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火既济”说开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47054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水火既济”说开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水火既济”说开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水火既济”说开去一、“水火既济”的出处和本意“水火既济”出自周易第六十三卦,原文是:“既济:亨,小利 贞,初吉,终乱。”意思是说,既济的卦义是亨通,这是小见吉利 的贞卜,起初吉利,最后将发生变故。其中的既济,是卦名,本 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离,离为 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所以卦名 曰既济。既是已经的意思;济在尔雅释言中解释为“济,成 也”;既济,犹言事情已经成功。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 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二、“水火既济”在中医里的意思“水火既济”在六十四卦中是亨通的一卦。“水火既济”在中医 那里,主要是用来

2、说明肾水与心火的特殊关系,从根本上来讲来 自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水火既济”在中医里的意思有以下几 个方面:(一)人体中的水火之象人们在古代健体修身的过程中,发现人的身体之内也有水火 之象。古人通过观察体会,认为人体的肾纳象为水,水应该上升, 而人体的心纳象为火,火应该下降,这个过程是就“水火既济”。 如果人体之内的水火不相济,人就会生病。因为只有肾水上行才 能灭心火,只有心火下行才能温养肾水,只有这样心肾相交,才 能阴阳和谐,人的身体才会健康。(二)中医里的阴阳之说对立、互限、消长和转化是阴阳关系的四个最基本的状态, 也是阴阳学说最基本的内容。(1)所谓对立,就是说一切事物都 有阴阳两个方

3、面,互相对立。比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 等等。其中的天、上、动属于阳,而地、下、静属于阴。(2)所 谓互限,就是说阴阳双方相互限制着对方,它们不能离开对方而 独立存在,如果对方不存在自己也不存在。这个道理很简单,比 如,没有上就无谓下,没有冷就无所谓热,所以阴依存于阳,阳 依存于阴,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存在的条件。(3)所谓消长,是 说阳阳之间的变化,阴阳互相利用,互相限制,始终处在变化发 展的状态中。阴阳此消彼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这种消长 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也就是说从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 内部的消长是绝对的,是一刻也不停息的。以人体为例来说,在 人的精力特别充沛的时候,人体

4、的各种器官都处在兴奋的状态, 而在人的精力特别有限的时候,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处在压抑的状 态。说得更细致一点:如果人不停地劳作,人的精力就会渐渐衰 落,所以人体的各种器官就会逐渐由兴奋变为压抑,这种现象就 是阳消阴长;如果人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人的精力就会渐渐增 强,所以人体的各种器官就会逐渐由压抑变为兴奋,这种现象就 是阴消阳长。(4)所谓转化,即所谓的物极必反,就是在一定的 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互换。举例来说,有些急性温热症,由于 热毒非常严重,机体元气被大量耗伤,所以病人在持续高烧的状 态下,很可能会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下降、脉微欲绝这些症 状,这就是由阳证向阴证转化的表现。可以这样说,

5、阴阳的消长 和转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阴阳在量变中不停地消长,达 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量变,然后在量变的过程中,实现阴阳 的转化。一个病人,从生病到痊愈或死亡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 阴阳对立、阴阳互限、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的过程。可以说中医 里的阴阳之说,从哲学的角度诠释了病理过程。(三)内经中的气血之论黄帝内经论疾病发生变化的原理,基于阴阳而最终归结 于气血。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是气和血。素 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 之母。”不居集也说:“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源于 内经的气血理论认为,所有疾病,不论是在皮肉筋骨,还是 在脏腑、经络,都

6、离不开气血。医宗必读说:“气血者,人之 所赖以生者也。”可见,气血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翻开古代的 中医学理论,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西晋葛洪的肘 后方,再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及清代沈金鳌的杂病 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发展了 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气血学说源于内经,众多医家都以此 为理论依据,治疗各种疾患。从阴阳到气血,俗语讲,水火不能相容,此为天地表象之说, 具体到人体之内,有“气血调合百病消”之说。(四)古人的“水火既济之功“水火既济”功就是古人总结的一种功法,常行此功,能够调 节人体水火,两相既济。通过习此功法,可以使人体的真气凝聚, 精神增长,耳聪目明,增

7、强气力。古人以“人体之肾纳象为水,水 宜上升;而心纳象为火,火应下降”这一“水火既济”的原理为根据, 总结归纳出“水火既济”功。行此功时,身体直立,两手自然下垂, 舌抵上腭,提胸肋,塌肩井,反龟尾。吸气时,意想肾气上升交 于心地;呼气时,意想心气下降交于肾位。如此,反复上升下降。 行功时间,一刻钟即可。收功时,将口中咽津徐徐咽下,至中脘 而回。由此功,也可以看出中医理论中对“水火既济”的重视。三、“和谐健康就是“水火既济”如今,人们特别注重养生保健,在生活中经常通过中药、饮 食、艾灸等方法,对身体加以调理。随着养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 视,中医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简单地说,“和谐健康”就是“水

8、火既济,。其实,这些理论不仅体现在人的机体之中,也体现在生 活当中。(一)身心和谐才会身体健康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 这就是生活中的水火或阴阳。现代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 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在金钱和物欲面前,只有保持了身心 和谐,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少生病或不生病。(二)家庭和谐才会生活安定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 实,一个家庭内也有各种矛盾,也有阴阳,也有水火,所以家人 之间要彼此包容,彼此关爱。只有“水火既济”,求同存异,才会 家庭和谐,生活安定。(三)社会和谐才会国富民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提到“和谐”。纷繁复杂的社会,不 可能单纯一色,更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追求和 谐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如果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大的机 体,不和谐就会百病丛生,和谐才会少病态,才会健康快速地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