到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就是基于这种平衡,才使地 面维持一定的温度使我们人类能够赖依生存,万物繁衍不断,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地球大气的这种保温作用有些类似于种植花卉的暖房顶上的玻璃(因此温室效应也称暖房 效应或花房效应),因为玻璃也有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和吸收地面红外辐射的保温功能,对波长 较长红外辐射却表现为吸收,吸收后辐射出更长波长的红外辐射,形成逆辐射。基于以上原理,我们要在课室里演示温室效应,就要模仿一个类似于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环 境来演示温室效应。为了提高实验的效率我们采用黑色塑料薄膜或胶袋充当地面(它几乎可以 把各种波长的光转化为红外辐射,光转为热的效率比较高),用250 W 戴灯罩的白炽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