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的应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47372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伦森效应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阿伦森效应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伦森效应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伦森效应的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伦森效应的应用阿伦森效应的应用 案例: 许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采用老辈的一句谚语作为做学生工作的法宝:那就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这个方法其实暗含了心理学的一种效应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案例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2、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留心观察,会发现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效应。如面对班上那些表现突出、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孩子,他们听惯了老师们给予的表扬和肯定,一旦因为某件事情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心里会不舒服,会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批评;而对那些活泼爱动、小麻烦不断,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的孩子,他们已经习惯了挨批,一旦因为某件事情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时,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会觉得老师和家长转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会为自己也能受到表扬而欣喜,为了能有更多这样的体验,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会在不经意间让一个孩子发生巨大的改变。”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仔细想想,不无道理。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妨尝试一下阿伦森效应,先说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或许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事而异,同时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