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48490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一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2019.5(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9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

2、秋战国时期金石竹舄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墓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

3、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慎、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墓和借鉴的典范。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墓写。他们在书法临墓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

4、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云: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日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所在。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他们在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如钟繇的宣示表结体自然,沉雄浑厚;陆机的平复帖古朴秀

5、美,潇洒随意;王羲之的圣教序风流高华,俊逸清新;米芾的蜀素帖不激不励,雍容大雅;王铎的草书诗卷恣肆奇崛,参差错落.所有这些伟大作品,无不以意蕴深醇、风规自远感染并浸润看我们。(取材于罗中玺的书法的审美意识与评判标准)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字的字体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B.汉字的造型规例口结构决定了书法创作需要遵循一定法则。C.仰天俯地”的传统文化思维决定了中国历代书家的性格。D.字以载道字为道本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内涵。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代书法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

6、家。B.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企图以书法获得心灵的自在。C.中国古代书法家个性张扬使作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D.中国古代书法家创作了诸多特色鲜明、意境深厚、风格高远的作品。3.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彳亍书和草书比楷书更能扩展书法艺术墓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B.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时已经达到了书法创作的自觉常态。C.书法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不能单纯追求形体结构均匀有序。D.在书法创作中常常需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获得灵感和启发。4.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欹斜:欹读作yr,意思是造型奇特。B.载道:载是形声字,形旁车表义,声旁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