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51668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施工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根据不同孔径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钻头。利用导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为防止坍孔施工中严格控制井口护筒埋设、泥浆比重和孔内水头清孔后迅速灌注水下混凝土。本标段共装备4台KP型旋挖钻机完成全标段的钻孔工作。2施工工艺现场调查测量放线及定桩位配制泥浆开挖地面表层土埋设钢护筒检查桩中心轴线钻机就位及钻进成孔检查清孔吊放钢筋笼安装砼导灌筑水下砼桩成品检测、验收 3)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场地平坦时用推土机平整场地去除现场杂物硬化场地。 桩位测量: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的中心位置及高程。 护筒的制作与埋设1、护筒制作护筒采用钢质护筒4m以内的护筒采用厚不小于5

2、mm后的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加焊5mm厚15cm高加强圈;长度大于4m的钢护筒采用厚不小于6mm厚钢板制作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加焊6mm厚15cm高加强圈护筒钢板接头焊接实、饱满不得漏浆。制作时钢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200 -400mm。2、 护筒埋设钢护筒埋置高出施工地面0.3m;假设桩孔在河流中应将钢护筒埋置至较坚硬实的土层中深0.5m以上;钢护筒顶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并高出施工地面0.3m。1埋设护筒采用挖坑法由吊车安放。2测量队对要埋设护筒的桩位进展放样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所挖坑直径为护筒直径加40cm深度为护筒长度。3在孔内回填3050cm粘土并夯击实。4利用护桩拉线绳定出桩

3、位中心再用线锤将桩位中心点引至孔底。5用吊车吊放护筒至坑内用线绳连接护筒顶部吊垂线用吊车挪动护筒使护筒中心根本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向不大于3cm。6护筒位置确定后吊垂线用钢卷尺量测护筒顶部、中部、底部间隔 垂线的间隔 检查护筒的竖直度。护筒斜度不大于1。7符合要求后在护筒周围对称填土对称夯实。8四周夯填完成后再次检测护筒的中心位置和竖直度。9测量护筒顶高程根据桩顶设计高计算桩孔需挖的深度。 钻孔泥浆:钻孔泥浆:在开钻前应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膨润土利用冲击造浆。钻孔中泥浆比重一般地层1.1-1.3 ,松散地层1.4-1.6。泥浆粘度一般地层16-20s卵石层为25-35s。4 钻孔1、钻机就

4、位前应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展检查、维修。放置钻机的起吊滑轮线、钻头和钻孔中心线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校核偏向不得大于2cm。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速度、钻进压力及适当的泥浆比重。2、钻机就位:a确定钻机位置在钻机位置四周洒白灰线标记。b标记位置定位。将钻机开至白灰线标记位置不再挪动。c连接护桩、拉十字线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通过钻机自身的仪器设备调整好钻杆、桅杆的竖直度。d安装泥浆泵接通电源试机下沉后开场钻孔作业。e开场钻孔作业钻进时应先慢后快开场每次进尺为40-50cm确认地下是否不利地层进尺5米后如钻进正常可

5、适当加大进尺每次控制在70-90cm。假设施工地质条件稳定也可采用干挖法进展钻孔。3、 成孔、成孔检查a、 成孔到达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展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测绳、检孔器等。检孔器应按如下要求制作:b、 检孔器的外径D为钢筋笼直径加10cm长度为6DD为孔径检孔器的加工执行钢筋加工及安装施工工法。c、 标定测绳测绳采用钢丝测绳20米以内测锤重2Kg20米以上测锤重3Kg。 d、 测量护筒顶标高根据桩顶设计标高计算孔深。以护筒顶面为基准面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测量时测量五处中心一处四周对应护桩各测量一处孔深按最小测量值当最小测量值小于设计孔深时继续钻进。现场技术人员

6、应严格控制孔深不得用超钻代替钻渣沉淀。e、 用检孔器检测孔径和孔的竖直度检孔器对中后在孔内靠自重下沉不借助其他外力顺利下至孔底不停顿证明钻孔符合及设计要求如不能顺利下至孔底时用钻机进展扩孔处理。f 、 检测: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规定: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对于直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4、 清孔a 用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冲气、泥浆置换等进展清孔至孔底浆液符合要求经一段时间间隔后试验人员在现场用比重仪实测到达要求且沉淀也满足要求后停顿清孔挪动钻机。b 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度:1.031

7、.10;粘度:1720Pas;含砂率:98c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见钢筋笼技术交底d 安放导砼采用导灌注导内径为200-300mm螺丝扣连接。d 1 导使用前使用气泵进展水承压试验。试压前将导一头封闭从另一端将导内注满水用带有进气的导封闭端头将导封闭将气泵气与导进气连接加压至0.6Mpa压力不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内压力的1.3倍按40米水深压力进展试压试压压力为0.6Mpa。持压2分钟观察导有无漏水现象。d 2 检查导外观导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部分凹凸。部分沾有灰浆处应清理干净有部分凸凹的导不予使用。d 3导试拼、编根据护筒顶标高孔底标高考虑垫木

8、高度计算导所需长度对导进展试拼导长度一般为4m、3m、2.5m、2m、1m、0.5m符合长度要求后对导进展编。试拼时最上端导用单节长度较短的导0.5m最底节导采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4.0m。d 4 导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导安放时眼观人工配合扶稳使位置居钢筋笼中心然后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安装时用吊车先将导放至孔底然后再将导提起40cm使导底距孔底40cm。d 5 导高度确定后用枕木调整导卡盘高度用卡盘将导卡住。e 水下砼的拌合、运输e 1 混凝土拌合前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e 2 测定拌合料场砂、石的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交付拌和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e 3 混凝土拌合

9、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每车混凝土出站前试验室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的出站坍落度和出站温度不合格不予出站。混凝土出站时试验室人员须在运输单上填写出站时间出站时坍落度假设为冬季施工时还需填写混凝土的出站温度。e 4 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输冬季施工时罐车运输罐应用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包裹保温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f 灌注水下混凝土f 1 每车混凝土灌注前检测混凝土出场、入模的坍落度和出场、入模温度坍落度应在180220mm之间温度应在5度以上。 混凝土由罐车运至现场后采用吊车吊储料斗运进展灌注。为确保灌注的顺利进展砼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砼方量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底部的需要。

10、首批砼的数量按下式确定: VD2H1+H2/4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1桩孔底至导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2导初次埋置深度m;f 2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灌注砼由砼运输车溜槽直接对料斗放料进展灌注。f 3 灌注中每车混凝土灌注完成或预计拔导前量测孔内砼面位置以便及时调整导埋深。导埋深一般控制在46m之间。f 4 在灌注将近完毕时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高出部分在砼强度到达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f 5 灌注完毕后拔出护筒。控制要点:1灌注开场后应连续地进展准备好导拆卸机具缩短撤除导的时间间隔防止塌孔。2开场灌注时砼面高度将至钢筋笼底部时要放慢灌注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m时混凝土灌注速度应控制在0.2 m/min左右并仔细量测砼外表高度以防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钢筋笼底口4m以上时提升、撤除导使混凝土灌注导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恢复0.5m/min左右的正常灌注速度。3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应可靠地做好记录记录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如钻孔记录、终孔检查记录、砼灌注记录。5) 桩身检测桩基施工完后按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每一根钻孔桩进展检测。合格前方可进展下道工序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