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49928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设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地点11.3建设内容11.4承办单位概况11.5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2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7研究范围3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42.1*区区情简介42.2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52.3项目概况6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3.1项目建设必要性8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第四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134.1建设场址134.2建设条件13第五章 建设规划方案及建筑结构185.1建设规划布局185.2规划依据及资料205.3主要建筑结构方案25第六章 基础设施配套316.1供配电316.2给排水32

2、6.3消防326.4采暖346.5其他34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357.1节能措施及能耗指标分析357.2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35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378.1编制依据378.2环境现状378.3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治理37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19.1组织机构419.2人力资源配置4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4410.1建设工期44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4第十一章 原材料供应和工程招标4511.1主要原材料燃料品种、质量、需要量及供应方案4511.2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及预测4511.3工程招标4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12.1估算的依据和范围4812.

3、2投资估算4912.3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49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评价5113.1项目社会评价的目标和内容5113.2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5212.3项目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5213.4项目对构建社会和谐目标的贡献52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5414.1结论5414.2建议55附件: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环境影响登记表5、*区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函6、*区政府关于划拨土地的承诺7、用地审查意见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名称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1.2项目地点拟建的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地址位于*市*区东大街*公安分局院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

4、用设施齐全。1.3建设内容按照国家建设标准,结合*公安局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原则,为解决现有业务技术用房严重不足和便民服务不能正常开展的实际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及反复论证,拟新建十二层框架结构业务技术用房9801 m2,警犬用房120m2,规划新增总建筑面积9921m2。1.4承办单位概况*公安分局现有公安民警297人,事业编制人员及工勤人员30人(政府专职消防队28人)。*公安分局承担着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两级党政机关的保卫职责,承担着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安定,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安局原

5、办公大楼修建于1985年9月,砖混结构,初建为三层带帽,2006年为修建110指挥大厅,又架一层轻钢结构加层。现有办公室48间,建筑面积2440平方米。2008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多处墙体出现裂缝,经相关部门鉴定,已成危楼,不适合继续使用,需拆除重建;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公安业务总量不断增加,现有的业务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1.5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项目法人:*公安局项目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有关规定;2、原国家计委办公厅同意出版发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国

6、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5、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6、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7、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基础资料和其他有关文件。1.7研究范围受项目单位委托,*市工程咨询中心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评价人员赴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组织建设单位、有关专家座谈,在广泛征集信息、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本项目的总体规划及设计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的要求,完成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本报告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是:项目建设背景和建设的必

7、要性分析;建设场址和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论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措施研究;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招标方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2.1*区区情简介*市*区地处甘肃东部、六盘山以东、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海拔在8902587米之间。东临*,南依*,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北与*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三省交通要塞和*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以*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

8、市。2002年8月撤销原*市(县级), 设立*区,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市西大街。全区辖1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3个街道办事处、252个行政村。全区东西长75公里,南北最宽处43公里,总面积1936平方公里,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3%,回族约占26.5%,其他少数民族约占0.5%。2007年底总人口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63万人,有回、满、藏、布依等18个少数民族。*市*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8.5,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11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雨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

9、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个月。据统计资料,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10%。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县区前10位。地方财政收入1.64亿元。以平凉电厂、海螺水泥、新世纪节能环保石灰等重大项目为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基本建立,一个后发优势明显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形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78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5元,增长15.2%。*市*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是古“丝绸之路”东端重镇,素有陇东“旱码头”之称。亚欧大陆桥复线宝(鸡)中(卫)铁路贯穿全境,312国道横穿东西,

10、平定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宝中铁路最大货运站位于区域中央,天平铁路、西平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西接兰州,北上银川,东连西安,南下宝鸡,跨三省而连六县。2.2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公安分局承担着市政府所在地及全区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建设和谐社会发展,保护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从公安局领导管理层到全体民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执法”为核心,努力树立公安形象,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服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业务办

11、公用房严重不足,一些正常的业务、技术和便民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加之2008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多处墙体出现裂缝,经相关部门鉴定,已成危楼,不适合继续使用,需拆除重建。因此,修建业务技术用房成为*公安局的当务之急。2.3项目概况2.3.1拟建地点拟建的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地址位于*市*区东大街*公安分局院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用设施齐全。 2.3.2建设规模与目标*公安分局拟建十二层框架结构业务技术用房1幢,建筑面积为9801m2,警犬用房120 m2。总建筑面积9921 m2。2.3.3主要建设条件*公安局位于*市*区东大街路

12、,西、北居民区,南临东大街,东侧与王府井小区一路相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用设施齐全,交通运输非常方便。项目建设“三材”消耗,其中钢材可由平凉钢材市场采购;水泥附近及周边有祁连山水泥厂、海螺水泥厂等可供选择;木材可从平凉木材市场采购解决。供水、供电可利用城区现有设施。2.4.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经估算, *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79.5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305.56万元,其它费用151.16万元,基本预备费122.78万元。资金筹措拟采取以下形式: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款1805.6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73.85万元。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13、项目建设必要性3.1.1项目建设是*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现实的需要*区同全国、全省、全市一样,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趋于复杂、处置解决的难度增大。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两盗”犯罪、流窜犯罪突出,防范、打击难度大,侦查成本高。刑事犯罪和治安问题仍是影响全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承担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创造良好治安环境的主力军。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中,*公安分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14、创新警务模式,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确保了*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平稳,为*区的经济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也将日益复杂。面对日趋严峻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公安分局原有业务用房及及其配套设施已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加之2008年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多处墙体出现裂缝,经相关部门鉴定,已成危楼,不适合继续使用,需拆除重建。312项目建设是适应现代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社会长久的和谐稳定,是公安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在全面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打造现代化警队的同时,必须不断的强化公安基层

15、基础建设。一是打击破案长效机制建设的需要。大力推动刑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先进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科技强警,增强发展后劲,夯实刑侦基础,完善长效机制。二是夯实刑侦基础的需要。实现由“从案到人”向“从人到案”、“从物到案”、“从信息到案”的多元化侦查模式的转变。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斜,持续吸纳高素质人才到刑事技术员和信息采集员队伍中,抓好技术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推动刑侦基础工作正规化。 三是加大现案侦破力度需要。按照上级刑侦部门的要求及时研究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及时掌握其发展变化的最新动向,需要加快推进侦查工作专业化建设和积极建设刑侦人才队伍。 四是刑侦科技、信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跨区域联合作战与多警种协同作战;实行串并案工作科技化、信息化:利用人口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