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50944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燃烧热测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烧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及相互关系。2了解氧弹式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萘、蔗糖的燃烧热, 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3明确所测温差值为什么要进行雷诺图解法校正并掌握该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校正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摩尔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所谓完全氧化是指C CO2(g)S SO2(g ) ,而 N、Ag、卤素等元素变为游离状态。如在 25苯甲酸的燃烧热为C6H5COOH (固 ) 7O2 ( 气 ) 7CO2( 气 ) 3H 2O(液),H2 H2O(l)3226

2、.8KJ/mol,燃烧热可在恒容或恒压情况下测定。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情况下,恒容燃烧热 Qv=?U,恒压燃烧热 Qp ?H。在氧弹式量热计中测得燃烧热为 Qv ,而一般热化学计算用的值 Qp,这两者可通过下式进行换算:QpQ+? nRT(1)v式中 ?n 为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中气体的摩尔数之差;R为摩尔气体常数; T 为反应温度(K)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 放入内装有一定量的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使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上升。 若已知水量为 W克,仪器的水当量 W(量热计每升高 1所需的热量) 。而燃烧前、后的温度为 t0 和 t n。则

3、m克物质的燃烧热Q (CW+W)(tn t 0)(2)若水的比热为1( C 1),摩尔质量为M的物质,其摩尔燃烧热为:QM/m(W+W)(tn t 0)(3)水当量 W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热的物质( 如本实验用苯甲酸 ) 放在量热计中燃烧, 测其始、末温度,按 (3) 式求 W。一般因每次的水量相同,(W+W ) 可作为一个定值 ( W ) 来处理。故QM/m( W )(t nt 0 )(4)在较精确的实验中,辐射热,铁丝的燃烧热,温度计的校正等都应予以考虑。三仪器与药品GR3500氧弹式量热计一套;氧气钢瓶,万用表,数字式精密温差测量仪一台。苯甲酸( A.R. ) ; 萘( A.R. ); 蔗

4、糖( A.R. )。四实验步骤1. 将量热计及其全部附件加以整理并洗净擦干。2. 压片 取燃烧丝放在干的燃烧杯中称量。另用台天平称取约 0.7g 0.8g 已经磨细的苯甲酸,把燃烧丝放在苯甲酸中,在压片机中压成片状, (不能压得太紧,太紧会压断燃烧丝或点火后不能燃烧),压好后样品形状如左图所示。将此样品放在燃烧杯中称量,从而可得到样品的量m。3.调节水温将温差测量仪探头放入外筒水中(环境),调节数字显示在 “ 2”左右,取 3000ml以上自来水,将温差测量仪探头放入水中,调节水温,使其低于外筒水温1K 左右,用容量瓶取3000ml 已调温的水注入内筒,水面盖过氧弹(两电极应保持干燥),如有气

5、泡逸出,说明氧弹漏气,寻找原因,排除。装好搅拌头(搅拌时不可有金属摩擦声),把电极插头插紧在两电极上,盖上盖子, 将温差测量仪探头插入内筒水中(拔出探头之前,记下外筒水温读数;探头不可碰到氧弹)。4.充氧气 把氧弹的弹头放在弹头架上,将装有样品的燃烧杯放入燃烧杯架上,把燃烧丝的两端分别紧绕在氧弹头中的两根电极上,用万用表测量两电极间的电阻值。(两电极与燃烧杯不能相碰或短路)。把弹头放入弹杯中,用手将其拧紧。再用万用表检查两电极之间的电阻,若变化不大,则充氧。使用高压钢瓶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先充入约 0.5MPa 氧气,然后放气,以排出单弹内空气。再充入约1.5MPa 氧气,再用万用表检查两

6、电极间电阻,变化不大时,将氧弹放入内筒。氧弹结构如左图。5.点火检查控制箱的开关,注意“振动、点火”开关应拨在振动档,旋转“点火电源”旋纽到最小。打开总电源开关, 打开搅拌开关, 待马达运转2min 3min后 , 每隔0.5min读 取 水 温 一次 ( 精 确 至0.002 )直至连续五次水温有规律微小变化,把“振动、 点火” 开关由振动档拨至点火档,旋转“点火电源”旋纽,逐步加大电流,当数字显示开始明显升温时,表示样品已燃烧。把“振动、点火”开关拨氧弹的构造至“振动”;把“点火”电源旋纽转至最小。杯内样品一经燃烧,水温很快上升,每0.5min1. 厚壁圆筒2. 弹盖 3. 螺帽 4. 进

7、气孔记录温度一次,当温度升至最高点后,再记录5. 排气孔 6. 电极7.燃烧皿10次,停止实验。8. 电极(也是进气孔) 9. 火焰遮板实验停止后, 取出温差测量仪探头放入外筒水中,取出氧弹, 打开氧弹出气口放出余气,最后旋下氧弹盖,检查样品燃烧结果。若有许多黑色残渣表示燃烧不完全,实验失败。弹中没有什么燃烧残渣,表示燃烧完全,若留用水冲洗氧弹及燃烧杯,倒去内筒中的水,把物件用纱布一一擦干,待用。6.测量萘的燃烧热称取 0.4g 0.5g萘,代替苯甲酸,重复上述实验。7.测量蔗糖的燃烧热称取 1.2g 1.3g 蔗糖代替苯甲酸,重复上述实验。五实验注意事项1. 待测样品需干燥,受潮样品不易燃烧

8、且称量有误。2. 注意压片的紧实程度,太紧不易燃烧。燃烧丝需压在片内,如浮在片子面上会引起样品熔化而脱落,不发生燃烧。3. 在燃烧第二个样品时,内筒水须再次调节水温。六数据处理数据记录 :实验室温度:10.2oC苯甲酸萘蔗糖M(g)0.65460.62121.14731.用雷诺图求解苯甲酸、萘和蔗糖燃烧前后的T. 苯甲酸的雷诺图3.6fF3.43.23.0)Co(2.8T2.62.42.2Ee02468101214t(min)苯甲酸的雷诺图. 萘的雷诺图3.5fF3.0)C2.5o(T2.0E1.5e024681012141618t(min)萘的雷诺图 . 蔗糖的雷诺图3.4f3.2F3.02

9、.8)C2.6o(T2.42.22.01.8Ee0246810121416t(min)蔗糖的雷诺图由经雷诺图校正可得:苯甲酸萘蔗糖T( oC)1.1881.7641.3302. 计算量热计的水当量 ( W )由公式:Qp Qv +?nRT-3226.8= Qv 0.58.314283.4/1000Qv = 3226.8+0.58.314283.4/1000 3225.6KJ/molW Q vm10.65461M=3225.6122.12 14.55(KJ/K)T1.1883. 求萘和蔗糖的燃烧热. 萘的燃烧热Q v MWT 128.18(-14.55)1.764 5296.0 KJ/molm0

10、.6212Qp Qv +?nRT 5296.0 2 8.314 283.4 / 1000 5300.7 KJ/molQp 标准 -5157 KJ/mol相对误差. 蔗糖的燃烧热- 5157 5300.7- 5157100 2.79 Q v MWT 342.30( 14.55) 1.330 5773.6 KJ/molm1.1473QpQv +?nRT -5773.6 KJ/molQp 标准 -5645 KJ/mol相对误差 - 56455773.6100 2.28 - 5645七思考题1. 在这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热交换?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解答:体系:内筒以及

11、其中的水、 氧弹。环境:内筒以外的一切。 由于环境与体系没有绝热,两者只要存在温差就可能存在热交换。 视体系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得高低, 会使所测的燃烧热偏小或偏大。实验中采用雷诺图解法进行校正。2. 加入内筒中水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解答:因为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不可能避免的, 所以开始加入内筒水的水温应比环境低,即比外筒水温低,这样热就从环境传递到体系;当样品燃烧以后,体系温度比环境高,热就从体系传递到环境。 这样就可以使得由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引起的误差减小到最少。为了尽量让两个过程中传递的热量相等而抵消,内筒水被调低的温度应是样品燃烧前后温差的一半。本实验中T 在 1.5K 左右,所以温度选择低0.91K 。3. 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如果要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应从哪几方面考虑?解答:造成误差因素: . 样品的预处理条件。 . 燃烧是否充分,由于压片不好或充氧不足造成样品没有完全燃烧,将会带来极大的误差。 . 水温的选择影响内外筒之间的热量传递。 . 内筒中水量是否准确。 . 燃烧丝的燃烧热。 . 工业氧气中含氮杂质的氧化带来的热效应。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可以: . 待测样品需干燥,受潮样品不易燃烧且称量有误。称量要尽量准确。 . 适当多充一些氧气,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