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50959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治安1402 陈澍楠 4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

2、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

3、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

4、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比如美国),人们对这种不尊重会比较敏感,会觉得“我就是我,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有独立人格,而不仅仅是女生中的一员,别的女生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拿她们来代表我?” 而在一些不是那么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可能没那么敏感,甚至会觉得一些正面刻板印象是对自己的褒奖。女性开车技术差或男性开车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较多,从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我们的社会通常有女性不太理性和女人更适合做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可能就是女性既不适合当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当然也不会

5、好好开车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加强人们这种刻板映像。新闻的报道,在报道车祸的时候,如果是女司机,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女司机”的标签,让大家产生一种女司机车祸几率更高,车技更差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男司机车祸几率更高。除了“女司机”,我们的身边还有“富二代”“00后”这些标签。其实刻板印象本身不一定有害,可以有正面的“刻板印像”,如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这些不会产生偏见或者歧视。从上可知,偏见源自于刻板印象,简答的说,就是偏见的产生源于经验、传闻、个人偏好、价值判断,天时地利人不和偶发因素。人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如果没有太影响生活,不用刻意改

6、变,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完善自我,只要有一颗开放、平和的心,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随着时间事物会还原其本来面貌,偏见就会消除。对事物或人的偏见影响的是我们的判断,有可能因为偏见,在关键时刻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不能保证总是正确,失败受挫会让人认识自己从而修正错误的认识。对人有了偏见想改变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双方给机会,偏见去除之后两个人有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人之间产生了偏见,可以尝试这么做: 1.了解偏见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是误解,找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解释清楚。 2.反省和换位思考。 3.放缓做结论的速度4.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始终如一地行事,时间长了,偏

7、见就会慢慢消除。 5.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能相互认同就求同存异吧,走自己的路就好。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偏见到歧视的过程。用“女司机”的例子,女司机开车技术比男司机差是常见的偏见,当一个人持有这种偏见,并因此拒绝乘坐女司机的车(比如出租车司机是女的就拒绝乘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个人歧视”。而如果出台一项政策,规定了女司机获得驾照所需学习时间更长,或者成为出租车司机的考核更严格,则是一种“组织歧视”。偏见可以发生在任何群体之间,而歧视只能针对弱势群体,歧视可以说是非正义的行为。偏见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要避免不发展为歧视,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的反省与换位思考,对一个人作出评价要放慢一点,消除偏见,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阳光快乐。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