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48456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父亲的病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 1926 年 11 月 10 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 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 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 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 人生的伤悲。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散文父亲的病原文,欢 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父亲的病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2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 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

2、为他其时已经阔得 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 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 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 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 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 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 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3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 后说。“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

3、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 的玻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 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 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 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 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 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

4、人,百药无效 ;待到遇 见了什么叶天士?4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 服,便霍然而愈5了。“医者,意也。”6其时是秋天,而梧桐 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 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 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拚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 害,将要不能起床 ;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 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 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 7先生,本 领比我高。我荐他来

5、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 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 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 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 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 了。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 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 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 总兼有一种

6、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 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 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 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 事。然而还有“平地木8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 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 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 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

7、而还有 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 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 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9,取 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 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 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 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

8、愆10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 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 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 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 S 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 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11的嫡派 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 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 无从医治的。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 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 上喘

9、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 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 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 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 医什么学报12,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 孽深重祸延父母”13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 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 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 一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10、。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到:“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 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 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14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 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15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父亲 父亲”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 苦痛。“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父亲”“什

11、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 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 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十月七日【注释】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一 卷第二十一期。S 城:这里指绍兴城。英洋:即“鹰洋”,墨西哥银元,币面图案为一鹰(墨西哥国 徽)。鸦pain战争后曾大量流入我国。叶天士(16671746):江苏吴县人,清乾隆时名医。清代王 友亮撰双佩斋文集叶天士小传中,有以梧桐叶作药引的记载。霍然而愈:疾病迅速消除。“医者,意也。”:语出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 意也。腠理至微,

12、随气用巧。”陈莲河:指何廉臣(18601929),当时绍兴的一位中医。平地木:即紫金牛,一种药用植物。“虎神营”:清末端郡王载漪(文中说是刚毅,似误记)创设和 统领的皇室卫队。李希圣在庚子国变记中说:“虎神营者,虎食 羊而神治鬼,所以诅之也。”冤愆:冤仇与过失。旧时迷信认为得罪了鬼神而招来的冤过轩辕岐伯:指古代神医。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岐伯,传说中的上古名医。今所传著名医学古籍黄帝内经,是战 国秦汉时医家托名黄帝与岐伯所作。其中素问部分,用黄帝和岐 伯问答形式讨论病理,故后来常称医术高明者为“术精岐黄”。中医什么学报:指绍兴医药月报。一九二四年春创刊, 何廉臣任副编辑,在第一期上

13、发表本报宗旨之宣言,宣扬“国 粹”。“罪孽深重祸延父母”:旧时有些人在父母死后印发的讣闻 中常有“不孝男某某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或显妣)”一类套 话。衍太太:作者叔祖周子传的妻子。高王经:即高王观世音经。据魏书卢景裕传: “有人负罪当死,梦沙门教讲经,觉时如所梦,默诵千遍,临刑刀 折,主者以闻,赦之。此经遂行于世,号曰高王观世音。”旧俗 在人死时,把高王经烧成灰,捏在死者手里,大概起源于上述故 事,意思是死者到“阴间”如受刑的话,可望减少痛苦。扩展资料: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 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 故弄玄虚、勒索钱财、

14、草菅人命的实质。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 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在朝花夕拾里读到了青年的鲁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气。父亲的病里写到,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 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 又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运动虽然这一切在文 中都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股无形的爱国热情,把 每一位读者的心都点燃了,这是在许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觉。难怪一位日本学者说:“纵使日本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 中国,因为中国有位鲁迅。”鲁迅诗句:一支清

15、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题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所闻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歌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 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赠人二首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莲蓬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 小於菟。答客诮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替豆萁伸冤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惯于长夜过春时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庚子送灶即事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题彷徨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赠蓬子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自嘲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烟水寻常事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无题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教授杂咏四首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春灭下民。二十二年元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