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49719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材料热处理的重要知识点一: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他们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不同?答:珠光体分为片状主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两种组织形态,前者渗碳体呈片状,后者 呈粒状。它们的形成条件,组织和性能不同。1、片状珠光体的形成,同其他相变一样, 也是通过形核好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进行的。由fe-fe3c相图可知,wc=0.77%的奥氏体在 近于平衡的缓慢冷却条件下形成的珠光体是由渗碳体和铁素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在 较高奥氏体化温度下形成的均匀奥氏体于al-500C之间温度等温时也能形成片状珠光体。根据片间距的大小,可以将珠光体分成三类。在a1-650C较低温度范围内构成的珠光 体比较细

2、,在片间距为0.6-1.0um,称作珠光体,通常在光学显微镜下极容易辨别出来铁 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状非政府形态。在650-600C温度范围内构成的珠光体,其片间距较窄, 约为0.25-0.3um,只有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就可以辨别出来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形态, 这种粗片状珠光体存有称为索氏体。在600-550C更高温度下构成的珠光体,其片间距条 状,只有0.1-0.15um。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辨别其层片特征而呈圆形黑色,只有在电子显 微镜下就可以区分出。这种条状的珠光体又称作托氏体。片状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珠光体的片间距。共析钢珠光体的硬度和断裂强度 均随片间距的缩小而增大。片状珠光体的塑性

3、也随片间距的减小而增大。2、粒状珠光体非政府就是渗碳体呈圆形颗粒状原产在已连续的铁素体基体中。粒状珠光体组织即可以有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而成,也可由片状珠光体球化而成,还可 以由淬火组织回火形成。与片状珠光体相比,粒状珠光体的硬度和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 较好。二:贝氏体类型非政府存有哪几种?它们在构成条件、非政府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相 同?答:在贝氏体区较高温度范围内(600-350C )形成的贝氏体叫上贝氏体,在较低温 度范围内(350C-ma)形成的贝氏体叫下贝氏体。上贝氏体形成温度较高,铁素体晶粒和 碳化物颗粒较粗大,碳化物呈短杆状平行分布在铁素体板条之间,铁素体和碳化物分布有 明显的方向性

4、。这种组织状态使铁素体条间易产生脆裂,铁素体条本身也可能成为裂纹扩 展的路径。下贝氏体中铁素体针细小而均匀分布,势能密度很高,在铁素体内部又结晶划出细小 多量而云气的&-碳化物。因此下贝氏体不但强度低,而且韧性也较好,即为具备较好的 综合力学性能。三:马氏体形态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在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方 面有何不同?请问:钢中的马氏体存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就是板条马氏体;另一种就是片状马氏 体。板条马氏体是在低碳钢、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基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 型的马氏体组织。高碳钢(wc0.6%)、wni=30%的不锈钢及一些有色金属的合金,淬火时构成片状马氏 体非

5、政府马氏体的力学性能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四:比较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和淬火珠光体、淬火索氏体、淬火托氏体的非政府 和性能答:在al-650C较高温度范围内形成的珠光体比较粗,在片间距为0.6-1.0um,称为 珠光体,通常在光学显微镜下极易分辨出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状组织形态。在650-600C 温度范围内形成的珠光体,其片间距较细,约为0.25-0.3um,只有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 能分辨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层形态,这种细片状珠光体有称作索氏体。在600-550C更 低温度下形成的珠光体,其片间距极细,只有0.1-0.15um。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其层 片特征而呈黑色,只有在电

6、子显微镜下才能区分出来。这种极细的珠光体又称为托氏体。 回火温度升高到400C以后,由针状a相无共格联系的细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叫 回火托氏体淬火刚在500-650C淬火获得了答复或再结晶了的铁素状和颗粒状fe3c的机械混合物 叫做淬火索氏体五:比较过共析钢的 ttt 曲线和 cct 曲线的异同点。为什么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得不到 贝氏体组织?与亚共析钢cct曲线中ms线相比较,过共析钢的ms线有何不同点,为什么?请问:cct曲线与ttt曲线的比较相同点:cct曲线与ttt曲线都没有贝氏体转变区,且cct曲线可看成无数个温差很 小的等温转变过程不同点:1、cct曲线中珠光体已经开始转型线和珠

7、光体转型终了线均在ttt曲线的右 下方。这表明与等温转型较之,已连续加热转型的转变温度较低,孕育出区较长。2、ttt 曲线珠光体已经开始转型线切线的加热速度vc曲线中的vc,vc大致为vc的1.5倍无贝氏体的原因:由于共析钢含碳量高,使贝氏体的孕育期延长,连续冷却时贝氏体 转变来不及进行便冷却至低温亚共析钢cct曲线发生了先共析铁素体划出区域和贝氏体转型区域,此外ms线右端 上升,这就是由于先共析铁素体的划出和贝氏体的转型并使周围奥氏体盛碳所致。过共析 钢 cct 曲线与共析钢较为相近,在已连续加热过程中也并无贝氏体区。所相同的就是存有 先共析渗碳体划出区域,此外ms线右端增高,这就是由于先共

8、析渗碳体的划出并使周围 奥氏体贫碳导致的。六:为了提高过共析钢的强韧性,希望淬火时控制马氏体使其具有较低的含碳量,并 希望有部分板条马氏体。试问如何进行热处理才能大道上述目的?请问:可以用较低温度快速、短时间冷却揉火方法,留存较多的未水溶性碳化物,减 少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去制止高碳的构成七:何为钢的退火?退火种类及用途如何?请问:淬火:将钢冷却至临界点acl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加热以赢得 近似于平衡状态非政府的热处理工艺1、完全退火:将钢材加热至ac3以上20-30C,保温足够长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 化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呀共析钢wc=0.3%-0

9、.6%, 目的是均匀组织,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2、不全然淬火:将钢冷却至ac1-ac3或acl-accm之间,经保温后缓慢加热以赢得近 似于均衡非政府的热处理工艺(对于呀共析钢来说,为了减小片间距,减少硬度,消解内 应力。对于过共析钢主要为了赢得球状珠光体非政府以消解内应力,减少硬度,提升焊接 加工性能)3、球化淬火:就是并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赢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作共析钢、过共析钢和合金工具钢。其目的就是减少硬度,光滑非政府,提升焊 接加工性,并为淬火并作非政府准备工作)4、均匀化退火:它是讲钢锭、铸件或锻坯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时间保温, 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用于消除铸锭或铸件在凝固过 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5、回去形变淬火和再结晶淬火:回去形变淬火:在精加工或淬火之前将工件冷却 至acl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加热的热处理工艺(用作消解铸件、锻件、 焊接件及机械加工件中的残余内应力,以提升尺寸稳定性,避免工作变形和脱落)再结 晶淬火:把热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