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49557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连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必需高度重视。下面是xx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一 调查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关键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要处理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需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所以,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

2、容,对于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含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调查方法、概况 为深入了解*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现实状况,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和举措,在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我们前后深入*市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环卫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座谈会,实地察看了部分企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向主体班学员和部分干部群众发放了问卷调查,来进行实践调查。 调查内容 一、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布署,各地各部门主动响应,*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布署,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愈加突出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

3、方法,不停加大工作力度,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进展。 1、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 多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落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停深化。尤其是经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建设新型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中,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和管理的各领域、全过程,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入全方面,新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主要,生态优良比生产增加更可贵,低碳绿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红叶绿比灯红酒绿更科学的看法开始为多数人所接收。 2、生态文

4、明建设不停推进。 多年来,*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计划,统筹布局,推出了包含计划优化工程、绿洲建设工程、环境净化工程、污染减排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明确要求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水质、噪音等生态指标,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规模全方面展开。 3、生态文明基础工作不停加强。 相关工作机构、人员配置和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

5、市、国家著名旅游目标地城市、法治优秀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村镇、生态文明小区等创立活动深入开展,城镇清洁工程、河洛风光带工程等综合治理活动不停推进,全民植树全方面开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扎实推进。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合理利用水平深入提升。*市以山区生态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村镇绿化等为关键载体,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2021年至今已累计完成造林28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2%提升到46%以上,9个县成功创立省级林业生态县,10个县被授予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初步形成了关键

6、生态工程为骨架,绿色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带为网络,城镇绿化一体化为依靠的林业生态新格局。现在的河洛大地,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发展的主要关键竞争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尚存很多问题 在肯定*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调查中我们发觉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可忽略,归纳起来关键有三个反差。 1、可连续的发展要求和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存在反差。 调查结果显示,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依然不一样程度存在,很多矿山是先开发后计划设计,开发程序倒置,加之企业普遍存在着只开发、不恢复,重开发、轻维护现象,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湿地资源利用过分,

7、水资源的不合理调配和利用等现象也屡禁不止。 2、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和粗放经营模式存在反差。 经过实地考察得悉,*市矿山的开采仍处于初级采掘、变卖原矿阶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业和产品;在旅游开发中,大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且产业链条不完整,长久停留在过路式观光旅游阶段,难以凝聚人气、财气,不能最大程度地产生效益 3、生态环境优化的发展方向和保护管理体制滞后存在反差。 因为对资源保护的合理利用管理包括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和成效。同时,林业生产上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突出。部分问题,像那种春天栽树轰,秋后管理松

8、、年年栽树,年年在同一个地方栽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三、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依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需采取以下对策和方法。 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规范矿业秩序。 禁止非法开采,取缔在风景旅游计划区内的采矿点,禁止在铁路、主要公路、堤坝两侧近距离开采,对采富弃贫、乱挖滥采、无证开采的要给予打击。坚持可连续发展,严格遵守开采法制化,污水要净化,废渣无害化,生态要绿化的要求。加紧科技进步。全力推进企业技改,提升产业层次,关键发展矿产品深、精、细加工,实现从原料输出型的浅层次开发向综合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转变。引入优秀的管理经验和优异的

9、管理、技术人才,提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发展新型工业。 在承接对接产业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技术改造上,要激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优秀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3、加强土地管理。 严格耕地保护尤其是基础农田保护,禁止随意调整和占用基础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深入完善土地收购贮备和交易制度。经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措施,阻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

10、项目果断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果断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 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靠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升品质的标准,实施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加工和转化,形成闭合式生态产业链。主动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不停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2、狠抓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推行安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的长期有效

11、机制。继续加强安全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主动参加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的创评活动,多创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坚持科技兴农。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和科技入户工程,提升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深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题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赔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主动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施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强化生态教育,利用多个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提倡节能环境

12、保护、爱惜生态、崇尚自然,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省环境保护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气氛。要教育广大干部牢靠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强化政府调控。 要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计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市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法、规模、强度进行控制。依据国家和省里主体功效区计划,深入明确*优化开发、关键开发、限制开发和严禁开发的类别和范围,确定主体功效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从根本上处理好经

13、济社会发展和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3、健全相关制度。 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取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资源节省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调查结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人和自然的友好关系,促进社会可连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和公众的参加。不停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推进公众主动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含有十分主要的意义。我们要深

14、入落彻科学发展观,参加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去,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二 2021年暑期我们学校部分年级开展了以我眼中的故乡生态文明为专题的大学生实践调查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活动。 一、调查背景 现在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发展的速度和结构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为不合剪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加好的平衡发展和环境,更加好的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更加好的建设漂亮中国,于是我主动响应学校号召,在暑期开展了有关故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北部,是一个著名中外的古城亳州。而我家在亳州市北部的一个乡镇华佗镇。据

15、我了解前几年故乡因外出打工的比较多,致使故乡劳动力相对缺失,自然故乡发展的也不是很快。而那时的故乡在我看来环境却是很好的。而近几年故乡的环境却是越来越差,数目花朵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耸立的楼房和拥挤的人群。在我心中萌生了这么一个疑问:是不是高速的发展全部要以牺牲环境为目标?带着这么一个问题,我走访了相关部门,开展实际调查。 首先我来到了我奶奶家,我想向奶奶了解以前我们村环境是怎么样的。她说,以前故乡地沟里全部有睡,水里面也有好多鱼。而现在我们极少再见到河了,更别提在河里的鱼了。以前的故乡多种花草树木繁多,现在也变得越来越少了。经过和她的谈话中我看出了她对环境的遗憾。即使她现在生活比以前要好很多,不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幸福生活不会长久。 对于奶奶那代人人来讲,她们受过太多苦。以至于她们对幸福生活感受的愈加亲切。可能她们刚开始并不在意这些生态环境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不过伴随时间的发展,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大家日常起居的时候,她们就会发觉治理环境是多么的主要。然而到那时候我们的种种对策会影响甚微,以至于会有种悔悟的叹息。 第二天我来到了镇政府,经过种种程序我见到了我们镇的宋镇长,我给她说明了我来的缘由,她也很热情。于是我带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