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50188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主要是电子表格的使用。教材地位和作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2.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线性回归思想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预测。为以后更好地研究选修2-3第三章3.2节回归分析思想的应用奠定基础。 结合教材特点及学情 ,特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及2回归方程系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电子表格求出回归直线的方程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实例加强对回归直线方程含义的

2、理解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体会数形结合、类比、及最小二乘法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引出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函数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理解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增强应用回归直线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意识。利用计算机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并利用此思想借助电子表格求出回归方程。 教学内容的难点:对最小二乘法的数学思想和回归方程的理解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

3、方程。四、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涉及大量数据计算及分析,用传统方法很难突破,故我主要采用电子表格和 几何画板,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动画演示、师生合作交流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五、教学设计(具体如下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相关关系的理解 师:我们曾经研究过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一个自变量对应着唯一的一个函数值,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确定关系。生活中的任何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只有确定关系呢? 让学生举例,教师总结 如: 生:不是。师:能否举出反例? 比如,年龄与身高。 生:身高与体重 生:教师水平与学生成绩。生:网速与下载文件所需时间 师:不妨以教师水平与学生成绩为例,

4、学生成绩与教师水平有关吗?生:有,一般来说,教师水平越高,学生成绩越好师:即“名师出高徒”,名师一定出高徒吗? 生:不一定。师:即学生成绩与教师水平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但又不是必然联系,对于学生成绩与教师水平之间的这种不确定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关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讨的内容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板书) 生活中还有很多描述相关关系的成语,如:“虎父无犬子”,“瑞雪兆丰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函数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还存在的相关关系。让学生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重要性。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二)、初步探索,直观感知1、根据样本数据利用电子表格作出散点图,直观感知变

5、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师:在研究相关关系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生:列表,画图象,求解析式。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研究相关关系。请同学们看这样一组数据:探究: 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年龄2327394145495053545657586061脂肪9.517.821.225.927.526.328.229.630.231.430.833.535.234.6生:随着年龄增长,脂肪含量在增加 师:有没有更直观的方式?生:画图 师生:用x轴表示年龄,y轴表示脂肪。一组样本数据就对应

6、着一个点。由于数据比较多,我们借用电子表格来作图,请大家注意观察。教师演示作图方法,学生观察年龄脂肪239.52717.83921.24125.94527.54926.35028.25329.65430.25631.45730.85833.56035.26134.6散点图师:这个图跟我们所学过的函数图象有区别,它叫作散点图。2、判断正、负相关、线性相关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 010203040506070809010040506070809011000.20.40.60.811.2-0.200.20.40.60.811.2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4幅图,看有什么特点? 生:图1呈上升趋势,图2呈

7、下降趋势。 师生:这就像函数中的增函数和减函数。即一个变量从小到大,另一个变量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对于图1中的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我们称它为正相关。图2中的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师:我们还可以判断出:年龄与身高是正相关,网速与下载文件所需时间是负相关。 生:后面两个图很乱,前面两个图中点的分布呈条状。 师: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即图1、2中的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称图1、2中的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图3、4中的两个变量是非线性相关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线性相关关系。(板书) 设计意图 :数形结合,扫清了学生的思维障碍,体现数学的简

8、约美。(三)、循序渐进、延伸拓展1、找回归直线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年龄与脂肪的散点图,从整体上看,它们是线性相关的。如果可以求出回归直线的方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年龄与体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这条直线可以作为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代表。同学们能否画出这条直线?请完成数学实验1、画出回归直线。(学生在计算机上用电子表格画回归直线)数学实验1: 画出回归直线 教师展示学生画图情况,学生说明理由学生方案一 学生方案二 生总结: 第二种方法好,因为所有的点离这条直线最近。 学生方案三 师:即,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和最小。2、 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回归系数公式。 师:我们现在来求距离和。怎

9、么求? 生: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师生共同:只要求出使距离和最小的、b即可。但是,我们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计算复杂。怎么办呢?以样本数据点A为例, 可以看出:在ABC中,(教师动画演示)按照一对一的关系,直角边AC越小,斜边AB越小, 当AC无限小时,AB跟AC可近似看作相等。求麻烦,不妨求生: 师:它表示自变量x取值一定时,纵坐标的偏差。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当自变量取(=1,2,n)时,可以得到(=1,2,n),它与实际收集到的之间的偏差是(=1,2,n)这样用n个偏差的和来刻画“各点与此直线的整体偏差”是比较合适的。总的偏差为,偏差有正有负,易抵消,所

10、以采用绝对值,由于带绝对值计算不方便所以换成平方,现在的问题就归结为:当,b取什么值时Q最小。将上式展开、再合并,就可以得到可以求出Q取最小值时 (其中,) 推导过程用到偏差的平方,由于平方又叫二乘方,所以这种使“偏差的和”最小的方法叫 “最小二乘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回归直线,教师动画演示,进一步演绎推理来分解难点、突破难点3、利用电子表格的计算功能求出回归直线方程,并分析它的意义师:利用最小二乘法就可以求出回归系数,进一步求出回归方程。下面我们具体操作一下。 我们先明确几个符号的含义:表示年龄,是23,是27,直到是6

11、1。从1到14 , 表示脂肪,是9.5,是17.8 。表示年龄与脂肪的成绩, 表示 年龄的平方年龄脂肪239.5218.55292717.8480.67293921.2826.815214125.91061.916814527.51237.520254926.31288.724015028.2141025005329.61568.828095430.21630.829165631.41758.431365730.81755.632495833.5194333646035.2211236006134.62110.6372148.07127.26428619403.234181表示自变量年龄的平均数,表示因变量脂肪的平均数,表示自变量的平方和,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乘积的和。要求出 a,b,必须先求出这些量。由于计算量大,我们用EXCEL来计算。 请大家注意观察 教师利用电子表格完成数学实验2、学生观察数学实验2:求出下列各式的值(n=14)=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