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48457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古诗文阅读文言文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演练提能考点对练(出现频率极高的特殊句式!)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蔺相如者,赵人也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是寡人之过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本板块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判断句。B项是一般陈述句,“是”表示“这”的意思,“也”表停顿。A、C、D三项都是判断句,分别用“者也”“也”“为”表判断。B、C两项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这”。答案:B2. 下列各句括号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C(赵王)遂与秦王会(于)渑池D良曰:“请(沛公)往谓项伯,言沛公

2、不敢背项王也。”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成分省略。A. 省略宾语。B. 省略谓语。C. 省略主语,省略介词。D. “请”后面的宾语有两种情况:一是请求对方做某事,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是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后文的问答以及“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可知,“往谓项伯”的是张良,而不是刘邦。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特征不同的一项是()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王曰:“谁可使者?”C贤哉,回也! D渺渺兮予怀。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主语后置句式。A. 嗟乎,叹词,放在句首,表示惋惜。B、C、D三项都是主语后置句式

3、。B. “谁可使者”即“可使者谁”。C. “贤哉,回也”即“(颜)回贤”。D. “渺渺兮予怀”即“予怀渺渺”。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而君幸于赵王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被动句。B项“被”是动词,“遭受”的意思,不表示被动。A. 是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即“若属皆且为(之)所虏”。C. 是被动句,“而君幸于赵王”即“而君被赵王宠幸”。D. 是无标志被动句,“挫”是被挫,“削”是被削。答案:B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_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而今安在哉?_良问

4、曰:“大王来何操?”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宾语前置句式。“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未之有”即“未有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安在”即“在安”,“何操”即“操何”。答案: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碍它了。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东西。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但是现在他们在哪里呢?张良问沛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译:在宫殿上侍奉的众大臣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的爪牙不锋利D求人可使报秦

5、者,未得 译: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定语后置句式。题中加点部分都含有定语后置句式。A、B、D三项中的“者”是标志词,C项中的“之”是标志词。“蚓无爪牙之利”应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答案:C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_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农人告余以春及。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介词结构后置句式。答案:曾跟随穆、曹二位琵琶师学弹琵琶。后世的读者,也将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怀。州官上门催逼,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迫。我对陛下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农民把春天到来这件事告诉我。8. 找出下

6、列句子中的变式句,并按句式特点归类,把答案填写到横线上。(只填序号)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渺渺兮予怀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以其无礼于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寂寥而莫我知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鸡豚狗彘之畜 甚矣,汝之不惠主语后置:_宾语前置:_介词结构后置: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主语后置句式、宾语前置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式。是主语后置句,按现代汉语习惯,应为“予怀渺渺兮”;同类的句子有“甚矣,汝之不惠”。中“何以”即“以何”,是宾语前置;中“未之有”即“未有之”,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中“寂寥而莫我知也”即“寂寥而莫知我也”,宾语前置

7、;“鸡豚狗彘之畜”即“畜鸡豚狗彘”,宾语前置。“以其无礼于晋”意为“因为他对晋侯无礼”,介词结构“于晋”修饰“无礼”,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前;中“乎”作“于”解,“乎己”应放到“参省”之前作状语。需要注意的是:中“于河东”补充说明“移”的处所,是常式句而不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可译为“到”,翻译时不能提前。答案: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9. 对下列句子中固定结构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耳:只不过罢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因此。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哉:“只是吗”。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奚以

8、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凭什么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没办法。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庶几:差不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何乃:怎能。A B C 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固定结构。独哉:可译为“难道吗”。奚以为:表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奈何:怎么办。排除有的项就是正确答案。答案:C10.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B至殿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责怪。C且庸人尚羞之 羞:轻视。D善万物之得时 善:好好地。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意动用法。B. 怪:以为怪,认为奇怪。C. 羞:以为羞耻。D.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

9、慕。答案:A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B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灭亡。C先入咸阳者王之 王:为王。D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挑拨。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使动用法。句中加点词后面的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该词活用作使动。D.斗:使动用法,使斗,灵活解释为“挑拨”。“斗两主,观祸败”的意思是挑拨汉天子和单于的关系,使之互斗,(从旁)观看祸败。A. 封:使成为边境。B. 亡:使灭亡。C. 王:使为王。答案:D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 C.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用法。C.目:名词用作

10、动词,指用眼色表态示意。A. 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名词,树木。B. 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名词,桨。D. 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名词,道路。答案:C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B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天下云集响应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名词作状语的用法。D.日:太阳。“日”在这里没有活用。A. 间:小路,句中作状语,从小路。B. 箕畚:句中作状语,用箕畚。C. 响:句中作状语,像回声那样。答案:D1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善:对友善。B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后退

11、,倒退。C固前圣之所厚 厚:老实、厚道。D齐彭殇为妄作 齐:把看作相等。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形容词作一般动词的用法。厚:推重。答案:C15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此亡秦之续耳_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_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_审容膝之易安 _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_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动词作名词的用法。答案:续:动词用作名词,后继者。赐:动词用作名词,恩惠。流:动词用作名词,水流。容膝:容纳双膝,句中用作名词,指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1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宾主尽东南之美美:美好、美丽。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急:危急的情况。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艰险遥远。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欢:欢乐、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