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47462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破窗效应【“破窗效应”与安全生产】 【摘要】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社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社区;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社区。结果停在中产阶级的那一辆

2、,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敲碎一块玻璃,仅仅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放在什么领域,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安全生产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具有标准高,操作严,但往往由于个别管理者没有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导致问题不断发生。比如有的管理者对职工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习惯性违章置若罔闻,无形中纵容员工的违章行为,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还有个别基层管理者对出现的问题不以为然,

3、没有及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使职工放松警惕,为事故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另外,个别管理者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违章违纪行为不严加惩处,姑息迁就,从而助长了员工的违规行为,导致违章违纪现象蔓延,造成更多的玻璃被打碎。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对于安全生产来说,只有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才会有效避免一而再再而三事故的发生。破窗效应对安全生产有很大的破坏力,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干部员工的日常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安全生产光荣,违章违纪可耻,为安全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在工作中做到令行禁止,防微杜渐,对出现的问题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这样就能避免破窗效应的发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