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49829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2.晨昏线的判读3.晨昏线的特点(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晨昏线的移动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

2、昏线的位置。即_月_日与_月_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_月_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_月_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知识点总结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_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

3、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高中地理真的特别难吗高中地理难度是比较高的,原因主要如下:一、内容较为抽象。高中地理虽然不像数学公式那样复杂,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变得迷糊起来。知识点一旦多起来,学生记忆起来就容易乱。不仅如此,山峰究竟有多高、河流究竟有多长、水域究竟有多深,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二、符号公式繁多。如果遇到难的符合和公式,学生们就会计算出错,加上公式之间相似度高,很容易把题都做错。高中地理怎么学习要学好地理,基础知识是不能少的。经度纬度,简易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是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关于这一点,我周围的一些同学有个误区,就是他们觉得记地图就

4、是不停地照着画,背下每个区域的轮廓。然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考熟悉的区域;它可能会给个陌生的区域,然后给你经纬网。如果只背下区域的大致样子,没掌握经纬网的话,那遇到这种情况就翻车了。而熟悉经纬网以后,一看就大致能定位,它在哪个洲,什么气候,濒临哪个洋,或者在内陆,然后就能推出其他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信息。题目再怎么考,也跳不出这个范围了。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二)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

5、日行星(天、海)。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_年。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1

6、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昼夜更替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12、晨昏线与经线: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6、日期分割

7、: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太原:技术力量强;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9、公转速度:_月初-近日点速度快,_月初-远日点速度慢;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黄

8、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

9、球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_月_日昼最长,_月_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10、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地理高考答题技巧(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几个大题目,是39题还是40题,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2)要仔细、认真地看清楚试卷前对考生的要求,对答题的说明,使你的答卷符合规定,减少或避免失误。(3)

11、开始答题时,要十分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4)答题前只要明确考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给的条件有哪些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题要点的先后顺序。(5)要根据各种类型题型,有针对性地回答。如读图填充题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和综合题则要求内容充实、要点精确。高考地理答题妙招适当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高考地理试题各题目分值设置一般是按要点给分。基于此,可以通过研究分值,结合问题的设问,估测答案要点数目。当然为避免失分,可多个方面去答,这样失分的几率会相对小些。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地理卷共75分,因此理论上选择题要在20分钟内完成。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