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49504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化学精品试题 第七单元综合试题1.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2. 雾霾是由大量烟雾、灰尘等微粒悬浮而造成空气污染现象。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产生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B用煤火力发电C开发利用太阳能D乱砍滥伐树木3. 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

2、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5.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保护空气B.垃圾处理a.CO2增多酸雨a.焚烧秸秆减轻雾霾b.SO2排放温室效应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C.爱护水资源D.能源利用a.活性炭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a.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b.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b.发现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A A B B C C D D 6. 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SO2 、 NO2 B CO2 、 CO C SO2 、 CO2 D NO2 、 CO 7. 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 4 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

3、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8.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C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9. 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0. 相同质量的 H2 、 CH4 和 CO 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 CO 最多

4、,H2 最少B H2 最多,CH4 最少C H2 最多,CO 最少D CH4 最多,CO 最少11. 有 3 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X 、 Y 、 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点燃每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 X 、 Y 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滴出现。点燃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 X 、 Z 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 X 、 Y 、 Z 分别是 A H2CH4CO B COCH4H2 C COH2CH4 D CH4H2CO 12. 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A 48g B 56g C 59g D 64g 13. 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 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字母)。A.氢气B.石油C.煤D.天然气(2) 目前,我国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红磷和白磷均放在薄铜片上,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判断该小组同学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填字母)。A.红磷、白磷均为可燃物B.红磷、白磷都暴露在空气中C.红磷、白磷具有相同的温度D.红磷、白

6、磷在铜片上的位置对称依据燃烧条件,变化的因素是 。(4)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发生火灾时,这种涂料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作用。其防火的原因是 (填字母)。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4. 为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应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1)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由此会导致 增强。(2)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充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 (填一种即可)、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3)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B.大力发展火

7、力发电C.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15.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 、 NO2 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 ,破坏环境。(2)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A.浓硫酸与水B.镁与盐酸C.碳与氧气(3) 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i 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

8、(填字母)。A.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ii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但不能熄灭所有火灾。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16.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 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高温下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空气。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 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9、 PM2.5 的排放会造成白色污染B.燃烧树叶和秸秆,都会产生 PM2.5 C.防 PM2.5 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 NH3 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i NH3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ii 将 NH3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点燃6H2O+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1) 12 月 5 日京津冀等 9 省市遭遇大雾笼罩,恰在这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PM2.5 首次被纳入标准,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10、微米的颗粒物,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提供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201300300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空气质量级别IIIIIIIVV 2011 年 12 月 6 日天津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公布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 193,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判断天津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 I 级、优B. II 级、良C. III 级、轻度污染D. V 级、重度污染(3)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

11、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C.焚烧落叶和垃圾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4) 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美名”得来的原因: 。(5) 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氘和氢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称为重氢,常用 D 来表示,其原子核内有一个中子,由氘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称为重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氘和氢属于同种元素重水的化学式为 D2O 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18. 2014 年冬季我国连续出现的灰(雾)霾天气,给人们生

12、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 PM2.5 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 的颗粒物。(1) 灰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 (填字母)大量增加。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2)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SO2 、 NO2 等污染物,破坏环境。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 (填序号)。煤 乙醇汽油 可燃冰 氢气(3) “可燃冰”被视为 21 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我国南海海底存储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

13、化学方程式为 。(4)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处理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用于气体肥,另一种为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 【答案】A【解析】A、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故A可能发生爆炸;B、氮气不是可燃性气体,不与氧气不反应,故B不可能发生爆炸;C、氧气是助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不可能发生爆炸;D、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不可能发生爆炸;2. 【答案】C【解析】A、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烟尘、微小颗粒物,会增加空气中的烟雾、灰尘等微粒的含量,不利于减少雾霾产生,故选项做法错误。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大量烟尘、

14、微小颗粒物,会增加空气中的烟雾、灰尘等微粒的含量,不利于减少雾霾产生,故选项做法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鼓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空气中的烟雾、灰尘等微粒的含量,有利于减少雾霾产生,故选项做法正确。D、森林能吸收烟雾、灰尘等微粒,乱砍滥伐树木,不利于减少雾霾产生,故选项做法错误。故选C。3. 【答案】D4. 【答案】D【解析】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5. 【答案】C6. 【答案】A7. 【答案】D【解析】能使燃着的火柴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而氢气和甲烷都能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