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49222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恐防范宣传周活动总结 反恐防范: 一、恐怖事件范畴及反恐防范范围 恐怖事件是指恐怖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破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如爆炸、凶杀、绑架、劫持、投毒、生化袭击或泄漏等。 重点防控范围。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展馆、食堂、值班室等)、重点物品(病原体、生化物、易致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人员、各类群体性矛盾等。 二、要求制定反恐应急预案 三、应急处置 当获取恐怖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时: 1.在岗、在位人员应及时利用就便条件,采取果断措施制止或延缓事态的发展,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值班领导、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情况,及时

2、组织游客按疏散方案疏散。 2值班领导或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或协助指挥制止或延缓事态的发展,组织游客疏散。同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协调有关部门参加制止事态的发展。情况允许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事态的发展。 3领导小组和主要领导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根据事态的性质、规模、造成损害的程度等,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决定处置事态的方法、措施等相关问题。 4各组应根据解决事态的需要和领导小组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力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按要求参加解决事态中出现的问题。 四、疏散方案 当获取恐怖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需要组织疏散时,应按照由近至远、先游客、后员工、靠右行的方法疏散。并制定具体的疏散方案

3、 五、物防(实体)要求 至少配备一条防爆毯(桶);防护面具、消毒口罩和毛巾; 六、如果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 一是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二是不对视,不对话,动作要缓慢;三是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四是注意观察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五是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 1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常规手段。 (1)爆炸。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枪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3)劫持。劫持人、劫持车、船、飞机等;()纵火

4、。非常规手段:(1)核与辐射恐怖袭击。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生物恐怖袭击。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如发生在美国9.1事件以后的炭疽邮件事件; ()化学恐怖袭击。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事件; ()网络恐怖袭击活动。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2)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或

5、与季节不协调者;(3)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在检查过程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5)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6)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3如何识别可疑车辆。(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导线或细绳;(2)车辆停留异常。违反规定停留在水、电、气等重要设施附近或人员密集场所;(3)车内人员异常。如在检查过程中,神色惊慌、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发现警察后启动车辆躲避的。 4如何识别可疑爆

6、炸物。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 (1)看。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无一遗漏地观察,识别、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 (2)听。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 (3)嗅。如黑火药含有硫磺,会放出臭鸡蛋(硫化氢)味;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 5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1)标志性建筑物或其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 ()重大活动场合,如大型运动会、检阅、演出、朝拜、展览等场所; ()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剧院、宾馆、运动员村、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码头、学校等; (4)行李、包裹、食品、手提包及各种日用品之中; (5)宾馆、饭店、洗

7、浴中心、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各种交通工具上; (7)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1)不要触动;(2)及时报警; (3)迅速撤离。疏散时,有序撤离,不要互相拥挤,以免发生踩踏造成伤亡;(4)协助警方的调查。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大小、位置、外观,有无人动过等情况,如有可能,用手中的照相机进行照相或录像,为警方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7遇有匿名威胁爆炸或扬言爆炸怎么办。 (1)信: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心存侥幸心理;(2)快:尽快从“现场”撤离; ()细:细致观察周围的可疑人、事、物;(4)报:迅速报警、让警方了解情况

8、; ()记。用照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将“现场”记录下来;9在场馆发生爆炸怎么办。()迅速有序远离爆炸现场,避免拥挤、踩踏造成伤亡;(2)撤离时要注意观察场馆内的安全疏散指示和标志; ()场内观众应按照场内的疏散指示和标志从看台到疏散口再撤离到场馆外;()场馆内部体育官员、工作人员以及运动员,应根据沿途的疏散指示和标志通过内部通道疏散; ()不要因贪恋财物浪费逃生时间;()实施必要的自救和救助他人; (7)拨打报警电话,客观详细地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经过;(8)注意观察现场可疑人、可疑物,协助警方调查。1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怎么办。(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在陌生的环境里,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

9、场所时,为自身安全,要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需要时能尽快逃离现场;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可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4)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简易防护,捂鼻匍匐。 可用毛巾、口罩捂鼻,匍匐撤离。烟雾较轻飘于上部,

10、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和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如果身上着了火,不可跑动或用手拍打,这样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当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使用喷灭火器材灭火更有效; (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被堵,救援人员

11、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如果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可采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10)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

12、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14遇到纵火恐怖袭击“七忌”是什么。()忌惊慌失措。 不可惊慌失措,盲目逃跑或纵身跳楼。要保持冷静,尽快了解所处的环境位置、起火点、起火原因和火势大小,正确选择逃生方法和路线; ()忌盲目呼喊。 现代建筑物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可用湿毛巾捂鼻口,匍匐前进逃离,紧急时刻呼叫时也不能移开毛巾; ()忌贪恋财物。 不要为穿衣或取贵重物品浪费时间,更不要为入室拿物品而重返火海;(4)忌乱开门窗。 如房间充满烟雾,必须时,可打开门窗,排放烟雾后,应立即重新关闭好,防止长时间开

13、窗致使外面大量浓烟涌入室内,能见度降低,高温和毒气充斥,无法藏身; (5)忌乘坐电梯。 一旦着火,电梯就会断电,可能将你困在电梯,无法逃生;(6)忌随意奔跑。 随意奔跑,不仅容易引火烧身,还会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忌轻易跳楼。 在房间无法避难时,也不要轻易做出跳楼的决定,此时可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窗外,等待救援。 23被恐怖分子劫持后怎么办。()保持冷静,不要反抗,相信政府;(2)不对视,不对话,趴在地上,动作要缓慢; (3)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及时把手机改为静音,适时用短信等方式向警方(110)求救,短信主要内容:自己所在位置,人质人数,恐怖分子人数等; (4)注意观察

14、恐怖分子人数,头领,便于事后提供证言; (5)在警方发起突击的瞬间,尽可能趴在地上,在警方掩护下脱离现场。4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与恐怖分子之间; (2)选择密度质地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但木门、玻璃门、垃圾桶、灌木丛、花篮、柜台、场馆内座椅、汽车门和尾部等不能够挡住子弹,虽不能作为掩蔽体,但能够提供隐蔽作用,使恐怖分子在第一时间不能够发现你,为下一步逃生提供了时间; (3)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有些物体质地密度大,但体积过小,不足以完全挡住自己身体,就起不到掩蔽目的。如路灯杆、小树干、消防栓等。 (4)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如立柱;不规则物体容易产生跳弹,掩蔽其后容易被跳弹伤及,如假山、观赏石等。 2大型商场遇到枪击怎么办。 (1)快速掩蔽。在大型购物中心遇到枪击时,快速降低身体姿势,利用柜台和衣架躲避,迅速向紧急出口撤离;来不及撤离就近趴下,蹲下或隐蔽于掩蔽物后,等待救援; (2)及时报警。拨打1报警;()检查伤情。实施自救和互救; (4)事后协助。向警方提供现场信息,协助警方调查。28在宾馆、饭店或娱乐场所遇到枪击怎么办。 (1)快速掩蔽。要快速趴下或蹲下,隐蔽于桌子、沙发、吧台,立柱等的下面或后面;在室内听到外面枪击声,不要出来观看,及时躲避在沙发或床侧面。不要躲避在门后或衣橱内; ()及时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