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48922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寒假作业背学练测【07】城市练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专题7 城市练一练近些年来,我国城市渍水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城市内涝迫在眉睫,下图为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图,结合图回答1-2题。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城市渍水内涝主要发生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下列不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A.增加城市地形坡度 B.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 C.城市雨水综合利用 D.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3-4题3.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4.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BB CC DD 读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回答第5题。5.四

2、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A地 B地 C地 D地读下表回答6-7题。我国部分区域资料表省(地区)人均GDP(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辽宁11 01750.2139.010.19京津冀10 08746.9642.310.35山东9 40749.6935.460.10沪苏14 41350.2541.270.46浙江12 90652.7436.260.60福建11 29343.6240.010.40广东11 18050. 3939.261.326.根据表中信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A京津冀 B沪苏 C浙江

3、D广东7.根据表中信息,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辽宁 B沪苏 C浙江 D广东“广佛都市区”指以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读下图“1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8-9题。8由图中可知该区( )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B东北方向上的路网密度最大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 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9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 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10.读我国某区域

4、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分析甲所在地形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6分)(2)指出乙所在地形区并简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3)说出图中城镇分布特点,并简述丙城市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6分)1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中三角是以长江中游地区相临的湘鄂赣三省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包括湘鄂赣三省的沿长江、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若干个连绵大中城市组成,是三省经济精华地带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三省共同推进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城市集群的第四大核心增长极。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

5、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试验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快速发展来促进城市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的有利区位因素。(10分)(2)中三角区域洪涝灾害严重,简述其主要原因。(10分)(3)结合材料,试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0分)1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图(1)简述两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共同点。(6分)(2)从城市体系和产业结构角度,与长三角相比,分析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