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46995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全册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课程内容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数与代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及2、3、5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图形与几何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

2、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实际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统计与概率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综合与实践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

3、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认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一、因数与倍数掌握因数和倍的数的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的依存关系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求一个因数与倍数的方法二

4、、2、5、3倍数的特征掌握2、5、3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3的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三、质数与合数初步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会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分类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表面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和体积的计算方式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1升

5、、1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约分和通分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

6、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1、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的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2、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3、图形的欣赏在活动的过程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体会平移、旋转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减法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分数加减法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出结果分数的运算定律理解整

7、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找次品学习内容学识水平识记A理解B简单情境中应用C复杂情境中应用D找次品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

8、,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年级数学全册 教 学 计 划本班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能力.有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

9、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正、负数,以及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新接触的内容。分数的加减法是在三年级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

10、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5、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6、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7、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8、认识复式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

11、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改进教学的措施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

1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